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樵
(嵊州市黄泽中学, 浙江 绍兴 312455)
课堂教学简约 才能达到高效
李岳樵
(嵊州市黄泽中学, 浙江 绍兴 312455)
高三地理复习时围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浙江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为基础,以教材为蓝本、以考试说明为准绳来设计教学目标。因此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做到简要、精辟和充实。
有些地理老师喜欢将教学目标设计成“高富美”,譬如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有老师将复习目标进行如下设计:“①理解湿地的含义、特点及其生态作用;②理解并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明确如何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③通过实例深刻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这样的表述看上去很完美,但是学生看到这样的目标要求,云里雾里不知道怎么来完成复习任务,不如简单地要求:“湿地含义、功能、湿地为何被破坏、湿地保护措施有哪些?”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因此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适量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安排?需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和学情,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同样是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可以选择其他案例,毕竟洞庭湖经过高一新课教学,学生比较熟悉,有“炒冷饭”之嫌疑,不如选择其他类型的湿地。
(2)素材选择要“少而精”“单而丰”,实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每个材料在课堂上都发挥最大效益。在讲述湿地时,我们选择了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为背景,围绕杭州西湖和西溪湿地等为案例,通过5节课的时间不仅完成湿地相关知识的讲解,而且复习回顾了湖泊成因、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欣赏等相关知识,另外以此进行了城市湖泊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来解决等其他知识落实,达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的目的,实现了一材多效的良好教学复习效果。
(3)少则多,多则少的原则。前面的案例告诉我们,高三地理复习不在于每节课要设计很多的教学目标内容,而在于学生能够吸收多少,掌握多少,一节课主要完成1~2个教学目标,学生能完全掌握即可。只要课时多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会相应的增加,最终完全实现复习的目标。有的教师每节课设计很多的复习目标和内容,结果学生掌握很少,教师自认为已经完成了复习任务,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复习的目标。
有些地理教师将课堂设计得很花哨,各个环节犹如在演戏,学生一节课下来只记住几个表演精彩的场景,知识点却没有掌握。高效课堂环节应以简单、厚实、流畅为原则。俗话说得好: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因此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设置要以学生能很好落实为目标。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个教学环节既要有层次性,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2)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要注意层次性,力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达成学习的目标。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方法要求简朴,面对不同的知识和不同要求的复习目标,教学方法要高效,尽力让学生掌握理解。具体操作时要注意:
(1)教学方法要灵活应变、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2)教无定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的方法——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我们不要简单模仿名家大师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有的专业背景和素养,与名家大师差别很大,所以要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作适当的变通。
新课改提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辅助角色,因此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主动权要还给学生。同时高三地理复习,大部分地理知识在高一、高二已经讲解过,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为此教师课堂语言要简练、生动、深刻。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引导、过渡、讲解、总结、评价的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和简洁。
(2)要努力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要富于启发性、情感性、艺术性,让学生从中受到积极而有益的感染、启发和熏陶。
(3)教师语言的表达要结合生命情感的体验。
我们提倡简约高效课堂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实施,并不是否定原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是根据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凭借教师对考试说明的研析和高考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原来地理复习教学进行反思、调整与提升,其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简单臃肿的堆积,剥离多余的“高大空”,实现轻装上阵,切实提高复习效果,实现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