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洁
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精神危机与重建策略*
●徐璐洁
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的精神危机主要表现在“工具理性”带来的敬业精神危机、“唯利主义”带来的科学精神危机及“人性物化”带来的人文精神危机三方面。这些精神危机可以从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观念变革冲突中找到根源。要重建高校教师的精神品格,必须重建职业责任观,使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彰显敬业精神;重建学术自由观,使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彰显科学精神;重建治学育人观,使认识与引领相统一,彰显人文精神。
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精神危机
人的精神品格的内涵及外延极为丰富,是多种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它既植根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也必然受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出时代特点。高校教师的精神品格也不例外,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的精神品格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这一时代的烙印。不可否认,时代的变化会对高校教师的精神品格产生正面的影响,但同样不可否认,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混乱同样会冲击以往所认同的高校教师的精神品格——事实上,高校教师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部分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在弱化。高校教师精神危机危害着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术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只有正视高校教师的精神危机,重视对其精神品格的重建,才能担负起高等教育赋予的使命。
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校教师理应具有“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敬业精神、“为学术而学术”的科学精神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精神。敬业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当代高校教师精神品格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高校教师的精神危机也就体现在这些精神特质的丧失和缺失上,而这些精神的丧失和缺失可以从当前的社会转型导致的价值混乱中找到根源。
(一)“工具理性”带来的高校教师敬业精神危机
社会转型期,“工具理性”现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日益突显,人们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及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为在竞争中取胜,往往通过“绩效考评”的形式,把教学科研压力层层转嫁给教师。在考评内容上,更注重以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和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为导向,追求跃进式效果,这其实是“工具理性”在高校中的缩影。工具理性片面追求效率,忽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忽视人的价值,把人异化为“工具”,把教师沦落为分数和指标等级的奴隶。致使很多高校迷失了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其结果是把教师视为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教师本人也不是把教学科研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只作为谋生的手段,功利、实用主义至上。不可否认,在工具理性作用下,有些高校教师把学校工作当副业,兼职当主业,教学上应付了事,重科研轻教学等司空见惯。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应有的敬业精神。
(二)“唯利主义”带来的高校教师科学精神危机
社会转型期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滋生了“唯利主义”,这种思潮也影响着高校及高校教师的价值体系。当代高校学术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然而,谋取学术研究的经济社会利益也就随之成为高校和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从而伴生出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行为。高校将设置更多的学术制度、学术评价体系来促使学术研究的发展及学术利益的获取,高校教师则以学术研究为手段获取荣誉和金钱,谋求地位,还可以为高校带来荣誉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成绩就和高校、教师个人的利益形成了复杂、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唯利主义”的温床。“唯利主义”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学术传统的解构和科学精神的失落。比如,科研项目课题制是当下高校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这一制度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但科研项目制隐含着实用主义及功利心理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投射。由于受科研项目制“框架”限制,加剧了学术研究功利化,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很多高校教师的学术努力并不在于探索学术真理和对科学价值的企及,而是以项目课题为手段,追求个人的目标,以实现职称和待遇的晋升。加之课题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确定,高校教师将被动执行由课题经费所支配的研究计划,显然自由选择学术的权利和空间受影响,学术研究日渐丧失学术的独立品格。这样的学术制度和评价体系会滋生唯利主义,致使学术精神的失落,学术精神失落则会引发高校教师科学精神危机,其危害不言而喻。学术精神是推崇严谨、求真、独立、批判的准则,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高校区别与其他机构的特征。陈寅恪先生更是把学术精神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学术)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1]
(三)“人性物化”带来的高校教师人文精神危机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表现为对人生存意义、尊严、价值的关切和追求。高校教师作为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工作者,其自身的人格、教学、行为举止理应体现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深入,各行业都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高校也不例外。由于受市场经济意识和等价交换观念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注重利益和眼前的回报,存在明显的“人性物化”现象。所谓“物化”,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理解为物与物的关系,人被物化,人被物所奴役,一切美好的东西退化为商品交换关系或金钱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异化,意味着教师已不再是人文精神的代表者、追求者和执行者,缺乏爱人修己的精神。教师缺乏爱人之心,就会把教学、科研、学生视为“物”;教师缺乏修己之心,就会目空一切,其人格、行为举止以自我为中心,不受道义良知的约束,不再以追求崇高、超越自我为最高准绳。这是当下“人性物化”现象在高校教师身上的一种体现,关注物质价值太多,追求人文精神太少,极易出现人文精神危机。
社会转型期是个发展机遇和矛盾凸显交织的新变革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呈现出了新态势。各种新观念、新思潮不断涌现,交叉冲突,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从总体上说,社会转型期是体制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社会结构的变动,从单一走向多元,表现为利益格局调整和价值观念转变;是社会形态的变迁,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转型期特征投射于高等教育领域,从整体层面来看就是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办学社会化,教师队伍激增。从具体层面来看,社会转型期正面冲击着高校校园,带来种种现实冲击和价值理念上的冲突,对高校办学体制、管理理念及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及高校教师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办学相对较封闭,办学资源由国家指令性指标配备,高校间的竞争意识不强。高校以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和传播人类文化为使命处于象牙塔顶端。高校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职业任务简单,价值观单一。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高校多元开放办学,使得高校的职能不再单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高校重要职能;另一方面,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高校排名到办学资源的争夺,高校办学压力空前。面对环境的巨变,高校要在对接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及高校间竞争中取胜,往往采取工具理性型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追求跃进式效果。这种管理体制和理念背离了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生命力和精神堡垒,在市场力量已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主要力量的情况下,计划与市场的变革和冲突,已成为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大学精神危机的主要原因。身处其中的高校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的增大和价值理念的混乱,在适应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与坚守高校教师精神之间产生了冲突。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应对“实用、功利主义”突出的社会环境和“日益加码”的工作任务,不得不采取工具理性的态度,唯利主义至上;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集师者、学者、知识分子于一身的社会角色,他们内心呼唤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精神操守。因此高校教师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中产生了迷茫和冲突,这也是导致高校教师精神危机的根本性原因。
精神危机意味着高校教师的精神受挫、理念受阻、价值观被歪曲。针对这一现象,必须“寻求存在矛盾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寻求与自然、他人以及自我相结合的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是人的一切精神动力的源泉,也是人所有的激情、感情和焦虑的源泉”。[2]这就需要分析高校教师精神危机产生的社会、高校体制及教师自身的系统原因,并对高校教师精神追根溯源,以高校教师职业特性和高校教师精神品格内核为准则,重建高校教师的精神品格。
(一)重建职业责任观,使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彰显敬业精神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的两个车轮。早在19世纪,德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洪堡就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原则。“体现在大学教育工作者身上,就是既是教师,又是科学研究工作者;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就是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他们都是为了科学、用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填补知识空白的人”。[3]这也是高校教师职业观,内在地决定了高校教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双重身份——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教学环节,这需要我们培养更多愿意和善于履行教学职责的教师。然而,当下高校“绩效考评”更重视科研,科研成果所带来的“效益”更大,而全心教学和善于教学的教师会在考核评价中“吃亏”甚至会被忽视,这使得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要扭转这个局面,必须重建职业责任观,坚持合理考核评价导向,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引导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工作内化为自己的事业,从内在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正确职业责任观引领下,高校教师会忠于角色要求,积极履行教学育人、科研创新的职责,热爱和奉献于高等教育工作,从而彰显敬业精神。
(二)重建学术自由观,使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彰显科学精神
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它赋予了学者探索真理和敢于言说的勇气,使其免于外界的压力和干扰,从而能够客观、自主、潜心地进行思考、研究和交流。学术自由不仅需要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更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学术制度去激发和实现,学术制度的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术风气和科学精神。当下与大学排行榜相对应的学术评价、评估方法已演变成一种“唯利主义”的学术制度,这种制度将学术成就与各种实际利益捆绑在一起,消解了学术道德,弱化了科学精神。因此,纠正那些不符合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学术评估制度,对净化学术风气有一定作用,能让学术回归自由本性。像现行科研项目课题制不是完全不可取,它适合于“术”的研究而非“学”的研究,比如应用性的项目、技术开发的项目、对策性的项目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研究,但不适合于需要较长时间潜心研究的学科基础课题和个性化课题,尤其不适合人文科学的研究。因此,对于纯理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高风险的创造性研究,采取自由探索不干预政策,给予充分的学术信任及一定时间的免考核支持,让其潜心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采取匿名公正评价,以奖励或资助优秀者。这两种方式相结合下科研项目课题制能促使学术研究回归学术本性,同时对学术自由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即学术自由不是放任自流,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自觉。高校教师在享受学术权利、学术自由及学术经费的同时,必须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社会和民众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追求科学真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因此,在科学合理的学术制度引领下,大学教师学术研究能真正做到“为科学而科学”、“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真理”,彰显科学精神。
(三)重建治学育人观,使认识与引领相统一,彰显人文精神
大学教师最根本的职能是治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具备人文精神与素养,是“健全”的精英。然而当下,大学教师在向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时,却鲜有对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做出科学认识与引领,培养出来的人高学历低能力、高智商低情商,不能科学地认识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使高等教育降格为“生产物品”的流水线,人性物化。高等教育本义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素养的交融,“中国需要一批真正的教育家,他们忠诚祖国,是思想权威、智慧象征、学术大师、道德楷模、文明使者,大学向科学理性的组织回归,有待于这样的大学领导人身先士卒、无私无畏和有所作为”。[4]高校教师要重建治学育人观,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始终,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才贴近教育的本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对人文精神重要性有科学的认识和思考,不只是要做满腹经纶的经师,更要做充满人文情怀的人师,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比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认识与引领相统一,彰显人文精神。高校教师只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治学育人的始终,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才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17-318.
[2][英]查尔斯·汉迪.饥饿的灵魂[M].赵永芬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88.
[3]赵祥麟.外国教育专家评传(第2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3.
[4]刘博菱,张继平.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情感角色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4,(3).
(责任编辑:许爱红)
台州市社科联2013年科研计划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危机和重建路径——基于台州高校的实证分析”成果,项目编号13YB14。
徐璐洁/浙江台州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台州学院团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