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2015-03-31 06:02孙旭鹏许莉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天人礼义客观性

孙旭鹏,许莉莉

(1.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2.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孙旭鹏1,许莉莉2

(1.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2.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既有一定的相通性,又有各自十分迥异的特色。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都突出了“天”的客观性,不同的是庄子最终走向“天人合一”,而荀子走向“天人之分”。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可以看出庄子道家立场和荀子儒家立场的不同,“天人观”的差异反映出庄子与荀子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天人观;客观性;天人合一;天人之分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4.002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天人观”上庄子和荀子都强调了“天”的客观性,然而他们的“天人观”最终又反映出各自立场的差异。庄子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自然”之维,荀子同样是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礼义”之维。庄子的“自然”着眼于“自适其适”,强调个体本身就是客观“自然”的体现,认为应该顺应个体的“自然”之性;而荀子的“礼义”着眼于“化性起伪”,强调“礼”外在于个体,认为个体应该遵循“礼”的价值规范。由此,可以看到庄子的“自然”本身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荀子的“礼义”本身蕴含着“天人之分”的思想。庄子的“自然”最终凸显的是个体的自由发展,而荀子的“礼义”最终凸显的是对个体自由的约束,这也彰显出庄子道家立场和荀子儒家立场的差异以及两者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一、庄子与荀子“天”的客观性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强调了“天”相对于“人”的客观性,质言之,“天”不再是内在于“人”,而是具有了外在于“人”的客观性。庄子虽然强调“天人合一”,但是只有“人”顺应“天”的“自然”,这种合一才能够实现,这本身就凸显了“天”外在于“人”的客观化;荀子则更是强调“天人之分”,当他把这种客观化的外在之“天”落实到“礼义”之时,那么“礼义”便有了一种至上的地位,既然“天”和“人”是相分的,那么“人”本身就并不具备“礼义”,“礼义”完全是一种对“人”的外在约束。总之,“天”在庄子和荀子那里都具有一种相对于“人”外在的客观性。

首先,庄子与荀子都强调了“天”的自然物质性,主张物质性的“天”是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的。庄子讲:“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庄子·齐物论》)在这里的“天”就是一种纯自然的物质之“天”,而与“人”相对应。在荀子那里同样可以发现这种纯自然的物质之“天”,荀子讲:“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这种物质之“天”并不会因为“人”内心的情感而发生任何变化。很显然,在强调“天”的物质自然性这方面,庄子与荀子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凸显了“天”作为自然物质的客观性。孔繁也认为:“荀子所说‘天’,多指‘自然’‘天然’。”[1]在强调“天”作为一种自然的物质之“天”方面,庄子与荀子是一致的。

其次,庄子与荀子“天”的客观性,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物质性方面。如果庄子与荀子仅仅将“天”局限于自然物质的层面,那么就无法表达出各自的思想特色。庄子与荀子又进一步地跳出“天”的自然物质层面,赋予“天”以理论思维的色彩。庄子“天”的理论特色最终落实于“自然”,而荀子“天”的理论特色最终落实于“礼义”,然而不管是庄子的“自然”还是荀子的“礼义”都具有一种客观性,而不再是像孟子一样通过“尽性”就可以“知天”了。庄子重“自然”是要求“人”必须顺应“天”的客观性的赋予,而不是通过“人为”来违背“天”,庄子特别反对以“人”来违背“天”,而是强调“人”应该顺应“天”。庄子说:“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庄子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够成为“真人”,在这里“天”与“自然”很显然具有了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性,“人”只不过是要顺应这种客观性,并最终体现“天”的客观性。荀子重“礼义”同样体现了“天”的客观性,荀子一方面强调作为自然物质的“天”不受“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天”价值化而落实于“礼义”,如荀子讲:“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在这里,荀子将“天地”与“礼”联通起来,认为“天地”是产生“礼”的根本,这样使荀子的“天”在价值维度上落实于“礼义”。庄子的“天”落实于“自然”,荀子的“天”落实于“礼义”,然而相同的是,不管是庄子的“自然”还是荀子的“礼义”都体现了“天”的客观性。两者“天人观”的相通之处就在于将“天”客观化,而不是内在于“人”。

二、庄子“天人合一”与荀子“天人之分”

尽管庄子与荀子都突出了“天”相对于“人”的客观性,然而其最终指向却有着明显差异,庄子最终通向“天人合一”,而荀子最终通向“天人之分”。庄子强调“自然”必然要求顺应“人”的本性,在庄子看来,顺应“人”的本性其实也就是顺应“天”,这便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荀子强调“礼义”,认为“礼义”是外在于“人”的,必然要求“人”遵循外在的“礼义”,荀子认为顺应“人”的本性便是违背“天”,所以荀子强调“化性起伪”,这便是一种“天人之分”的思想。

为什么讲庄子的“天人观”最终通向“天人合一”呢?首先要明确庄子的“人”的确指,在庄子“天人观”中的“人”所指的不是“人为”,庄子认为的“人”是应该顺应“自然”的,而违背“自然”的“人为”恰恰是庄子所排斥的。庄子是这样分别“人为”与“自然”的:“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庄子·大宗师》)在这里的“人”就是指“人为”,而“天”就是指顺应“自然”。从“人为”与“自然”对立的层面来看“天人合一”是不可能的,庄子“天人观”中的“人”是一种排除“人为”而完全顺应“自然”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天人合一”。只有完全做到顺应各自的本性,才能够顺应“天”,所以庄子的“天人合一”最终凸显了“人”的本性,但是这里的“人”不是“人为”,而恰恰是顺应“天”的“人”。张洪兴认为庄子既强调道的本体性、“天”的属性,也讲究人道[2]。其实在庄子那里“天”和“人”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庄子称顺应“天”的“人”为“真人”,庄子这样描述真人:“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庄子·徐无鬼》)在这里“以天待人”强调的就是“人”要顺应“天”,顺应“人”本有的自然本性,而“不以人入天”强调的则是不要以“人为”去扰乱“自然”的本性。所以“以天待人”与“不以人入天”中“人”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的“人”是顺应本性的人,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人,而后者的“人”则是强调“人为”的状态,也就是违背自然本性的行为。由此可见,庄子的“天人观”最终通向了“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遵循“天”,顺应“自然”的状态,而不是盲目的“人为”,最终凸显的是“人”作为个体的价值所在。

荀子强调的则是“天人之分”,与庄子对个体价值的凸显恰恰相反,荀子更多地将众多个体价值淹没于一种单一价值之中。这种单一价值就是他主张的“礼”,从价值层面来讲,荀子讲的“天”也就是“礼”。由此看来荀子的“天人观”通向“天人之分”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人”与“天”不是一种天然合一的关系,在荀子看来必须用“天”去规范“人”,而不是庄子式的“人”顺应“天”。荀子说:“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荀子·王制》)在这里“民”与“天地”之间就处于一种对立冲突之中,而最终的结果是“民”必须服从“天地”,其实“民”也就是代表作为个体的“人”。

很显然,在荀子那里“天”和“人”并不通向合一,而是一种对立和相分。荀子主张通过“化性起伪”的方式对“人”的本性加以改造,这与庄子主张顺应本性有了天壤之别。荀子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在荀子那里凸显的不再是作为个体“人”的价值,而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礼”的规范性,而荀子的“天”在价值层面与“礼”则是相通的,荀子说:“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性恶》)由此看来,学习“礼”最终的结果就是“参于天地”,所以在荀子那里“天”所表达的价值内涵也就是“礼”。

三、庄子、荀子“天人观”所代表道、儒立场的不同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的差异反映了二者所代表的道家和儒家立场的不同。庄子代表的道家立场强调“人”作为个体的价值。由于庄子突出“人”的价值,可以这样认为,庄子的“天人观”是一种由“人”到“天”的过程,庄子的“天”也就是“人”顺应自然的行为。所以在庄子那里“天”并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而体现在“人”的行为中。庄子的“天”也可以以理解为他讲的“道”,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庄子的“天”和“道”不是在“人”之上的,而恰恰就在“人”之中。没有了“人”也就不可能存在“天”和“道”,庄子的“天人观”是以“人”为主导,能否达到“天人合一”完全取决于“人”。如果“人”能够顺应“自然”而不妄为,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王博先生这样评价庄子的《大宗师》:“它要人回到天,做一个真人,天人,而这只有借助道才可以完成。”[3]如果“人”恣意妄为违背自然天性,那么就达不到“天人合一”。所以,庄子的“天人观”最终的指向是“人”而非“天”,指向“人”最终凸显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所在。

荀子代表的儒家立场强调“天”作为整体的价值。与庄子相反,荀子对人的本性是不信任的,认为只有对“人”的本性以“天”的统一价值来进行改造,才能实现一种社会秩序的稳定。可以这样认为,荀子的“天人观”是一种由“天”到“人”的过程,“人”的行为不应该顺应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必须符合“天”的统一价值要求。荀子的“天”其实也就是他所强调的“礼”,个体的本性必须经过“化性起伪”的过程而符合于“礼”,荀子认为:“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这就是对人性本身的不信任,认为需要用“礼”去矫正人性。总之,荀子更加突出了“天”作为价值中心的地位,以“天”去统摄“人”,这与庄子的思路是恰恰相反的。荀子的“天”不是主张顺应“自然”,而是强调“人为”,荀子的“礼”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人为”,而庄子对“人为”是强烈反对的。可以看到荀子的“天”与庄子的“天”有着本质差别,荀子的“天”主张“人为”,而庄子的“天”主张自然。牟宗三也认为荀子的礼义法度皆由“人为”[4],荀子正是用“人为”去矫正人的本性,荀子的“天”在价值层面也就是“礼”,也就是“人为”。

四、庄子、荀子“天人观”思维方式的差异

可以这样认为,庄子和荀子的“天”除了作为纯自然的物质之“天”这一层含义之外,都带有一种价值层面上的预设。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讲就体现在对“天”的价值预设方式上。

庄子“天人观”的思维方式是将“天”融入“人”之中,“天”与“人”融合在一起。庄子“天人观”最终的着力点并不放在“天”上,而是在“人”上。徐小跃这样评价庄子的天人之学:“天人之学不是着意探讨本体之‘天’的生成、派生功能,而是着重讨论事物存在的本性以及人性问题。”[5]很显然,庄子的“天人观”是将“天”寓于“人”之中,而与此同时“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又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立场,作为个体的“人”都遵循着各自的“天”,也就是承认不同个体的价值标准不同,但是这些各自不同的价值标准都是符合“天”的,也就是符合“道”的。可以将庄子“天人观”的运思方式形容为一种网状结构,每一个网眼都代表着不同个体的价值立场,然而这所有的网眼之所以能够连接在一起,就是因为不同个体的价值立场都遵循着“天”。庄子“天人观”的思维方式是将“天”赋予在“人”之中,而不同的“人”又通过“天”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了一种平面的然而却非常紧密的网状结构。庄子对“天”的价值预设从来都不是高于“人”的,而恰恰在“人”之中。

荀子“天人观”的思维方式是突出“天”的绝对价值,“人”是应该绝对服从于“天”,遵循于“礼”的。荀子“天人观”的最终着力点是在“天”上,而非“人”上。路德斌这样评价荀子的天人关系:“就内在的天人关系而言,由‘天生’到‘人成’的过程实质上即是一个以‘心’为枢纽,以心治性、化性起伪的过程。”[6]其实在荀子那里,就是用“礼”的统一标准去矫正作为个体“人”的本性,荀子的“天人观”是将“天”作为至上的价值标准凌驾于“人”之上的。在荀子这种“天人观”思维模式中,作为“人”的个体价值一律被抹杀了,每一个体都必须遵循一种统一的价值标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如庄子式的个体价值立场。由此看来,荀子的“天人观”体现了一种绝对价值标准的思维模式,将“天”的价值凌驾于“人”之上,后来政治上的思想集权与此思维模式是一脉相通的。

结 语

通过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可以发现他们都强调“天”的客观性的相通之处,然而他们分别所代表的儒、道立场却极为不同,“天人观”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是迥异的。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有利于对他们迥异的思想特色进行审视,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天人观”只是比较庄子与荀子思想的一个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可以发现,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维与荀子所代表的儒家思维存在着巨大差异。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维表达了对个体自由的张扬,最终活跃在个人私人生活的领域,而荀子所代表的儒家思维表达了对价值一统的追求,最终在社会政治领域大行其道。

[1]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0.

[2]张洪兴.庄子思想中的道德基准[J].江西社会科学,2013(2): 35-39.

[3]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0.

[4]牟宗三.历史哲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18.

[5]徐小跃.庄子天人观与齐物论思想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7(6):59-64.

[6]路德斌.荀子与儒家哲学[M].济南:齐鲁书社,2010:59.

[责任编辑:陆 静]

A Comparison of Views on"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of Chuang-tzu and Xunzi

SUN Xu-peng,XU Li-li
(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89,China;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9,China)

Chuang-tzu and Xunzi share some common views on"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with,of course,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Both of them highlight the objectivity of"the universe",while Chuangtzu concludes a coherence between the two yet Xunzi goes to a division.By comparing their views on"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it is clearly seen that the Taoist Chuang-tzu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onfucian Xunzi,and that their modes of thinking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objectivity;the coher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e

孙旭鹏(1981-),男,山东海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研究;许莉莉(1988-),女,山东菏泽人,助教,从事人生哲学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B22

:A

:2095-0063(2015)04-0006-04

:2015-03-10

猜你喜欢
天人礼义客观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客观性与解释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通”的哲学
麟溪水长流
“天人”武松的另一面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