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今文经学的兴盛与科举考试的变革

2015-03-31 11:42冯建民
大学教育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科举公羊

□ 冯建民

晚清今文经学的兴盛与科举考试的变革

□ 冯建民

继常州“今文经学派”庄存与、宋凤翔、刘逢禄等人的奠基,至道光年间,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借经言政,揭露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今文经学走向兴盛,风靡一时。诚如周予同所言:“一直到了清代的中末期,因为社会、政治、学术各方面趋势的汇合,于是这骸骨似的今文学忽而复活,居然在学术界有当者披靡的现象”[1]。今文经学的兴盛不仅“引发了汉学自身的分裂”[2],而且“当这一学术思想风气,被这些试图开宗立派的学者推到极端,并有意将这种学术取向与乾嘉时代的古典之学对立起来的时候,它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真的改变了清代的学术地图,引发了相当深刻的思想与学术转型”[3]。这一重大的学术转型与科举考试之间存在着何等关系?又会对晚清的科举考试产生什么影响?本文便就此试以剖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引导思想界转向,改革科举呼声高涨

晚清今文经学的兴起,对于引导知识界、思想界走出考据学繁琐细碎之泥潭,转向“经世致用”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思想界将目光聚焦于科举考试这一千古旧制,针对其与社会脱节,不能选拔实用人才、空疏无用等问题,纷纷畅言,变革科举呼声日渐高涨。

龚自珍针对科举脱离实际的弊端指出:“今世,科场之文,万啄相因,词可猎而取,貌了拟而肖,坊间倾本,如山如海,四书文禄士,五百年矣,士禄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4]。故此,他大胆提出要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魏源则对八股取士空疏无用进行了抨击,“试文衡,试言职,试枢密,无非衡书艺之工敏,声律骈偶之巧丽,罔知朝章、国故为何物,其部曹观政,无非胥史文例是求,罔知漕、盐、河兵得失何在”[5]。魏源认为必须改革八股取士制度,以实用知识来选才。“国家欲兴数十年之利弊,在综核名实始。欲综核名实,在士大夫舍楷法帖括而讨朝章、讨国故始。舍胥吏案例而图讦谟、图远猷始”[6]。

19世纪50~60年代,思想界纷纷借用今文经学,指陈时弊,倡导科举变革,其中以冯桂芬(1809~1874)最具代表性。冯桂芬认为必须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嘉、道以降,渐不如前。至近二三十年来遂若探筹然,极工不必得,极拙不必失,缪种流传,非一朝夕之故,断不可复以之取士。穷变变通,此其时矣”[7](P37)。他认为科举考试“不过别其聪明智巧之高下而已……然所试之事太易,则聪明智巧之高下不甚可辨”[7](P38)。因此,他极力建议加大考试难度。在试艺校阅上,他主张变合校为分校,实行三场各一主考,分别校阅的方式,以克服“以一艺之优劣为去取”[7](P38)的弊端。

二、促成科举变革,废八股改试策论

戊戌年间,廖平以及康、梁等人对于科举制进行了猛烈抨击,大大推动了清廷变革科举,废八股改试策论的决策出台。廖平从“托古改制,因时救弊”的立场出发,严厉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认为科举麻痹国政,造成国家衰败。因此,他主张科举考试内容应用《王制》来取代小学训诂,而制度应该以策论来代替八股时文,“以救时言《王制》之易小学,亦如策论之易八比试帖也”[8]。康有为则猛烈抨击八股文迂腐无用,空疏谫陋,阻碍人才培养。“八股清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瞠目,不知何语矣”[9]。“方今国事艰危,人才乏绝,推原其由,皆因科举仅试八股之故”[10]。而其追随者梁启超对八股取士的攻击更是犹过之而无不及,他说:“科举不改,聪明之士,皆务习帖括,以取富贵,趋舍异路,能俯就乎?”,“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11]。并且呼吁将西学引入科举考试,培养实用人才。

在康、梁等人的积极敦促下,光绪帝于“百日维新”期间,下诏变法,改革科举,废八股改试策论。上谕中说:“乃近来风尚日漓,文体日弊,试场献艺大都循题敷衍,于经义罕有发明。而谫陋空疏者每获滥竽充选,若不因时通变,何以励实学而拔真才?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12]。

三、考试内容趋于实用,经学类试题考核转向

晚清今文经学的兴盛,不仅推动了晚清科举的制度变革,而且还对考试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科举试题上,则是由原先注重考查考据学试题转向讲求实用。这在晚清的历科殿试策问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殿试,制策以经义、钱币、水利、用人发问,在策问的最后提到,“夫研经训以求实用,权食货以阜民生,讲疏浚以利农功,等俊乂以熙治绩,皆经邦之要道,立政治宏纲也”[13]。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殿试,讲求实用的基调则更为明显,“士不通经不足致用。经之学不在寻章摘句也,要为其有用者”[14]。纵观晚清的各科殿试策问,可以清晰地看出,事关国计民生、治国安邦的问题大大增加,而乾、嘉时期殿试策问中关于经学源流,经籍版本辨别,史书体例类等考据学试题则迅速减少,甚而消失。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晚清社会现实所导致的“经世致用”思潮兴起,而今文经学对于这股思潮的兴起则有明显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晚清科举考试中经学类试题由以前偏重考核古文经学源流、经籍版本等问题转向考核今文经学经籍真伪、师承源流等问题。如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殿试中的经学策问:

“董仲舒《春秋决事》十六篇,今佚不传。《困学纪闻》所载凡三,此外尚有存着否?《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书。后之用者,惟宇文泰、苏绰差为近古。而刘歆、王安石或以文奸,或以致弊。岂《周官》果出于伪托欤?抑不善用者之过欤?[14]”

在设问中,不仅提到了董仲舒的《春秋决事》,而且指出《周礼》一经被刘歆所窜改,让应考者回答《周礼》的真伪问题,是否为刘歆伪造。而在《周礼》的真伪上,龚自珍认为《周礼》乃是刘歆窜改,借王莽改制而立于学官,加之经名。可见,此殿试策有着明显的今文经学导向。再如,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山西乡试的第一道策问:

“汉晋以后,诸儒又皆各守师法。……《易传》、《诗序》之外,能举其授受之学欤?田何之《易》、毛公之《诗》,公谷之《春秋》,申公之于《鲁诗》,张苍之于左氏,其学皆有所本,能详其师承欤?《易》有施孟、费高,《书》有伏、孔,《诗》有毛、齐、鲁、韩,《礼》有二戴,《春秋》有左、公、谷,其间文字异同,章句错互,其故何欤?[15]”

从今文经学的观点看,今文经学在西汉皆立博士,受业皆祖孔子,大多是孔门后裔,《五经》传授也各有师承。很明显,此道策问侧重考查考生对于今文经学师承源流的知识掌握程度。

四、援引《公羊》成时尚,考卷评校有导向

伴随着今文经学的日益兴盛,到光绪朝中期,知识分子喜谈《公羊》,援引《公羊》家言,畅言变通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受其影响,光绪朝中期以后的乡、会试首场制义中援引《公羊》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江南乡试,中式第31名的江标(江苏苏州人)在首艺题,“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中以“权”字作为中心语,大谈权变,指出“《春秋》一书,圣人之权书也。”,“《春秋》之作,所以补《诗》教之衰也。闻之权者,从变而移,《春秋》之常辞也。”在答题结尾出写出,“夫经者,法也。法久必变。《易》曰‘穷则通,通则变,变则久。’”[16]等语句。这与今文经学家一贯所提倡的《易》是以“通变不倦为宗旨”的主张是完全契合的。次年的己丑科会试,中式第4名的李滋然(四川重庆人)在首艺中更是大谈《春秋》:

“礼乐参四代,述《春秋》以传教也。……昔孔子暮年归鲁,考《礼》正《乐》而后始作《春秋》,以四代之宏纲,作质文之沿革。……历撮其大要以告之,此笔削之微旨也。……亦谓《春秋》讬天,王以垂制作,惟颜子智,足知此使其克享天年,躬膺授受,依经作传,三科九旨,理必至明,又何至环顾及门,仅传卜商,卒至传家,纷歧麟经,终晦矣。[16]”

李滋然的答卷中,指出了《春秋》乃是孔子暮年归鲁之后所作,是“笔削之微旨”,指出《春秋》乃是“王以垂制作”和其“三科九旨”的思想主张。这与公羊学派的主张是高度吻合的。

光绪朝中后期,考生喜谈《公羊》、热衷援引的社会风气,也对考官阅卷评校产生了导向性作用。据载,自光绪朝中期开始,乡、会试的首场制义中若有引用《公羊》者,往往易于中式。“制艺中之讲《公羊》者,自光绪戊子江南乡试始。主考为李芍农侍郎文田、王可荘太守仁堪,皆崇尚经学者,故所取士,如费念慈、李传元、江标,皆表表者也。次年己丑会试,总裁为潘文勤公祖荫,正场首艺,凡发挥《公羊》‘王鲁’之义者,无不获售,江南连捷者十余人。癸巳,费充浙江副考官,所取之士,如钱保寿、邹寿祺,皆治《公羊》学者”[17]。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借用《公羊》家言,较其他学说更具新意,不仅可以给考官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投考官所喜好。在当时士人中间广为流传的今文经学著作以何休的《公羊释例》最受追捧,其原因在于“何氏《公羊释例》一书为最善本,盖体例详明,而文采亦不枯寂也”[17]。

[1][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2.

[2][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M].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4.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80.

[4][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344.

[5][清]魏源.魏源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5.

[6][清]魏源.圣武记(卷11)附录[Z].清道光刻本.

[7][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8][清]廖平.知圣篇(卷上)[Z].清光绪刻本.

[9]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69.

[10]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58:215

[11]洪治纲.梁启超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9-10 .

[1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6 .

[13]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51)[A]清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343-344.

[14]邓洪波.中国状元殿试试卷大全(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45.

[15]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山西乡试题名录[A].姜亚沙.中国科举录续编(第7册)[Z].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379-382.

[16]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62册)[Z].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449-452.

[17][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633.

2015-07-29

冯建民(1982-),男,山东阳信人,教育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教育考试史研究。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科举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公羊触篱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