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文字史料解读五步法例谈

2015-04-01 06:13杨俊伟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史料本质现象

杨俊伟

(大连教育学院 小学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史料解读能力是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学生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期间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史料解读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但史料解读又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从心里畏惧做材料解析题,要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关键就是要教给学生解读史料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文字史料解读的“五步法”,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永禁机匠叫歇碑》)

第一步:提取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地点信息、人物信息和事件信息。可以形象地用四个“W”来表示:即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什么人-who,什么事情-what。在本材料中,时间信息—清前期;地点信息—苏城(苏州);人物信息—机户、机匠;事件信息(人物之间的关系)—机户雇佣机匠进行生产。

第二步:描述现象。让学生根据提取的信息还原历史面貌,其基本模式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本例中根据材料还原的历史面貌就是:在清朝前期苏州的机户出资从事纺织生产,机匠到机户处工作,根据工作量领取工钱,彼此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提取信息和描述现象是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学生在提取了相关信息、描述了历史现象后,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副历史的画卷,活灵活现。

第三步:分析原因。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了材料中所描述的事情。本例中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在清前期苏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匠出力,彼此相互依赖的现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清朝前期苏州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一些手工业者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断扩大生产,需要更多人手为其工作,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也出现了大量的无业者,他们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机户寻找无业者为其工作,“计工受值”的现象。

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解释历史,这是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的过程。

第四步:揭示本质。清朝前期苏州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彼此相依的现象,其本质就是一种雇佣关系,即机户雇佣机匠进行生产,而“雇佣生产”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明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让学生去揭示这种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变化,则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的思考,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事物。这样,学生完成了由现象到原因再到本质分析的思维过程。可谓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

第五步:回答问题。以上问题解决后,再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就能水到渠成,顺利解答相关问题了。

例二: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土地贫瘠),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问:(1)各国通商之初,武夷北苑农民为何争相种茶?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2)后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现实,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提取信息:时间—各国通商之初(鸦片战争后初期);地点—武夷北苑(福建武夷山地区);人物—武夷茶农;事件—鸦片战争后武夷山部分茶农种茶获利后,其他茶农纷纷效仿,最后茶叶滞销,市疲山败。

描绘现象:鸦片战争后武夷山茶农从种茶获利到茶叶滞销、纷纷亏本的现象。

分析原因:鸦片战争后武夷山茶农种茶获利的原因是中国被迫通商,外国对中国茶叶需求大大增加;后来茶叶滞销,市疲山败的原因是外洋印度产茶日多,国外对中国茶叶需求量减少,而武夷茶农不知市场变化,仍盲目扩种。

揭示本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被动地卷入到世界市场之中。

回答问题:(略)

文字史料解读的“五步法”,便于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也符合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猜你喜欢
史料本质现象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