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
摘 要:本文针对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发展不同步、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年级一体化”管理概念,介绍了“年级一体化”管理的实施背景,阐述了“年级一体化”管理的针对性及优势,展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及内在理论构架,通过实践验证了“年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良好效果,为现阶段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做出了新尝试,提出了新参考。
关键词:“年级一体化”管理 协作 尊重
当前的学校管理主要沿用了“学校—年级—班级”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系统学习知识,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班级管理大多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受班主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等因素影响较大,极易造成班级发展差异。针对这种状况,作者所在学校自2009年起进行了以年级为层面的“大管理”模式探索,形成了“年级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学校的科学化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优势分析
“年级一体化”管理是以年级为单位,整合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力量与智慧,运用统一的理念,制定相同的措施,对各单元班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
1.实施背景
现阶段的教育管理,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都以班级管理为主要方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从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如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等。很多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的实践及理论探索上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也要看到,受思想、禀赋、学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班主任之间的意识、能力必然会存在差异,并显现为班级管理理念和措施的差异,显现为对教育现象的不同理解、对执行力采取的不同标准,等等,最终导致教育效果的差异。
作为一所学校,学校的管理应该无处不在,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承担教育管理的责任,也就是所谓的“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都是班主任、教导主任的职责。这种误解导致在一些层面或方面,教育管理是缺失的。部分任课教师、学校员工对自己的定位往往是只教书或只干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忽视了育人的责任,或者想参与却又没有权力,形成任课教师不管或管不了而班主任管不过来的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
2.模式优势
“年级一体化”管理模式具备两个优势:
第一,整合了班主任资源,打破了各自为战的管理模式。同年级班主任不但是所在班的管理者,还同时兼任其他班的管理者,以集体力量引导和管理学生。这样的整合不但可以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发挥群策群力优势,而且有利于班主任在协作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尤其避免了因班主任个人能力原因造成的工作被动,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和成熟。
第二,理念、措施贯彻“直通车”,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同年级学生整体思想状态、能力水平大致相同的特点,可以用成序列的、相对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措施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工作更具条理性、连续性,并且使学生能够共享资源整合带来的优质成果。
二、规范措施
在“年级一体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把具体措施概括为“明确一个理念,做好一份计划,执行一个标准,丰富三个文化”,使管理呈现科学化、标准化、严密化、具体化的特点。
“明确一个理念”是指向全年级所有教师明确“咱的年级咱的班”理念。明确地告诉年级中的每一位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年级的管理者。在一个年级里,各位教师之间要统一标准、步调一致,要优势互补,为年级的进步与发展献策出力。
“做好一份计划”是指每学期初,年级所有教师都会在上级和学校总体安排的基础上,在广泛听取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集中研讨,确定学期工作重点与目标,制订每周、每月的工作活动计划,使年级发展有计划可依,有步骤可循。同时保持七、八、九年级教育发展的延续性,努力形成初中三年整体发展序列,使学校教育呈现出既整体连贯又阶段特色鲜明的特点。
例如,在年级管理理念上,七年级注重“立”,即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初中生活的理念和学习行为方式;八年级注重“稳”,即针对学生在此期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等特点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稳住,使学生在七年级基础上健康稳定发展;九年级立足于“拼”,即以中考为契机,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学生学会担当、敢于担当,使其思想行为方式更加成熟。
“执行一个标准”是指每个年级对教师、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提出统一标准,宽严度减少差别,有效防止教师教育管理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学生攀比等现象的发生。
“丰富三个文化”是指丰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个人文化。要努力丰富以“尊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用一系列活动对这一文化进行阐释和解读,使“尊重”意识深植每一位师生心中,尤其要使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希望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努力打造“和而不同”的班级文化和个人文化,班级文化班班都搞,个人文化人人都搞,这是“和”;重点要求创新,尊重学生不同的志趣和追求,这是“不同”。所有文化的最终目标都是使学生既懂得维护群体,又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面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年级教师不回避、不退缩,群策群力,在管理上获得了许多新突破。
三、精神内核
如果从字面去理解“管理”两个字,我们把“管”理解为约束、控制,把“理”理解为捋顺、疏通。“管理”不仅仅是限制、规范,更多的是沟通、理解、疏导、激发。
“年级一体化”管理从表面措施上看侧重于“管”,但是要顺利实施则必须要侧重于“理”。以“尊重”为根本,以“正心诚意”为出发点,以“和而不同”为方法论,以“向上向善”为激励目标的精神内核,才是“年级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的保证。
“尊重”体现在尊重人的天性与个性、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尊重师生成长规律三个方面,只有兼顾这三个方面,才能实现学生健康、快乐、自然地成长,才能使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化发展。“年级一体化”管理绝不是“压制”,而是“放飞”,它外在要求师生举止有礼、进退有度,内在核心却是让师生心平气顺、向上向善。
“正心诚意”由《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概括而来,强调了做人做事应采取的态度。从结果来看,“意诚”才会“心正”,“心正”能证“意诚”。教育是浸润,是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与交融。出于“心正”,方法就会多一份科学与理性;出于“意诚”,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可。
四、成效及反思
实施“年级一体化”管理以来,在教师层面,教师在合作中专业知识获得极大发展,大大提升了业务素质与能力;在学生层面,不仅能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培养了习惯,真正获得了自然、健康、快乐的成长。几年来同年级各班都呈现均衡发展态势,使学校发展呈现稳步上升势头。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年级一体化”管理是这样一个事物——它的正面是严格的管理,它的背面是对“人”的关注,是人性、人文、人心。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探索教育的真正意义,也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引导人性、培养人格、凝聚人心,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说到底,年级“一体化”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其核心还是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是对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向上向善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的追求过程。
“教书启智,育人铸魂”。在教书育人的大道上,爱与责任是教育的土壤,民主与智慧是教育的阳光雨露。我们渴望创造更丰厚肥沃的土壤,渴望播撒更多的阳光雨露,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心,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