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教育思潮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2015-03-31 19:19李雅琼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本化罗杰斯马斯洛

李雅琼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1 人本化教育的兴起

人本化教育思想的源起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教育背景。二战后,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异常迅速,物质生活空前满足;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育,即主知主义教育,其本身弊端亦暴露无遗。而在同一社会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产生并盛行,为人本化教育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面对旧有价值的崩溃和人类精神的迷茫,面对传统教育的无助和败落,人本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毅然踏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风火轮”,再次高举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旗帜,主张通过教育来涵育人性,企求通过教育对功利化、机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于是,人本化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2 人本化教育的主要特点

2.1 基于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又称为生存哲学。它是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德国出现,40年代又在法国流行和活跃起来的一种西方哲学思潮,是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主要沿袭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和法国巴格森等人的哲学思想。克尔凯郭尔的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的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为存在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也是其重要思想来源[1]。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奠基于1900年。它是以人为目标的崇高事业,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进而揭示人的生活界的本质,从纯粹主体性出发达到“交互主体性”的世界。存在主义哲学提倡人的存在价值和自由选择,现象学哲学则强调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看待,重视现象或直接经验,从而回到事物本身。因此它们二者为人本化教育思想的孕育奠定了深刻的哲学基础和认识论基础。

2.2 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何谓“完整的人”?在人本化教育家看来,这种人首先是整体的人,他们不仅在身体、精神、理智和情感各方面达到了整体化,而且在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和谐一致。其次,这种人是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的人,他们具有强烈的成长需要,不断产生前所未有的需要,不断获取新经验和探索新事物。再次,这种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他们具有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一种倾向、一种特殊的洞察力、一种创造性的人格。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本化教育家对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最终要求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因此,他们十分尊重人格教育。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2]在人本化教育家看来,未来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去培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

2.3 提倡创造自由开放的心理氛围

人本化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造最佳条件即一种自由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罗杰斯强调只有当我创造出这样的自由气氛时,教育才能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教育。在人本化教育家看来,这是一种个人中心的气氛,一种能使学生自由选择和接受挑战并表达各种体验的心里气氛。

3 人本化教育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1 马斯洛及其自我实现教育思想

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人本化教育的杰出代表人物。

马斯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完满人性的实现。所谓完满人性,是指人类共性的潜能,包括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这些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而没有被扭曲,因而自我实现就是完善的真正的任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是指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最著名的学习理论是内在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内在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在潜能的引导下实现自我。

3.2 罗杰斯及其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同时是人本化教育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基于其自我人格心理学理论在教育中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格自我理论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一倾向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其最典型表现就是朝着“充分发挥技能”的方向前进,即使人朝着成熟、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罗杰斯从“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出发,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促进自我的完善和人格的变化,同理,真正有效的教育也必须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学习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使他们成为“功能充分发挥”的人[3]。由此可见,罗杰斯尤其重视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也是罗杰斯教育思想中的最可贵之处。

罗杰斯倡导的新型师生观具有颠覆传统师生观的历史意义。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在罗杰斯看来,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促进的、情感性的关系,教师要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之中[4]。罗杰斯的师生关系理论主张培养人性化的教师,这正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

4 人本化教育的当代教育价值

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前进,当今的教育就以往而言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其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天性和需求缺乏人文关怀。写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培训课夺去了多少儿童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寒窗十年只为金榜题名的高考制度埋葬了多少青少年本该意气风发的青春?其二,强迫学习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被动的人。不可否认,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学,为了老师的表扬而学,为了考上名校而刻苦地学。于是当终于踏进自由的大学殿堂,他们开始不知所措,当毕业离校时,回首校园,他们发现除了一张文凭,似乎一无所获。其三,应试教育下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创造性。中国内地为什么迟迟难出科技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因为教育评价的单一价值取向促使绝大多数人放弃个性,追逐“标准”,以适生存。其四,部分教师的人格异化和人性缺失破坏了教育生态环境。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体罚事件、虐童事件、性侵事件等丑闻屡见报端,导致曾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一职圣洁不再。诸如此类的教育问题不是经济发展就能解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本化教育缺失而导致的痼疾。总之,人本化教育无论在思想高度还是具体教育教学方法上,给予当代教育很大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4.1 发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

作为主知主义教育的反动,人本化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人本化教育理论中,无不渗透着对人的坚强信念,比如人性善,人的本性高于天使;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会朝着技能充分发挥的方向前进;人具有自我指导能力,人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人本化教育重新回到古典人本主义的立场上,对人性进行了高度赞扬,成功唤醒了人类对人性的尊重。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受教育者不能当作类似于产品的东西被批量生产,而应作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人,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因此,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尊重,每个人的价值都应该被肯定。

4.2 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马斯洛的内在学习理论打破了主知主义教育重外在灌输的教学传统,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助力理论。马斯洛认为,学习不是外铄的,而是内发的,即依靠学生的内在驱动,挖掘潜能,达到自我实现。既然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如此重要,那么教育就应该首先创造条件,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尊重学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人本化的课程,创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发自内心喜欢学习,进而在内在动机的驱使下完成自我实现。推而广之,只有为自己而活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苏格拉底早有断言: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4.3 培养创造性人格和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创造性人才。自我实现者是一种创造性的人格,马斯洛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健全的人格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罗杰斯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创新型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唤醒人的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学会怀疑、批判,才能学会创造。要让学生与别人不同,以培养个性品质;要让学生有自己的主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观点,要让自己的思想绽放出亮丽的光芒,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4.4 培养人性化的教师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主要代表的人本化教育,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师生关系理论中,无论是教师主导说,还是学生主体说,或双主体说,都是从二元论角度来论证师生关系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的一个条件,而不具有教育意义。人本化教育提倡的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在这对关系中,教师作为促进者,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人本化师范教育主张培养人性化的教师。所谓人性化的教师,就是强调培养师范生具备同理心、积极的自我观、对人信任、促进别人成长的动机以及真诚等品质。

人本化教育基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重新发现和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教育领域的一大革新和进步。虽然该教育思潮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其经典教育观点在当代仍具有参考价值。

[1]郑子娜.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2]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3]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人本化罗杰斯马斯洛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父亲的形象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论体育教师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