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2015-03-31 04:15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成果思维评价

杨 晓

(大连市第八中学,辽宁大连116021)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杨 晓

(大连市第八中学,辽宁大连116021)

新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优等生的“宠儿”现象,即一小部分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像观众一样机械地记笔记,重复地做题。这样,使得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性的重复劳动。

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个小组成员获得均等的机会,并通过合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保持优等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消除中、差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升,对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平均每组6-7人,每个小组有一名数学科代表。学习小组相对稳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调整。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形成小组结论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结束后及时对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主要流程为: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总结学习成果;小组推荐展示成果;组间辩论、解答,形成全班成果;评定成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研究价值,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达到思维的延伸和能力的提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各抒己见,取每位组员之所长,将最好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要思维清晰、语言流利。在组间讨论环节,全班同学要尊重小组展示的劳动成果,针对问题提出疑问,组间进行辩论,对该问题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探究,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最后形成整个班级合作的成果。在形成成果后,及时进行评价,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方式分为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组内评价的内容包括:态度是否认真,讨论是否积极,表达是否自信,合作是否融洽,思维是否有创新等。结束后,将评价结果交给班级学习委员汇总,上传学校,对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应履行的职责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转换师生的角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弱化教师的知识传承地位,强化活跃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建立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数学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教学目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内容,呈现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目标。问题设计应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体现其特有的层次性。要把问题设计得富有梯度,数量适宜、难易适度。同时要求学生讨论问题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收获,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课堂上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动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有序地进行,避免“跑偏”。教师要很好地把握“度”,既不能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能让课堂散乱无章。教师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履行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职责。

数学课代表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课代表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数学成绩比较好,便于随时解答组员疑问;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代表要履行以下职责:组织督促小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给组内成员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在有争议时确定知识的展示方式;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负责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要服从课代表的组织与安排。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合作学习一般是教师针对教材的要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何利用高中新课程数学教材的内容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展开合作学习,这也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探究的问题。

[责任编辑:惠子]

猜你喜欢
成果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