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多秀 许翘楚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德育模式创新的经验和挑战*
●马多秀 许翘楚
随着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农村儿童的生活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农村德育模式创新。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德育实践工作者对时代发展变化做出了积极回应,在农村德育模式创新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还面临着农村德育学科地位边缘化、农村德育模式创新理论资源本土化问题,以及部分农村德育实践者德育模式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和挑战。
社会转型;农村德育模式;经验;挑战
哈什和米勒合著的《道德教育模式》一书认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每种模式都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所以,模式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实践道德教育。”[1]国内有学者在对哈什等人的论述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认为“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因而为我们观察、理解和思考德育提供了种种综合方式”。[2]
每种德育模式的产生都是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不存在任何毫无历史依据的德育模式。比如,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倡导的体谅模式正是应对20世纪70年代英国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人的精神世界滑落的现实情况而提出的;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则是面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以及移民社会等多种因素出现的价值多元化冲击而导致儿童价值混乱的局面而提出的。总之,每种德育模式都是人们应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的,是社会发展和儿童发展的双重需要。
德育模式创新意味着提出崭新的德育模式。一般来讲,德育模式创新的主体是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德育实践工作者,他们长期从事德育研究和实践,能够敏锐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对德育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要求。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农村儿童群体严重分化,城市文化元素迅速向农村蔓延等致使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村儿童生活境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急需农村德育模式创新以应对时代发展的变化和需要。
(一)农村儿童群体的分化需要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农村儿童已经分化为不同类型群体,而且,各个不同类型群体的农村儿童的生存境遇各异。具体地讲,伴随大规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儿童分化成鲜明的三大群体,即留守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和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农村儿童群体。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普遍亲情缺失,完整的家庭生活破碎化,他们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通常得不到满足,心灵成长严重受阻,致使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孤独、寂寞、软弱无力、对生活和前途信心不足等消极心理,有些甚至农村留守儿童甚至会走向自杀和犯罪。对于农村流动儿童来讲,虽然他们能够跟父母进城学习和生活,可以跟父母一起生活,享有亲情和温暖,但是,在中国以城市为主导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下,城市和农村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城市人和农村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农村流动儿童面临着被排斥和歧视等困境。跟父母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中的农村儿童,由于父母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的限制,以及农村社区德育意识的薄弱,他们的道德成长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境况和给予他们心灵关怀,帮助农村流动儿童跟城市儿童相互融合和理解,以及关怀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农村儿童的道德成长都急需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二)农村文化的衰落需要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和电子媒介技术的广泛普及,城市文化迅速地向农村蔓延,而农村文化却在逐步地走向衰落。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他们渐渐熟悉、认同,并接受了城市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同时,渐渐地淡忘或遗忘了他们在农村社会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观念。另一方面,电子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视和网络等逐渐在农村普及,而电视和网络中主要弥漫的是体现城市生活和价值观的内容,跟农村儿童真实的生活相去甚远,留给他们的是对城市生活的丰富想象。正因为如此,农村儿童已经对自己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农村自然、生态、礼仪、风俗等渐渐陌生,更为重要的是在强大的城市文化的冲击和洗刷之下,他们理应引以自豪的农村文化的自信心也在降低甚至虚无化。事实上,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本色,在乡土性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色。引领农村儿童传承和发扬农村文化,帮助农村儿童重树对农村文化的热情和信心也急需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三)农村家庭德育力量的削弱需要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但是,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家庭德育功能却在弱化,直接影响到农村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后,由于时空限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跟孩子过完整的家庭生活,也不能和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无法正常履行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造成家庭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席和缺位。另一方面,农民婚姻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离婚率在攀升,[3]部分农村儿童完整的家庭生活肢解和破碎。与此同时,农村里“婚外情”、“第三者”等现象也在增加,使得农村儿童家庭生活的不稳定性剧增。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指出,“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婚姻之外的两性关系之所以受限制还是因为要维持和保证对儿女的长期的抚育作用,有必要防止发生破坏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因素”。[4]当前,父母婚姻生活的解体和破碎直接导致农村家庭德育力量的削弱和父母道德榜样作用的丧失。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家庭之外的德育力量和构建有助于促进农村儿童成长的德育网络需要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出于积极回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和需要,以及促进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德育实践工作者进行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初具特色的农村德育模式。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德育模式。[5]该德育模式把给予留守儿童情感慰籍,唤醒他们生命深处的精神力量,使得他们积极面对留守生活,生成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作为留守儿童德育的核心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以及温馨和谐的学校德育氛围的营造。二是城乡儿童相互融合德育模式。该德育模式认为克服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之间的歧视和排斥是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良好适应的前提和基础,树立城乡理解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城乡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这一理念的实施需要从教师、课程、班级组织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三是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模式。该德育模式力图把农村儿童周围的各种德育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于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具有专业化的教育知识,所以学校在农村儿童德育网络构建过程中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在德育网络构建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和协调各方德育力量,发挥协同效应以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四是传承农村本土文化的校本德育模式。该德育模式认为农村本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衰微,传承和发扬农村本土文化是农村学校德育的时代使命,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有助于培养农村儿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师生日常的学校生活之中,可以编写体现本土文化精神和特色的校本德育读本,让农村儿童热爱本土文化,并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曾子的故乡山东省嘉祥县中小学校开展的孝德教育是继承和发展孝文化传统的校本德育模式的典型范例。在实施孝德教育过程中,各个中小学校在校园环境的布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环节渗透孝文化,培养农村儿童尊敬和爱戴长辈的意识和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政府文件能够为农村德育模式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也日益严峻,国家颁布了相应的各种文件。2007年7月,中组部、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通知》;2007年12月,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农业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的通知》等。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则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一系列有关农村儿童发展的政府文件的颁布不仅加强了人们对农村德育问题的关注,而且为农村德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能够为农村德育模式创新提供社会力量支持
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弦,各界人士积极想方设法为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为农村德育模式创新提供了社会力量支持。比如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姚家村在市、县、乡三级计划生育协会帮助下,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成立了留守儿童管理小组,设立了留守儿童基金会等,切实有效地保障了留守儿童的各种权益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山东省嘉祥县中小学校在实施孝德教育过程中,各个村子的孝星们多次受邀义务到学校做报告,用活生生的故事感化师生,对学生进行孝德熏陶,有力地推动了孝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实践孝德的氛围,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孝德教育网络。
(三)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德育实践工作者是农村德育模式创新的主体
德育模式既具有理论品质,还具有实践品质,融通了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正是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德育实践工作者都是德育模式创新的主体。相互比较而言,德育理论工作者具有理论思维的专长,善于把经验进行理论深化,而德育实践工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悟,善于把理论具体化。在农村德育模式创新过程中,德育理论工作者会出于理论自觉,认真分析和论证,做好理论准备,德育实践工作者会从实践出发,积极探索和体会,积累实施经验,正是德育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新精神和德育实践工作者的实践探索精神推动着他们不断创新农村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是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6]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特点催生了一些适合农村社会现实需要和有助于农村儿童道德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德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农村德育模式的产生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对时代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应有的积极回应。但是,这些成效和经验仅仅是初步的,农村德育模式创新的深入和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一)农村德育在学科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
学科地位是指某门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学科地位反映了该门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科的繁荣和发展。总体来看,农村德育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属于弱势学科。这是因为,一方面,相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具有较强的社会效应的学科来讲,农村德育的母学科——教育学则处于边缘地位;另一方面,在教育学学科内部,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深刻影响,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一直都属于非主流研究,从事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研究的学者队伍较少,具体研究农村德育问题的学者更少,农村德育自然在教育学内部也处于边缘地位。需要承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三农”问题的凸显,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出台了多项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文件和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术界对农村问题研究的热情,出现了农村问题研究热现象。但是,从总体来看,农村德育边缘化学科地位并没有改变。正是因为农村德育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导致从事农村德育研究的学者数量不多,农村德育学科发展缓慢,甚至止步不前,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德育模式持续创新的步伐。
事实上,要改变农村德育边缘化的学科地位,一方面,需要打破当前这种“中心—边缘”式的学科位置安排格局,运用主体间性思想来处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是一种新的哲学思潮,认为任何主体都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主体之间不仅是平等的关系,而且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主体间性思想出发,不论任何学科自身的独特价值都必须得以承认,而且,不同学科之间是平等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可以化解“中心—边缘”式学科位置安排所导致的弱势学科的弊端,让所有学科自身的价值都获得体现。另一方面,需要消解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制的消极影响,运用城乡一体化思想来衡量学科价值和作用。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基本方略,要消除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失衡的弊端,促进城乡均衡、同步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城乡一体化思想来看,学科之间要消除孰优孰劣的区分,用统合的观念和思想来指导,承认和重视所有学科的价值。只有彻底改变农村德育边缘化的弱势学科地位,社会对农村德育问题的关注才会提升,也才会有更多的学者专心从事农村德育问题研究。
(二)农村德育模式创新的理论资源本土化问题
德育模式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品质,德育模式创新是沟通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德育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理论资源之上的,没有一定的德育理论作支撑,任何德育模式都可能是徒有虚名和华而不实的。德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德育理论资源的积累也日益丰富,为德育模式创新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德育模式创新过程中,对于德育理论资源的吸收却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需要一个再创造过程,也就是“结合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对德育理论进行再创造。理论的逻辑转化为实践的逻辑需要再创造,有一些学校感到理论资源不足,主要是因为没有结合自身的文化创生出能为我所用的理论”。[7]
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要创新农村德育模式也需要对已有的德育理论进行再创造。这个德育理论的再创造过程也就是德育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一方面,强调要从农村学校和农村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吸收的德育理论要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农村德育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在中层理论层面进行德育理论的再创造,既在西方元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之间构建新的德育理论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外发后生”型的现代化事实导致中国教育理论研究无法绕开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没有人能够否认,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所使用的很多‘大概念’都是来自西方学者”。[8]在德育领域也存在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德育研究也离不开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和谐发展人的理论等。强调在中层理论层面的本土化意味着,农村德育模式创新过程中吸收的西方德育理论要跟当前我国农村德育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创生出新的德育理论体系。只要德育理论资源问题能够得到妥当解决,就能够为农村德育模式创新奠定理论资源基础。
(三)部分德育实践工作者德育模式创新的动力不足
当前,中小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唯智”倾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育中教师爱的缺场和缺失,教育本身也就变成了“无人”的教育。德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活动,德育效果往往是迟效的,而且还难以测量和评价。在“唯智”的学校教育氛围下,教师往往不愿在德育方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会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而忽视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不仅德育意识淡漠,而且,缺乏对学校弱势儿童必要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甚至有时还会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伤害。事实上,任何科学的德育模式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实施,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在“唯智”的学校教育氛围下,德育模式的有效实施却面临着学校德育氛围淡漠和缺乏高素质德育实践工作者的难题。客观地讲,学校德育氛围淡漠问题属于社会问题,只有整个社会环境改变了才能够解决。但是,教师的德育素养问题却属于个人问题,只要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到位,个体的德育素养就会提升。这正如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虽然教师不应该对学校制度负责,但是,对于教师来讲,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多给予学生理解和同情的话,这可以缓解学校制度的非人性和苛刻的一面,也能够对这个孩子起到鼓励的作用。”[9]因此,德育实践工作者作为德育模式创新的主体,他们自觉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积极投身德育实践才能够有助于农村德育模式创新。
[1]B.Hersh,J.Miller.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An Appraisal. Longman Inc.1980:7.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1.
[3]《农民工离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http://j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9051.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5.
[5]马多秀.朱小蔓.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研究:学校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7).
[6][7]班华,薛晓阳等.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37.37-38.
[8]张斌贤,陈瑶,祝贺,罗小莲.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J].教育研究,2009(4).
[9]阿德勒.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M].韦启昌,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10.
(责任编辑:曾庆伟)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德育模式研究”(项目号:12XJC88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多秀/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
许翘楚/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