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龙刘志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钡餐造影;胃窦癌;胃底癌;诊断价值;胃镜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为了探讨钡餐造影检查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胃癌患者分别进行了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平均年龄为(63.75±8.20)岁。所有患者在参与本组实验研究前,均未经过胃镜检查、钡餐造影检查或病理组织检查。
1.2 方法
钡餐造影: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EssentaRC数字胃肠机进行钡餐造影检查[1,2]。检查前首先肌肉注射20mg的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并且同时选择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造影剂,其使用比例为:150g造影剂:200mL水。
胃镜检查: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提前5min使用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于手术台上,此时取以活检组织,对其病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病灶周围十分模糊,且临近的正常胃黏膜边界也异常模糊,其肿瘤表面均呈现出肿胀的黏膜与粗大的皱襞。胃黏膜便面主要显现出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结节或浅表糜烂,胃壁蠕动现象明显减弱,少部分患者出现了胃黏膜充血伴有浅表糜烂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发现在临床诊断检查中,胃镜检查的准确率为50.00%(30/60);而钡餐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80.00%(48/60),经对比,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及确诊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当前已逐渐占据了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依照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每年约有16万人是死于胃癌[3,4]。虽然近几年临床上对于胃癌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较为有效的控制了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但却依然没有改变胃癌是致使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经此可见,想要有效控制癌症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首先便要提高诊断率,这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性因素。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不仅仅能够为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时机,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当前,分子生物学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及应用,而对于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方法则更多的开始选择使用钡餐检查与胃镜检查,这两种诊断方式均在掌握患者肠内病变情况上具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所以,探讨钡餐造影检查对于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意义重大。
钡餐造影检查具有方便、简单、易操作等优势,在临床检查的过程当中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患者胃小区与胃黏膜上的所有细节,特别是针对于胃黏膜破坏、胃黏膜隆起、胃黏膜凹陷等细节内容,均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现出来。除此之外,患者的癌症病变情况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医生通过对患者病变区域黏膜皱襞情况的观察分析,可以判断该位置是否出现损伤以及其胃肠道的形态能否受到影响。除此之外,钡餐造影还能够有效弥补胃镜检查无法穿透到的狭窄部位,呈现出最为精确合理的数据,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依据[5,6]。
经本组实验研究可知,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钡餐造影检查更适合应用于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英,高希春,黄玉燕,等.胃肠道钡餐造影在脾虚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1,10(25):123-125.
[2]李守英,徐同磊,徐红.早期胃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25):95-97.
[3]孙华峰.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实施2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5(8):172-173.
[4]郭生军,史鸿渊.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对比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4(10):1249-1250.
[5]郭丹阳,程文,韩雪,等.胃窗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8(18):417-419.
[6]洪振刚,张团委,吴开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8(18):417-4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钡餐造影;胃窦癌;胃底癌;诊断价值;胃镜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为了探讨钡餐造影检查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胃癌患者分别进行了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平均年龄为(63.75±8.20)岁。所有患者在参与本组实验研究前,均未经过胃镜检查、钡餐造影检查或病理组织检查。
1.2 方法
钡餐造影: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EssentaRC数字胃肠机进行钡餐造影检查[1,2]。检查前首先肌肉注射20mg的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并且同时选择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造影剂,其使用比例为:150g造影剂:200mL水。
胃镜检查: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提前5min使用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于手术台上,此时取以活检组织,对其病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病灶周围十分模糊,且临近的正常胃黏膜边界也异常模糊,其肿瘤表面均呈现出肿胀的黏膜与粗大的皱襞。胃黏膜便面主要显现出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结节或浅表糜烂,胃壁蠕动现象明显减弱,少部分患者出现了胃黏膜充血伴有浅表糜烂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发现在临床诊断检查中,胃镜检查的准确率为50.00%(30/60);而钡餐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80.00%(48/60),经对比,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及确诊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当前已逐渐占据了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依照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每年约有16万人是死于胃癌[3,4]。虽然近几年临床上对于胃癌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较为有效的控制了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但却依然没有改变胃癌是致使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经此可见,想要有效控制癌症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首先便要提高诊断率,这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性因素。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不仅仅能够为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时机,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当前,分子生物学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及应用,而对于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方法则更多的开始选择使用钡餐检查与胃镜检查,这两种诊断方式均在掌握患者肠内病变情况上具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所以,探讨钡餐造影检查对于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意义重大。
钡餐造影检查具有方便、简单、易操作等优势,在临床检查的过程当中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患者胃小区与胃黏膜上的所有细节,特别是针对于胃黏膜破坏、胃黏膜隆起、胃黏膜凹陷等细节内容,均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现出来。除此之外,患者的癌症病变情况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医生通过对患者病变区域黏膜皱襞情况的观察分析,可以判断该位置是否出现损伤以及其胃肠道的形态能否受到影响。除此之外,钡餐造影还能够有效弥补胃镜检查无法穿透到的狭窄部位,呈现出最为精确合理的数据,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依据[5,6]。
经本组实验研究可知,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钡餐造影检查更适合应用于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英,高希春,黄玉燕,等.胃肠道钡餐造影在脾虚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1,10(25):123-125.
[2]李守英,徐同磊,徐红.早期胃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25):95-97.
[3]孙华峰.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实施2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5(8):172-173.
[4]郭生军,史鸿渊.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对比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4(10):1249-1250.
[5]郭丹阳,程文,韩雪,等.胃窗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8(18):417-419.
[6]洪振刚,张团委,吴开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8(18):417-4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钡餐造影;胃窦癌;胃底癌;诊断价值;胃镜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为了探讨钡餐造影检查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胃癌患者分别进行了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平均年龄为(63.75±8.20)岁。所有患者在参与本组实验研究前,均未经过胃镜检查、钡餐造影检查或病理组织检查。
1.2 方法
钡餐造影: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EssentaRC数字胃肠机进行钡餐造影检查[1,2]。检查前首先肌肉注射20mg的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并且同时选择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造影剂,其使用比例为:150g造影剂:200mL水。
胃镜检查: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提前5min使用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于手术台上,此时取以活检组织,对其病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病灶周围十分模糊,且临近的正常胃黏膜边界也异常模糊,其肿瘤表面均呈现出肿胀的黏膜与粗大的皱襞。胃黏膜便面主要显现出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结节或浅表糜烂,胃壁蠕动现象明显减弱,少部分患者出现了胃黏膜充血伴有浅表糜烂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发现在临床诊断检查中,胃镜检查的准确率为50.00%(30/60);而钡餐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80.00%(48/60),经对比,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情参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及确诊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当前已逐渐占据了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依照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每年约有16万人是死于胃癌[3,4]。虽然近几年临床上对于胃癌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较为有效的控制了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但却依然没有改变胃癌是致使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经此可见,想要有效控制癌症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首先便要提高诊断率,这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性因素。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不仅仅能够为患者争取到最佳治疗时机,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当前,分子生物学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及应用,而对于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方法则更多的开始选择使用钡餐检查与胃镜检查,这两种诊断方式均在掌握患者肠内病变情况上具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所以,探讨钡餐造影检查对于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意义重大。
钡餐造影检查具有方便、简单、易操作等优势,在临床检查的过程当中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患者胃小区与胃黏膜上的所有细节,特别是针对于胃黏膜破坏、胃黏膜隆起、胃黏膜凹陷等细节内容,均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现出来。除此之外,患者的癌症病变情况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医生通过对患者病变区域黏膜皱襞情况的观察分析,可以判断该位置是否出现损伤以及其胃肠道的形态能否受到影响。除此之外,钡餐造影还能够有效弥补胃镜检查无法穿透到的狭窄部位,呈现出最为精确合理的数据,为临床确诊提供可靠依据[5,6]。
经本组实验研究可知,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钡餐造影检查更适合应用于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英,高希春,黄玉燕,等.胃肠道钡餐造影在脾虚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1,10(25):123-125.
[2]李守英,徐同磊,徐红.早期胃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25):95-97.
[3]孙华峰.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实施2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5(8):172-173.
[4]郭生军,史鸿渊.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对比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4(10):1249-1250.
[5]郭丹阳,程文,韩雪,等.胃窗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8(18):417-419.
[6]洪振刚,张团委,吴开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8(18):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