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慧雪++张晓琳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和特征,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方法 随机抽取的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接诊的20例不典型川崎病的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典型川崎病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程度,住院时间、病程、临床特点及其他各个指标。结果 对照组热程为6.7±0.5d,观察组热程为9.4±0.47d;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对照组16±0.54d,观察组18.5±0.9d;两组患儿的确诊用时分别为对照组5.1±0.4d,观察组8.5±0.66d;数据结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测数据例如Pt、CRP等,临床症状(口唇干裂、红斑、结膜充血等)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能减少误诊、漏诊及小儿心脏疾患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临床疗效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常伴有急性发热。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病症体现在异常发热(39~39.9℃),抗生素治疗无效,口唇干裂,手脚掌出现硬肿,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1]。本文研究通过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的患儿,分析总结其发病的特点和临床病症。能够早期诊断,治疗及时,减少误诊和漏诊,减少心脏冠脉的损害。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接诊的20例不典型川崎病的患儿,男12例,女7例;年龄6个月~7.5岁,平均(3.8±2.5)岁,作为观察组;选择典型川崎病患儿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5个月~8岁,平均(3.4±2.1)岁,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对本研究不构成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自愿参与到本实验中来,签署知情通知书。
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2]①川崎病诊断标准中6项中只有4项或3项,但病程中超生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明并发冠状动脉瘤者。②若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但可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应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③参考项目: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血小板增高、CRP、ESR明显增加,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心脏出现杂音、低蛋白血症或低钠血症。
1.2方法 由至少两位以上的主治医师确认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心脏超声检查有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强,管壁不规则或管状动脉瘤。入院的7d每天都做相关检查,7d后再做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组:静脉丙球蛋白1g/kg/d,治疗1~2d。病症严重者服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64020046宁夏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5O~70mg/kg·d,待体温恢复正常1w后剂量减至5mg/kg·d。对照组:药物的选择和服用方式和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具有特征性的病症表现的发生率、时间;②实验的指标是否出现异常;③住院时间;④冠状动病变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检验和?字2检验,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对比 见表1。
2.2两组患者实验检查结果的对比 见表2。两组患儿的Pt(血小板)、CRP(C反应蛋白)、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WBC(外周血白细胞)及ESR(红细胞沉降率),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其他方面的对比 两组患儿都有高烧现象,对照组热程为(6.7±0.5)d,观察组热程为(9.4±0.47)d。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对照组(16±0.54)d,观察组(18.5±0.9)d。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确诊用时分别为对照组(5.1±0.4)d,观察组(8.5±0.66)d。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的Pt(血小板)、CRP(C反应蛋白)、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WBC(外周血白细胞)及ESR(红细胞沉降率),临床症状(口唇干裂、红斑、结膜充血等)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典型川崎病是指疑似川崎病,但症状却不足以确诊。该病在发病初,患者高烧时间大于等于5d,因此很难确诊。发病年龄通常为≤5岁婴幼儿,且发病原因尚不明确[3]。临床上已经证实该病是心脏病发病的潜伏病因。本文分析了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和特征,以便早期诊断、治疗。并通过与典型川崎病的20例患儿的相关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比对,笔者发现对照组患儿的发热病程为(6.7±0.5)d,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病程为(9.4±0.47)d;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对照组(16±0.54)d,观察组(18.5±0.9)d;两组患儿的确诊用时分别为对照组(5.1±0.4)d,观察组(8.5±0.66)d;数据结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的Pt(血小板)、CRP(C反应蛋白)、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WBC(外周血白细胞)及ESR(红细胞沉降率),临床症状(口唇干裂、红斑、结膜充血等)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对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实验室检查认识更加明确,减少误诊、漏诊,避免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可以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患儿冠脉损害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的价值。但是因条件有限,关于早期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还需日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利剑,徐萌,黄敏,等.547例川崎病临床分析及伴冠脉病变高危因素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8(05)
[2]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699.
[3]赵立健,韩波,韩秀珍.川崎病16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10).
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