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汉字词汇的发展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

2015-03-31 12:55:43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薛一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使节文化交流日语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薛一河

中国与日本是屹立在东亚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拥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史。纵观日语的发展历程,汉字的传入无疑对日语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日语词汇中保留的大量汉字来证明。与此同时,日语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自制的汉字词汇,这些和制汉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我们的汉语文字。

一、汉字传入日本的过程

根据史书上的明确记载,汉字最初是在秦汉时期从中国大陆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汉字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则是在公元1 世纪左右。到了公元3 世纪,日本不仅在对外的国书中运用汉字书写,在本国内也用汉字来标记人名及地名。等到公元4~5 世纪,日本为了强化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开始选拔一些熟通汉语的人进入中枢机构,这些人一般被任命为文书或是史官。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及周边各国对日本的影响正逐渐加深,这也促使了日本开始重视汉字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此,汉字逐渐在日本得到了推广及使用。

二、汉字的主要传播途径

1.朝鲜作为中转站实现了汉字间接传入日本

上文说道,汉字最初是从中国大陆经由朝鲜半岛开始传入日本的。在日本最早的官修史书《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明确提到了在应神天皇16 年也就是公元285 年,中国的王仁携带汉籍经百济朝鲜古国进入日本,因此日本史书把他作为汉字的最初传入者,日本也从此开始告别了有语言无文字的时代。

2.中日两国互派使节促进了日本对汉字的吸收

在公元7 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兴盛的隋朝,当时的中国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日本不再把朝鲜作为中转站来学习汉字,而是急需从隋朝引入先进的文化制度。于是日本便向中国派遣使节,进而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划时代的举措,就是遣隋使。当时的日本正由圣德太子执政,他曾经先后共派遣了四次遣隋使到中国去学习先进文化。这正是日本开始转变态度,从而积极主动地从中国学习先进文化的开端。在公元600 年,圣德太子开始第一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朝见隋文帝。在公元607 年及公元608 年,圣德太子先后进行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派遣使节到中国访问。直到公元615 年,日本第四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访问。这时,正值隋炀帝当政,他东征高丽搞得民不聊生,国事衰落,使得隋朝在历史中犹如昙花一现,便被唐朝所取代。这四次的出使,使得日本更为直接地学习了中国的先进文化。从此以后,日本的历代统治者都承袭了这一传统,开始频繁派遣使节到中国访问,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对周边的影响力,中国也开始积极派遣使节去访问日本。像著名的鉴真东渡,鉴真不仅向日本传播佛法,还把中国先进的医学、建筑学等方面的成就传入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传入日本的汉字出现回流现象

汉字的回流现象主要在于日本利用汉字的造词与表意功能从新组合成了汉字,进而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像舞伎、寿司等,这些汉字词汇被统一称为和制汉语,它们随着中日之间不同的文化交流形式大量传入中国,对我国的汉语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日语中汉字词汇的发展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与此同时,也是中日友好的共同见证。中日汉字词汇之间的相互借鉴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给中日双方的文化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汉字的传入结束了日本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尴尬局面。随着汉字在日本的不断传播与发展,使得日本进一步地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其医学、佛学及建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除此之外,日本也利用汉字原本的构词原理来创制了和制汉语,这些和制汉语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而逐渐被中国所认可,进而成为了汉语的外来语。和制汉语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汉语词汇,还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日语言词汇的相互借用已经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两国的语言文字带来巨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长远看,它能够加强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后,并没有因为长期的改造及演变而销声匿迹,而是在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蜕变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与日本的国字、假名及外来语等共同构成了现代日本语言体系。而且日语中汉字词汇的发展也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字在今后的中日文化交流中还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1]高 洁.日语中汉字词汇的发展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J].环球人文地理,2014

[2]崔承富.中日交流对日语进化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3]张超一.试析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4]孙 娜.中日汉字词互借之管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猜你喜欢
使节文化交流日语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宝藏(2022年7期)2022-09-26 11:39:26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24
蔡奎全:一位民间使节的传奇故事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4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明朝时期朝鲜使节纪行诗中的登州诗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文化交流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