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路径研究*
——以上海市P区为例

2015-03-31 02:24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籍国际化区域

●李 军

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路径研究*
——以上海市P区为例

●李 军

十二·五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纷纷将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未能形成平等的国际交往机制。基于此,未来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应研究先行,整体规划,加强基础建设,分类推进,重点发展,分层、分类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

基础教育;国际化;路径

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基础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必然选择。但目前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如何?哪些问题?未来有哪些举措?在十三·五来临之际,本文拟以上海P区为例,对上述问题做一探讨,为未来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P区是上海最大的行政区域之一,现有600余所学校,是上海的教育大区,也是在沪常住外国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近年来,P区不仅提出了国际化发展的区域定位,而且制定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在教育涉外服务方面,目前,随着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境外学生数量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底,P区共有境外学生一万三千余人,占全市总数的1/3。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补习中心)12所,涉及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等。有直接境外招收外籍学生资格学校17所,就读境外学生近三千人。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P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共有8个,其中合作办学机构4个,合作办学项目4个。办学层次涉及非学历教育的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领域。专业门类涉及计算机、语言、艺术、商务、软件开发、芯片制造等专业。课程方面,该区已有9所普通高中学校(或依托学校的独立法人机构)开设了国际课程。国际化师资方面,2013年,在P区执教的外籍教师共有1300多名,其中,在国际学校执教的有1100名。部分学校还聘请了外籍教师开展德语、法语等小语种教学。P区近年来十分重视通过境外培训来提高校长和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已连续十年派遣教育管理人员分别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接受3~5个月的专业培训。在对外交流方面,P区目前约有50余所学校分别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中小学建立友好结对,开展了常规交流活动,达成了师资交流、学生交换、课堂教研互动和教育管理理念共享等多方面合作。

二、当前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是没有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思考,缺乏整体设计,国际化的发展基本停留在自发状态,各种国际化的活动也是学校的零星性的行为,没有区域性的整体架构。二是由于P区地域广阔,处于迅速城市化进程和城郊结合发展过程中,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郊区则缺乏国际化发展的意识和资源,布局分布不均,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整体水平还有大幅提升空间。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跟不上P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目前,与P区经济社会发展相比,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无法满足P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特别是在引进世界先进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经验和特色教材以及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等方面,与P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发挥应有的潜力。在引进的国外课程方面,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缺乏融合,难以达到通过课程引进,推动课程改革,拓展本地高中生国际视野的目的。

(三)尚未形成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双向平等互动机制

近年来,P区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区域的教育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但目前这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仍然停留在单个或几个项目和活动的层面上,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多表现为单向的“引进来”,且“引进来”的范围不够广;在已有的“走出去”的探索中,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少双向、平等的互动机制。

(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不完善因素影响了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目前,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备,在实际推进中往往遭遇瓶颈,由此导致众多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无法顺利开展。

三、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P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应立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分类推进,重点发展,积极构建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支持系统,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国际胸怀,具备国际交往与合作、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一代中西贯通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人力支持和环境支持。

(一)创新理念,研究先行,整体规划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研究,开展对区域整体发展、区域教育的发展研究,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及决策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制订教育国际化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分层、分类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

(二)注重基础建设,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要完善教育国际化规则体系与长效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专业机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教育国际化专业机构、基层学校、社会力量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跨处室、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指导、管理、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统筹管理机制、人才队伍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

其次要认真梳理、论证区域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所需的各项制度与规则,诸如外籍专家聘用与管理、国外课程引进、国际交流、涉外办学等,建立和完善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制度与规则体系,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浦东区域教育对外合作交流专业水平。通过对出入境管理、聘外工作、外教管理、外事礼仪、外事纪律以及外交形势等方面开展系统培训,在浦东区域中小学、幼儿园中培育一支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教育外事干部队伍,实现教育外事工作由接待事务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第四要建立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电子信息平台,如网站、微信等,一是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提供信息服务,二是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管理如网上办公等提供便利,三是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提供相应的资源。

第五要建立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数据库。收集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各方面数据与信息,把握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动态与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分类推进,把握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重点

1.积极推进中外学校课程合作,丰富国际化课程资源

在义务教育阶段持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有目的地引导学校开设和开展有助于学生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本国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国际关系的课程和活动。建立区域性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发、培训、推广制度,推动全区校长、教师、学生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

在高中举办课程方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支持优质民办高中与国外知名学校合作,开展课程方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试点,借鉴外方高中先进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估方法,开展中西贯通人才的培养,融合创新,并最终形成具有我方特色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步伐,丰富社会多样化的选择。

鼓励高中教育阶段引进面向中国籍学生的国外课程。要借鉴国外课程经验,深化本区高中课程改革,在部分高中试点引进国际课程。促进区域内学校课程与境外优质教育的有效衔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明确国际课程准入标准,规范发展高中国际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已引进的国际课程的过程管理和效益评估。

积极支持中外融合的校本课程建设。积极支持普通高中引进世界先进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设计和评估体系,开发中外融合的校本课程,丰富高中的现有课程体系。

开展双语和多语学科课程教学实验。加强双语教学,发展多语教育,提高语言课程教学质量。选择部分外语教学特色学校和重点高中开展多语种教学试点,通过科学布局、错位发展增设外语语种,重点开设国际通用语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语言以及与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的国际交往能力。

2.坚持本土培养与海外引进相结合,建设稳定专业的国际化校长教师队伍

建立海外研修基地,持续推进校长、教师海外研修。重点支持优秀校(园)长和教师参加境外研修或挂职培训,促进他们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在发达地区挑选有较高社会声誉的高等院校或专业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作为校长教师海外研修基地。

开展双语教师与高端英语教师培养。做好双语教师和高端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壮大区域学校双语教师队伍的规模,扩大双语教师培训的学科覆盖范围,对学科教师进行外国语言能力(双语及多语)、双语教学方法研究、学校双语特色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注重具有出色外语水平的优秀学科教师的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其在更高层次上的专业发展。

加强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以对外汉语教育基地建设为基础,面向现有的汉语教师和有志从事汉语教学的志愿者群体,分别开展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涉外学校中汉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课程建设的监控,促进外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扩大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深入推进外籍教师进课堂任教。鼓励中小学引进外籍教师到学校任教,严格规范外籍教师引进和聘用的各项政策,加强对外籍教师任教课程的管理,促进外籍教师与本土教师的教学交流,做好外籍教师任教的质量保障,对于多语种实验学校的外语师资及外籍师资的聘用、招生政策的制定给予多方位的扶持。

3.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促进中外合作

扩大国际交流的规模与渠道,积极推进高中和职校学生海外学习和实习项目。在高中和职业教育阶段开展优秀学生海外实习活动,增加学习经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国际素养,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在游学主题上拓展内容,加强学生间在学业、爱好等方面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文化理解与融合。

持续推进区域学校与海外友好学校校际合作。在现有友好学校结对基础之上,扩展友好结对学校的数量和范围,并开展具有实质性的常态化交流活动。建立驻区国际学校与本地学校的联谊机制,畅通本地学校与地处浦东的国际学校沟通合作渠道,通过定期开展联谊、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形式,增进学校间和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中外民间活动和志愿服务,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

大力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各类交流活动。建立校际间、区域间、地域间开放式的教育国际化协作网络,通过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中外学生夏令营、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增强区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4.提升国际教育服务能力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区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鼓励世界知名教育机构按照规划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对于吸引并留住外籍或留学人才长期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更多中小学招收外国学生入学,规范区域中小学国际部管理,为外国学生就读本地中小学提供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张 斌)

*本文为201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支持系统实践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B12114)阶段性成果。

李 军/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外籍国际化区域
聚焦港口国际化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分割区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论高校如何加强外籍教师的管理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