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来有尊崇读书的传统。抛却其中“书中自有颜如玉”式的功利,更多的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式的豁达以及“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式的潇洒。
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另一方面,是学什么和怎么学。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习惯了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去分解作品,习惯了替作者去想他本人都没有想过的深意,也习惯了只记住古诗的某一句,因为这是高考的题型。
然而,我们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欣赏。欣赏作品的意韵,唐诗的壮美恢宏,宋词的风流蕴藉,骈文的富丽堂皇和散文的潇洒倜傥;体会文学之美,给我们带来的令人战栗的感动。这种战栗般的感动应该无处不在,“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婉约,“日出扶桑一丈高”的豪迈,“断肠人在天涯”的落寞以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放不羁。
给语文教学以美,给孩子以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