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翠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鲍翠香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但对于健康的真正定义,有些人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具有完整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参照世界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总结为“认知、情绪、自制力、人际关系”四个方面,只有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有较强自制力、人际关系和谐的中学生,才能算作是心理健康的青年人。
目前,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发脾气;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实根据。
中学生群体之所以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外,更多的还在于外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也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孩子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
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在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掌握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使学生们真正成为学高、体健、心美的一代新人。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的思想、能力、水平、个性等方面所作的判断和评估 ,是自我控制的前提。自我评价的结果及对待评价结果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自我接纳与否,决定着自我扬弃的内容,制约着主体的自我形象和内心情绪体验。只有建立对自己的客观观察,才能产生符合实际的评价,并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过高的自我评价,会使人盲目自大、孤芳自赏,形成傲慢、自以为是的不良个性。而过低的自我评价,会使自己丧失信心,导致自卑、怯弱,从而影响参与社会表现自我的勇气和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正视现实,乐于学习;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期望值,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自己客观优势,树立自信;又要看到自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避免盲目自大。不能对自己过分挑剔,过分的苛求自己,专找自己的劣势,以至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过低,产生自卑,总陷于自责和忧郁的情绪中。有些青少年学生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过高,所以跟自己过不去,总是自责和焦虑。所以要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乐于接纳客观的自我,以免影响情绪。不要为别人的评价所左右,要能冷静地看待别人的评价,并把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力求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坚持“防治并行”、“防重于治”策略
就教学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这两种教育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要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及社会实践活动
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反映,往往是在生活实践中发生形成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劳动、文体、科技、团队及社会公益等各种活动,有效接受社会影响。由于青少年有精力充沛、爱好活动的特点,我们更应该对他们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他们在有益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报、举行知识讲座、主题讨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增进其心理健康。在校园环境方面,多增设各种健身娱乐活动设施,使学生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自身的调节和放松,另外还应改革考核和评估制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从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加强班级集体建设,构筑健康的同学关系,可以让学生们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教育学习氛围。
(四)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在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由教师去实施发挥的。毫无疑问,教师的素质是影响这种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训练外,还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让学生尊重他、学习他,让自己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他们也具有乐观的情绪、活泼的性格,保持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在关心与爱护他们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不能仅仅是蹲下来与学生们交流,更要真正放下架子,用心交流,缩短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如果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业成绩也就随之有了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就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中学生更是如此。教育过程中,从教师方面,我们需要用“放大镜”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善人格;同时,需要遵循差异性原则,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正视缺点,对经历不同的青少年还可分类进行指导与教育,这是保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三)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同时,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轻率地指责学生。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出现匆匆忙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另外,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金传宝)
鲍翠香/烟台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