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汽车士官学校运输勤务系 刘 勇 苑建平
随着新装备不断更新部队装备,对士官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对人才的需求,优化士官教育专业结构,是当前院校士官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1.根据装备特点,依托原有专业并增设新专业。在新的时期,新老装备多代并存、交替更新的状况已成为发展的主题。由于每种新装备的出现,均在原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开设新的专业也不能“空穴来风”“一蹴而就”,要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和经费,又利用了原有的教学体系,保证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跟踪装备发展重点,注重新专业设置效益。新专业的设置,要追踪新装备的发展趋势,根据装备研制发展情况,提前设计调整方案。对尚处于研制或生产阶段的新装备应尽早介入,为尽快实现教学能力做好准备,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具适应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注重效益。一是要科学论证新增专业的保障范围。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新开专业的培养人才的保障范围。必要时,可根据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考虑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根据院校的教学规模和教学能力确定新开专业。首先考虑能否应用于训练,其次考虑是对新开专业还是对老专业进行改造,再次要注意防止重复交叉建设;三是要实现部队岗位编制与人才素质的有效结合。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部队编制岗位在不断变化,要根据新开专业涉及学科的广泛性,保证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制,为新开专业奠定基础。院校对部队实施继续教育,既是对我军培训体制的完善,也为优化专业结构提供了基础条件。对目前列装数量少、难以进行规模培训的高新技术装备,可以采取继续教育的方式开展少量培训,逐步形成新装备的专业教学能力。根据装备发展需要和总部计划,院校每年都可以举办多期全军性质的新装备短训班,聘请研制、生产、修理单位的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培训任务的同时,也为学校培养新装备专业教员、储备专业教学力量。
1.加快新装备选修课的升级。新装备选修课要根据人才培养先行的观念,专门为未能列装的装备开设课程。其特点是学时少、机动灵活。应从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出发,加强与科研、装备部门的联系,跟踪武器装备的发展动态,主动适应部队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新装备选修课程的升级。针对新装备选修课程装备课件含量高、技术资料少、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大力开展以提高现代教学水平为中心的群众性科技练兵和创新教育活动。各专业教研室要采取以老带新、集体研讨、短期培训等形式的互学互助,加快新装备形成教学能力的速度,为科技含量高的新装备选修课程的升级做好各项准备。
2.加强老专业的教学内容更新。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发挥优势,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在改造老专业过程中,一是加强对主干课程的筛选。结合主训装备增新汰旧,逐步把较落后的、少量装备的武器列入选修课程;把最新的已列装或尚未列装的装备列入新装备选修课程。既突出主干课程的针对性、新装备选修课程的先进性,又保证旧装备的维修力量,使部队所有装备的技术保障都得到落实。二是发挥老专业师资、设备、情况、资料等优势,引导其不断汲取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新成果、新经验。三是提高专业基础课的起点,根据装备技术的发展,充实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使培养的人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1.打破单一维修技能培养的人才模式,按照“技管合训”模式培养应用人才。根据部队对士官人才的要求,确立“技能、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模式。一方面,士官是技术保障的骨干力量,必须具备故障诊断准、维修速度快、调校精度高的专业技能,适应信息化战争、野战快速抢修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士官的职责,把装备管理、组织训练和基层管理等内容纳入教学范围。例如通过管理学基础、装备质量信息管理、装备勤务与战场抢修等课程的学习,加强学员组织训练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2.打破以装备型号设置专业的课程体系,安装“模块+型号”的模式设置课程。目前部队装备型号复杂、多代并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综合性越来越强。仅以装备的型号设置专业,在有限的学时数内,所学知识已无法覆盖装备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毕业学员只能满足专业型号对口的几种装备的维修要求,无法满足其他装备(新装备和部分在编尚未淘汰旧装备)的维修要求。结果使其整体素质和维修能力大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模块+型号”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把装备的共性特点按模块分类归整,以主学装备为主线,按需穿插兼学装备。这样,既可有重点地学习主要装备,又可了解其他装备;使学员既增强了对部队主训装备的适应能力,又能依靠模块化知识,熟悉新装备完成维修工作。
3.打破以单一知识结构为主的培养模式,按照全面素质的要求培训学员。专业的发展要依靠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来支撑。调查显示,许多在部队工作成绩显著、建功立业的优秀士官,之所以能在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得益于他们在学校的基础打得厚实。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士官学校按照“面宽度浅”的原则,加强了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在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上基本做到与国民教育接轨,为学员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1.保持优势专业。优势专业是在装备维修教学的继承发展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形成的“老专业”,往往基础雄厚,实力较强。在一定时期,它们仍将是武器装备维修教学的主流。应通过挖潜改造,给优势专业注入新的活力,继续保持其在武器装备维修教学领域的优势地位。
2.建好重点专业。专业建设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结合现代化战争的信息化、教字化和武器装备的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集中力量、择重扶持,建好几个重点专业。这些专业应与通用武器装备的重点发展方向一致,这是部队建设急需。
3.扶持特色专业。专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教学领域里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每个专业都应具备其特色和优势。虽然有些专业目前还不具备优势,也不是发展的重点,但是其在国内、军内教学领域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应该重点扶持,使其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发展基础。
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是实现士官培养目标和体现军事职业教育特色的基础工作。要积极主动地适应通用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最大效益。
[1]王政委,刘 勇.教学研究[J].汽车管理学院出版,2010.03
[2]袁健康.军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