从两宋和陶《归去来兮辞》看北宋初期至南宋中期文人思想的转变

2015-04-02 02:47王文灏刘宁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洪泽辞赋枣庄

王文灏 刘宁

(山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造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从两宋和陶《归去来兮辞》看北宋初期至南宋中期文人思想的转变

王文灏 刘宁

(山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造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自宋以降,文人志士对陶渊明的人品和文学成就都推崇备至,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作品众多,考察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和陶之作,可以发现这些题材相类的作品在思想及艺术风格上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总是和本时代的政治背景、思想思潮联系紧密。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略述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文人思想及士人情趣的转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学思想

钱钟书曾说:“渊明文名,至宋而极。”①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页。从中可见宋人对陶渊明的人品和文学成就都推崇备至,宋人在人品修养上强调闻道见性,同时又强调道与性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推崇淡泊宁静的高尚品格,任真率性、纯真自然的生命形式和忠贞不移的政治气节。陶渊明是宋人发现的融汇了他们理想人格的人物。宋人强调文品与人品的统一,同时也把平淡质朴而韵味悠长的风格作为文学的极境,这是一种超越绮丽绚烂而臻于成熟的精深境界。陶渊明诗文平淡质朴而至味深远的风格符合宋人的文学理想。此外,宋代内忧外患、党争激烈,很多士人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而宋代士人又强调生命的自由本真状态,于是便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归去来兮”的陶渊明取得了遥远的共鸣。宋代和陶诗文之作众多,宋初文人偶有和陶之作,稍后的梅尧臣和王安石都自觉学习陶渊明的诗文。苏轼的和陶之作以及他对陶渊明诗文的精当评价对陶渊明诗文经典地位的确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终宋一世,借陶渊明而自发的作品不绝于缕。

一、北宋时期和陶辞彰显文人的高雅情趣

宋代的和陶《归去来兮辞》为数众多,宋初田锡、晁迥即有学陶辞之作《归去来》、《仿归去来兮辞》。但宋代大规模的和陶辞却是从苏轼开始的,北宋的和陶辞现象是苏轼领导的一次影响深远的群体唱和活动。苏轼曾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者则始于东坡。”②苏辙:《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苏辙散文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政和元年李之仪也曾作文《跋东坡诸公追和陶渊明归去来引后》来追述和陶活动的前后经过并加以释义,东坡先生平日自谓渊明后身,并且将尽和其诗乃已:“……不独见知为幸,而于其卒章始载其后身尽和平日谈笑间所及。……居数日,黄门公出其所赋,而予辄与牵强。张文潜、晁无咎、李方叔亦相继而作。三人者虽未及见,其赋之则久矣,异日当尽见之。”③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苏轼《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作于元符元年三月。其时谪居儋州,和辞既出,“苏门”诸人皆从而和之,“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④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今存五篇和作中,作时最早的是秦观的《和渊明归去来辞》(《淮海集》卷一)。秦观之作感怀身世多艰,故语多悲慨。苏辙《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栾城后集》卷五),作于建中靖国元年十月。词前序引:“昔予谪居海康。子瞻自海南以《和渊明归去来》之篇要予同作。时予方再迁龙川,未暇也。辛巳岁,予既还颍川,子瞻渡海浮江至淮南而病,遂没于晋陵。是岁十月,理家中旧书,复得此篇,乃泣而和之。盖渊明之放与子瞻之辩,予皆莫及也。示不逆其遗意焉耳。”①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李之仪得见苏轼之作,或在元符三年苏辙初归颍昌之际,其时尚未闻秦观死讯,故曰“南方已与鲁直少游相期”云云。而李之仪作《次韵子瞻追和归去来》当与苏辙同时。乔力《晁补之年谱简编》系晁补之《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鸡肋集》卷三)于崇宁二年至大观三年废退金乡期间。又其辞前小序曰:“辞长而歌短,歌有和辞无和也。言语文章随世随异,非拟其辞也,继其志也,作者七人矣。”②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张耒《和归去来词》序云:“子由先生示东坡公所和陶靖节《归去来词》及侍郎先生之作,命之同赋,耒辄自悯其仕之不偶,又以吊东坡先生之亡,终有以自广也。”③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页。

在北宋中后期新旧两党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苏门”文人同升并黜。特别是苏轼被贬至岭南及海南之后,“苏门”文人的处境更加凄苦悲凉。所以在“苏门”文人的和陶辞中,我们首先读到的不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温馨家庭生活以及“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宁静闲暇,而是“吾方南迁安得归”的无奈(苏轼)、“行世不偶予何归”的落寞(张耒)、“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的凄凉(晁补之)、“世无斯人谁与游”的哀痛(苏辙)、“岁七官而五谴,越鬼门之幽关”的忧患(秦观)。苏轼以及门人在激烈的党争中风雨飘摇,苏门文人大都坚贞弘毅,他们希望求得正道以实现济世之志,在屡次的升迁贬谪中用舍行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苏轼本人受到“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谪居黄州生活时即怀疑起建功立业的可行性,从而转慕陶渊明似的归隐生活。黄州之后“归去来兮”一直是苏轼生命中的强音。但即使归隐后的陶渊明仍未完全忘却世事,更何况仍身在官场且建功立业的心愿更加强烈的苏轼呢?苏轼没有在行为上效仿陶渊明归隐,也没有听从参廖的劝告遁入空门,他选择了在心灵上效仿陶渊明,即破除“心为形役”的枷锁,与世浮沉而精神自足独立。如果说陶渊明是把儒、道两家的思想旨趣作为超越身心矛盾的思想源泉,而苏轼则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旨趣作为解决身心矛盾的诗性源泉。苏轼充分吸收了庄子的“无待”观念,佛家的空观、无住的观点,以此来看待人世的是非毁誉,渴望心灵超越形迹,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精神自由。《和归去来兮辞》里渗透了大量的庄玄思想,没有对陶渊明原辞中美好乡居生活的描写,而是说理性更浓。

齐物、空观的思想在苏门文人的和陶辞中同样存在,在苏辙的《和子瞻归去来词》中,他告诫自己“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蹈天运之自然”;“苟所赖之无机,则虽丧其亦微”;“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秦观在《和渊明归去来辞》中也以“归去来兮,请逍遥与至游。内取足于一身,复从物兮何求。荣莫荣于不辱,乐莫了于无忧”强作安慰。大量议论性的句子在张耒、晁补之的和陶辞中同样存在,这既体现了宋代士人重思辨、重体悟的为文风尚,也未尝不是经历了宦海浮沉的苏门文人对自己选择的一种自我认定。苏轼及苏门文人最终没有在身心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也没有在行道愿望落空后沉湎于享乐之中,也没有真正地遁入空门走入虚幻。苏轼选择了“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在与陶渊明的隔代唱和中任真率性,忘却了宦海的龌龉,达到了精神的和谐自由,最终回归了本真的自己。秦观在有着“封侯已绝念,仙事亦难期”的清醒绝望认识后,选择了“依先茔而洒扫,从稚子而耘耔。修杜康而废祠,补《由庚》之亡诗”(见宋秦观《和渊明归去来辞》),以躬耕为乐趣,以诗书渡时光。晁补之也想躬耕田垄中,从“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见宋晁补之《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可见其想。“内圣”与“外王”是儒学关注的两大层次,苏轼的理想体现在“内圣”,其清高的文人思想也围绕着其人生问题展开。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苏轼的文人思想渐渐地趋于修身,即“内圣”,且其关注的是从失意的人生境况中得到心灵的解脱。苏轼儒、释、道思想兼而有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化人生观。他当时的主张为超脱尘俗,以其独特的审美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并加以理性的思辨分析,做到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陶渊明把田园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④王群丽:《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精神困境——重释陶渊明》,《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陶渊明谈理之诗前后有三,一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曰:“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三曰:“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⑤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7页。这正与苏轼和陶的理学初衷相吻合。

总之,苏轼以及门人在和陶辞中,或走向了田野,或步入了诗书,他们从困顿走向了高雅,在融入自然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灵魂解放的精神家园。苏轼及其门人的这种选择,与他们丰富的学养和见识有关系。他们饱读诗书,并融会贯通于儒、道、释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生命状态从广博的思想中选择最适用的,所以他们在困顿的生存环境中,在身心的巨大矛盾中可以得到心灵的自由富足。苏门文人的这种选择也与苏轼本人的高雅情趣、贞刚弘毅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们视苏轼为精神领袖,苏轼本人的选择对苏门文人势必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苏门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自足的团体,他们砥砺气节,在互相唱和中获得了理解与支持,这个团体虽在政治上不能对大局势产生影响,但在维护他们的共同理想及旨趣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实在苏轼贬谪到岭南后,苏门文人的联系仅仅限于隔空唱和,占有得越多,被占有得越多,苏轼以及门人选择了放弃宦海,走向田园和诗书,走向了雅趣的生活,脱去了名缰利锁,最终成为了他们自己。

二、南宋初期和陶辞显现文人回归家园情结

南宋初期的和陶《归去来兮辞》依然众多,但却表现出与苏门文士的和陶辞不同的情调与旨趣。南宋初期的政权虽然仍延续了北宋末期的结构形式,却也有明显不同。南宋初期的党争非但没有因国家偏安一隅、风雨飘摇的险恶形式而结束,反而更加激烈。如果说北宋末期的党争仍有因对自己治国政策的坚持而排斥异己的成分,那么南宋初期的党争则演变成了权势斗争。险恶的政治斗争使士人终日惶惶,南宋初期的文人所承受的苦难更加深重,他们的济世热情逐渐消退,对政治由失望转向了麻木。他们更看重的是如何保全生命,希望能享受一种闲适的生活。南宋初期士人的文化水平与北宋末期相比也有了很大不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安石改革中重新诠释了考试教材,以致于很多读书人只读王安石编的《三经新义》,对于经典的文本却视而不见,因而见识鄙薄。

这时期的和陶《归去来兮辞》,有的表现出了对乡居生活的渴望,如周紫芝的《和陶彭泽归去来词》,周紫芝没有苏门文人因仕途困顿而选择随缘自适、最终走向高雅情趣的精神自觉,转而追求田园生活的闲适安逸。他在小引中说自己未尝从仕,和陶辞的目的是“收少年随俗之心,念老日林泉之趣,以稍安衰暮”①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其实是对林泉之趣的向往,在此辞中田园生活的描写较多,且表现出怡然自得之趣。“载笑载歌,栖迟衡门。繄彼一老,岿然独存。鸣琴在壁,浊醪满樽。遣幽情与小醉,寄万化于赧颜。怅云台之浸远,享鹿门之余安”;“岂乐天而知名,姑遇坎而乘流”等诗句均提到了随缘自适。在苏轼和陶辞的情感抒发中,“随缘”的本质性特点就是力图超越苦难悲情,不影响生命及心灵的宁静,从而更好地融入适合自我本性的生活当中去。周紫芝的《和陶彭泽归去来词》中没有体现深刻的哲理思辨,也看不到其精神走向自由的超越,而更多的是与世隔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得其乐。汪大猷的《和归去来辞》表现出相同的情趣,汪大猷在辞中说:“取衣食之裁足,何盈余之哭求!与其身之可乐,孰若心之无忧?兄弟群居于敝庐,伏腊仰给于先畴。园有名花,湖有扁舟。兔尚营于三窟,狐犹念于首丘。矧吾生之慢仕,唯委顺以乘流。久倦游而乐闲,亦至是而宜休。”②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5页。他想要达到“惟知足之常乐,适翁归去乐无疑”的生活状态。《新安文献志》记载了汪大猷做此辞的缘由:“适斋先生自南康归,喜而做此辞”,“大猷负罪谪居,既蒙恩许还田里,即日治归。道中曾拟陶渊明辞,以寓欢欣感激之意”③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6页。,可见汪大猷是怀着欢欣的心情离开官场的。险恶的政治斗争迫使文人走向自己的自足小天地。名臣李纲的和陶辞《沙阳和归去来辞》也是如此,在这篇辞中,他有着因事遭贬而远离宦海免于更大灾祸的欣喜,也充满着对田园乡居生活的憧憬,他如此描写他的乡居生活:“梁溪之滨,有泉石与田畴。言蜡我屐,载浮我舟。不汲汲于三釜,聊欣欣于一丘。艺兰菊于小圃,友龟鱼于清流。”④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8页。这些和陶之辞充分表现了作者向往归隐之情。与此同时,此时的和陶辞也出现了庸俗化与颓废的倾向。胡铨的《和渊明归去来辞》引“东坡以无何有之乡为家,予则以醉乡为家”⑤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0页。,表现出颓废的人生态度:“乐哉痛饮,万象崩奔,惊惧死生,皆不及门”,妄图通过一醉而达到“付万劫于一喘,了群迷于八观。既和思以何虑,亦无堂而无桓”即对世事漠不关心的迷醉状态。

总之,从这一时期的和陶《归去来辞》可以看出,文人思想已经开始远离北宋末期文人高雅绝俗的思想境界,并且渐渐摆脱自我欣赏、精神封闭的状态,开始走向各自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树立了务实的态度,对当时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的消解与抵制作用。北宋后期科举改革的轻诗赋而重经义造成了南宋初期一大批士人的见识鄙薄、文笔粗陋。同时,南宋初期激烈的党争也浇灭了这部分士人的入世热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们无暇思索人生的行藏归处,开始满足乡居田园的自足生活。所以南宋初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生价值取向就造成了这时期文人的和陶辞与北宋后期苏门文人和陶辞的不同风貌。

三、南宋中期和陶辞凸显文人的精神困惑

宋高宗去世后,孝宗即位,理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的理学与文学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南宋中期学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理学的强势发展,孝宗乾道与淳熙年间,学术思想最为活跃,一批文人围绕着“外王”与“内圣”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这不仅促进了理学的发展,也对那一时期的文学思想和审美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对于文人思想的影响,开始在其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许多文人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染有道学气。理学家把“克己”作为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但道德的这种理性制约必须出于自觉自愿,否则难以发挥正心诚意的作用。理学不仅是具有实践理性精神的道德哲学,也体现为一种寻求孔颜乐处、以期成贤成圣的人生追求。理学家主张要不为名利欲望所动,居陋巷而自得其乐,超然物外而冰清玉洁。这种道德化的理想人格,极高明而中庸,对士人心理和审美追求有很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理学家朱熹、真德秀等向来看重文人的人品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尤为注重前者。朱熹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真正清高脱俗的文人,是与天理同流、得孔颜乐处的人。他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备加推崇,赞颂道:“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①转引自北大中文系:《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7页。这其实从理学思想出发,肯定了陶渊明的文词在思想上的旷世雅致,并首次将陶渊明同屈原作了比较。魏了翁从“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观出发,认为《归去来兮辞》正代表了陶渊明志节清高的文人思想表现,甚至可以同《诗经》中的作品相提并论。俞玉还从诗乐结合的角度评论:“《归去来辞》旧谱,宫不宫,羽不羽。……此则声依永也。”②引自《陶渊明诗文汇评》,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29页。从这些文人的和陶作品可以看到当时的理学风气对其创作的影响,也可见当时文人的精神困惑。

另外,南宋中期的文人把《归去来兮辞》的词句纳入其创作的诗文中,且加以唱和,来表现自己回归家园的向往之情。其中典型代表有辛弃疾的《哨遍》、林正大的《括酹江月》、杨万里的《〈归去来兮辞〉引》等,此时的和陶《归去来兮辞》较北宋后期及南宋初期数量较少,与当时的文学发展大风貌相似,但充分表现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归隐之情。王质在其《拟归去来兮辞》引中说:“居闲无以自娱,随意属辞。”③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页。这本是他在闲居时写的一篇拟辞,描写了安逸闲适的乡居生活,充满着对孔颜乐处的向往:“归去来兮,朝而出兮暮而归。旷烟静而川明,幽风度而林悲。鱼游泳其自适,鸟飞逸其难追”;“倚嘉门而假息,藉柔荑而求安。春容荡而澹沲,春容婉其间关。山苞撷而堪食,岩花睨而可观”。在一派自然风光里作者“不知典谟训诂之书,亦不知《国风》《雅》《颂》之诗。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忘却了一切,超越了苦乐,希望达到适意自安的孔颜之乐。喻良能的《和归去来兮辞》则突出了乡居在道德方面的意义,这首和陶辞是作者送给归守潼川的何监夫的,他写道:“涉巇途以干荣,笑七贵与八关。肯多欲以外慕,每反照而内观。洗俚儒之哫訾,挽淳风而使还。”④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8页。寄希望于回乡的何监夫能“消田里之愁叹,霶政化而日流”,这是一种理学赋予儒者的崇高使命。同时,喻良能在这首辞中也表达了回归田园生活的价值取向,在辞中写道:“归去来兮,乐莫乐于公之归。欣故里之可还,何去国之可悲。……嗟彼士人,乃竞乃奔。修容饰词,伺候权门。长据日曳,成性莫存。”⑤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9页。从这些文人的和陶之作可以看出,他们由于身处复杂的党争困境之中,需要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达到思想上的自我解脱,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正是这种精神寄托的载体。因此,向往田园生活、向往归隐之情很自觉地就出现在这些文人的和陶之作中。

总之,这一时期的和陶辞一方面表现了理学思潮对当时文人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文人的精神困惑,他们需要寻求一种回归田园的精神寄托。南宋中期文人通过唱和陶渊明这一创作方式,在思想与审美观上构筑了以理遣情的自我超脱模式。因此,南宋中期的和陶之作非致力于还原陶渊明诗句,而在于对陶渊明诗句的重新诠释与建构,达到崇陶、论陶之目的,进而实现上面提到的思想的自我解脱。南宋中期和陶这一创作行为无论从其理论的成熟度还是认识的深入度来说,较之前代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四、结语

《文心雕龙·时序》篇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个时代的文学总是和当时的社会状态相关。粗略梳理从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和陶《归去来兮辞》,虽然是对同一篇文章的和作,却表现出种种不同的风貌、情趣。苏轼及其门人在困顿中走向精神自由,他们用佛、老思想消解身心难以调和的矛盾,也许无法像陶渊明那样真正归隐,却在心灵上效仿着陶渊明的自由解放,他们坚守着自己生命中仅存的高贵精神,在高雅的生活情趣里忘却世俗,否定宦海的尔虞我诈。南宋初期偏安一隅的政治状态及愈演愈烈的党争使部分文人失去了坚守的信心与勇气,和戎政策的确定打消了相当一部分文人的政治积极性,他们不像苏轼那样直言抗拒,而是选择无视风雨飘摇的国势,企图在美好的乡居田园生活中避祸,过一种安稳自足的生活。而北宋后期的科举改革也影响到了南宋初期的这批文人,他们中不少人见识鄙薄、文笔粗陋,以至于和陶辞中也出现了佛家教义堆砌成的篇章。高宗去世后,理学的发展也影响到和《归去来兮辞》的创作,它们或宣扬理学的人生观,或憧憬着孔颜之乐,或表现乡居的美好和醇风俗厚人伦的使命感。任何文学现象都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总是和时代的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紧密相关的,从北宋后期和陶辞的大量出现以及此时期至南宋中期和陶辞的转变,我们同样可以验证这个结论。

(责任编辑:陆晓芳)

I222

A

1003-4145[2015]04-0168-04

2014-09-20

王文灏(1977—),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宁(1972—),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洪泽辞赋枣庄
规范清洁高效机插精确生产,强化“洪泽大米”区域品牌建设
辞赋神鹰银铠图序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论民国辞赋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
夏荷(新韵)
洪泽『蟹』逅
枣庄学院
《中国辞赋理论通史》
长江图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