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情是有效课堂的基石

2015-04-02 17:52潘滢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学情课堂

潘滢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把“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不论是课堂的预设、生成,还是课后反思,都应把学情研究作为构建有效课堂的首要环节,充分认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需求,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愿望。

关键词:学情 课堂 有效 学生发展

无论是传统课程所强调的“因材施教”,还是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都明确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只有高度关注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课堂是学生求学的一个特殊场合。长久以来,课堂的功能被窄化,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和技能机械地、僵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生涯被禁锢在狭小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内。没有依据学情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做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难以落实,更谈不上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创造力的发挥和对思维的训练。正如特级教师于漪倡导的“教师为学而教”,她说:“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作者仅以“相似图形的应用”的教学予以举证。

一、把握起点,有效预设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它产生于对教材、教情和学情的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自主、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对课堂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引领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首先必须知道学生现在到底在哪里。学生的起点能力需要高度关注,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比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推导出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的;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怎样的情境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等等。

例如,在“相似图形的应用”的“新课引入”教学片断中,曾有过两种预设方案:

方案一:系统复习相似三角形的识别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出示教材中的例题,教师板演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让学生模仿构造相似平面图形。

方案二:拿出一个不规则玻璃瓶(如图1所示),让学生利用有限的工具:刻度尺,1根橡皮筋和2根等长的木棒,比一比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测量出瓶的底面内径。

显而易见,方案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经典做法,教学过程过于单薄,不够丰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状态。而方案二是在充分摸清学生的起点能力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教学的切入点与着力点,预设了一个学生可以直接感悟、形象生动的对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这个例子显然是“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学生通过亲身操作体验,远比教师机械传授更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长远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益。

二、随“情”而变,有效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发展,是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所以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状况,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学活动。而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学情,准确了解学生所思、所为,并以此为依据适当提炼和加以有效利用,根据课堂生成的动态发展灵活调整教学预设,就能促使学生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灵感萌发和瞬间创造得到教师与同学的认可而自豪,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当学校旗杆AB有一段影子刚好落在一堵墙上时,利用同时刻长1米,影长1.5米的竹竿,测量AB的高度(如图2所示)。

在这个问题中出现以下教学片断:

生:过点D作BC的平行线(如图3所示),将梯形ABCD分割成△ADE和矩形BCDE,从而找到与竹竿及其影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的△ADE,利用,并测出旗杆到墙的距离ED=21米以及落在墙面上的影长DC=2米,求出边长AE,继而就可通过AB=AE+DC求出旗杆AB的长为14+2=16米。

师:他们小组的方法大家听清楚了吗?同意他们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有跟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过点C作AD的平行线(如图4所示),将梯形ABCD分割成△BCF和平行四边形AFCD,从而找到与竹竿及其影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的△BCF,利用,并测出旗杆到墙的距离BC=21米以及落在墙面上的影长DC=2米,先求出边长BF,继而通过AB=BF+DC求出旗杆AB的长为14+2=16米。

师:大家觉得这组同学的想法如何?

生:我觉得他们两组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了梯形添加辅助线平移一腰的基本方法,区别只在于他们平移了不同的腰。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辅助线添加方法,但是你却归纳出了两者的共同点,并且总结了添加辅助线的基本思想。非常好!

生:我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我设想并没有这堵墙,这样光线就可以直射到地面上了(如图5所示),这样我就可以得到旗杆的影长是BC+CM=21+2=23米,然后再找到与竹竿及其影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的△ABM,利用,就可以直接求出旗杆AB的长为米。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非常巧妙、很有创造力,而且看似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方法,大家分组讨论看看他的方法对不对呢?

(学生们兴致很高地开始动手操作着,争论着……)

生:不对,不对!如果CM=DC=2米,那么△ABM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是竹竿及其影长构成的三角形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三角形显然不相似啊。

师:大家说他讲的有没有道理啊?

生:有道理!

师:那么这个数学模型到底能不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呢?请仔细想一想,不妨看看图中的三角形共有几个?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动动手,试一试。

(教师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高潮,不一会有的学生就找到了转化的方法)

生:哦,可以的,利用两对相似三角形,建立方程组就可以了。具体应该是……

生成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学生提出亮点、产生异点、出现误点时,教师及时洞察学情,即兴创造,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凸显智慧、发挥创造、训练思维的场所,教学就会变得更完美。

三、 及时“思”情,有效改进

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疏漏,而学生的思维非常宽广、非常灵活,难以预料的问题非常多,因此教师在上完课之后,必须想想这堂课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收获了多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课后的联系和互动,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等方面,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及时总结、分析和记录这些感受与思考,不仅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例如,在“相似图形的应用”的教学之后,可总结出如下感受:

(1)有步骤地预设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的课堂学习模式,学生在“审题→画示意图→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切实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采取动手实验等较直观的教学方式,以富有现实性的多个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长度的问题情境为主线,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及其应用的广泛性,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得更为容易而持久。

(3)没有直接传授方法来让学生照搬,而是围绕体验学习,通过观察与探索、讨论与合作,发展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火花”,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积极组织讨论正误之间的强烈反差,既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由此可见,从学情切入进行反思,从教学理念、方法、流程、效益等方面分析课堂教学现状,不仅有助于师生构建有效学习课堂,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法,获得长远的学习动力,实现其主动发展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只有充分认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需求, 把“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把学情研究作为构建有效课堂的首要环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愿望。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学情课堂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欢乐的课堂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