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选修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

2015-04-01 05:24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教学内容

●魏 丽

基于模块选修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

●魏 丽

当前高职学院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异大,学习主动性差,教学目标脱离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缺乏可选择性,教学课时不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分层次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是主要原因。对此,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模块选修教学模式,并引入微课教学和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教学辅助,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模块选修;微课;网络学习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需求在变化,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在变化,教学平台在丰富,教学手段在发展,我们需要针对高职学院学生特点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不断深化、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大,学习主动性差

一方面,许多地区的中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加上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常用操作有一定了解,但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来自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使用比较陌生,基本为“零基础”。

传统的课程开设模式是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这样既遏制了那些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那些没有基础的学生有挫败感,从而让学生觉得“上课没意思”。

2.教学目标脱离职业岗位需求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其教学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服务的技能。

在职业院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都不能脱离专业而独立存在,公共基础课程也不例外。过去我们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分专业,没有侧重,只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的传授,却忽视了它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的工具作用。这使得学生未能明确自身的计算机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觉得计算机基础不是专业课,对掌握专业技能影响不大,与未来工作岗位关系甚微。因此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上课玩游戏的现象时常发生,给教学秩序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3.教学内容缺乏可选择性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固定,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系统、PowerPoint演示文稿、Access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基础7个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学生中小学曾经学过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失去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采用“一刀切”模式,所有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同内容,没有专业针对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同的知识,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专业,灵活主动的选择学习模块。

4.教学课时不足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内容多,一本教材包含了六七门课程的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时明显不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都很大。虽说掌握计算机知识多多益善,但是要利用有限的课时,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却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二)原因分析

1.分层次教学没有落到实处

有些院校片面理解了分层次教学,认为“分层次即分班级”。开课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为不同的上课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不同。这种分层次的方式可操作性差。因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程,同一学期的开课班级很多,而学生只是在上这一门课的时候分为不同班级,就需要在同一时间多个班级都安排计算机基础课程,还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设备、课表安排、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所以这种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很难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还有些学校为了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实行课程免修制。开课前进行考试,考试成绩达到一定的分数,课程可以免修;或者学生拥有某些计算机考试的等级证,课程可以免修。五年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使用了这种分层次方式,但效果不佳。达到免修要求的学生不足5%,而且达到免修要求的学生多数还要求进行课程学习,希望巩固、扩展知识。一个100人的班级中,免修的只有1-2人。在高职院校中,这种分层次方式同样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分层次教学不是一种方式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开发,多角度、多途径共同实现分层次目的。

2.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演示的时间超过一半,学生多数时间在听、看、写,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更没有时间去思考、探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只是按照教材编排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基础,安排同样的实训案例,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实训后“无事可做”和“基础差”的学生“完不成”的现象并存。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专业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采用模块选修教学模式

1.模块选修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根据课程免修模式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模块选修的新模式。模块选修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中包括7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系统、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计算机网络基础。选修部分包括6个模块,五笔输入法、Access数据库、网页制作、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Corel VideoStudio视频制作。

必修部分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系统、PowerPoint演示文稿模块为课堂讲授模块(共计64学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块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共计4学时)。选修部分由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如教案、课件、视频教程、微课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可以使用QQ、邮件、网络学习空间等多种方式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教师会依据问题进行解答,对于共性问题教师会通过录制微课、安排讲座等方式统一解答,也会定期安排时间进行现场答疑。

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和个人兴趣,在选修部分至少选择2个模块学习。课程考核采用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分别考核的方式,必修部分成绩占总成绩80%,选修部分成绩占20%。必修部分的考核分为试卷考核、作业考核,各占必修成绩的50%。试卷考核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系统、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相关基础知识,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选其一进行考试。作业考核是指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模块在授课完毕后,教师都会布置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大作业,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品后提交,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出分数。作业考核成绩为这三个大作业的分数平均分。选修部分考核为学生所选模块分数的平均分。选修模块以作品形式考核,与必修部分的作业考核相同。

课程成绩计算方法 (每部分成绩满分均为100分):课程成绩={必修部分试卷成绩×50%+(Word作业成绩+Excel作业成绩+PowerPoint作业成绩)÷3× 50%}×80%+(选修模块1成绩+选修模块2成绩)÷2× 20%

本课程学分为4分,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推荐选修模块,也可以规定必须选修的模块。例如,针对司法文秘专业、书记官专业,我们推荐学生选修五笔输入法模块。

2.模块选修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们选择司法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作为实验班级(学生人数为56人),执行模块选修模式。选修模式实施之初,学生由于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情绪上略有慌乱、迷茫,经过教师指导之后,学生找到了学习策略,能自如的安排选修部分的学习时间,学习气氛浓厚,兴趣高涨,表现出了较高的求知欲,而且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较深,学习效果较好。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与学生多次座谈调查,结合考核成绩分析,证明选修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好,既避免教学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和可选择性的弊端,又解决了教学目标脱离职业岗位需求、教学课时不足等问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基础、专业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做学习的主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实验班级中学生人数较少,如果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模块选修模式,试卷考核部分的批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在线考试系统或网络学习空间的在线测试功能解决。学校只需安排考试时间,学生在学院机房就可完成试卷考核,系统会自动根据提前录入的正确答案自动判卷,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测试效率。在线考试系统的使用成本较高,我们推荐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在线测试功能。

(二)引入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

在模块选修模式的选修部分教学中,教师如何讲解知识,及时为学生答疑,快速批阅和点评学生作业?这需要我们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

1.将微课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

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先提出的。他把微课比喻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1]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补充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扩展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教学内容精炼,教学目标明确,节奏紧凑,学生不会因为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而降低学习效率。微课视频及其辅助教学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其较小的容量便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在线学习,实现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多、小、杂”,微课教学法非常适合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把关键知识点、常用技能点、难于理解的问题,制作成微课,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剖析难点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资源辅助课堂讲解,通过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实际工作过程,放大展示处理的细节,还可以将其作为实现“分层次”教学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后,自主学习拓展知识,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可以选择时间使用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身基础控制学习进度,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将其作为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一种方法。

2.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辅助教学

网络学习空间是以教师、学生、家长为对象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教与学、学与学的有效互动。[2]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每位用户均可以拥有一个无限量的网络存储空间,教师不会再因为空间不足导致视频无法上传而苦恼,不会再因为空间不足需要删除费心费力总结的成果而痛苦。教师可以将大量的学习资料分享到空间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与教师进行交流。

同时,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实施在线测试,测试题型有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和主观题。首先,教师建立题库,并设置固定或随机的组卷方式。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教师的空间参加测试。最后,系统根据题库中教师输入的正确答案自动判卷。这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测试变得轻松易行。

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模块选修模式中选修部分的教学与考试问题,为模块选修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在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模块选修的教学新模式,将微课教学法和网络学习空间引入到教学中。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没积极性、教学内容没针对性、课时不足等问题。但如何使这些改革措施更好的发挥优势作用,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思考和完善。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魏丽.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空间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影响[J].科学导报,2014,(19).

(责任编辑:孙宽宁)

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程选修模块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魏 丽/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研究、智能算法应用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教学内容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