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平
摘 要: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受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心理误区。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掌握心理教育的特征和作用,掌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施法则,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新形式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正确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构建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180-01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把学生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很少受过挫折与磨难,因此,缺乏独立生活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使得他们在生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因此,给予青年学生以心理帮助和有效治疗,排除种种不良因素的困扰,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积极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其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更应该积极重视起来。
2.1 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不适应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有别于初高中阶段,中学时期那种机械记忆为主、老师重点辅导和模拟测验等学习方式在大学不存在了。相反,大学的学习特点是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时间有限,是否具备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生活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 感到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学习兴趣下降,拿起书本便觉得厌倦。这些都显示出他们缺乏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2 人际交往的障碍
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个人的交往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很频繁,但因为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交往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一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过强,表现出封闭心理,从而影响了人际交往;也有的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盛气凌人,对他人的成绩、长处心怀不满,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和采取不道德行为,严重妨碍了人际交往,使对方难以接受,影响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2.3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就是:生活上要自我管理,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高度自觉。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比高中阶段明显加大,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跟以前有很大不同,这就对高职高专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在入学之前,大多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与无比向往,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常常感到不满和不平,正如一句话所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学生如果不能正视和接受这些问题,就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出现烦恼、困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及方法
3.1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正确的人生观是实现个人心理健康的真正保证。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提高心理冲突和承受挫折的耐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高职高专学生应该遵循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理想、道德、法律的意识理念,这些是建立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3.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学校通过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途径,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以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增强青年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同时,建立校内心理咨询中心,广大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访谈,减轻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诸多因素的困扰;这样能帮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面对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在困惑中学会前进,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目的。
3.3 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发挥青年学生的特长,创造有利的条件,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面对挫折与困境,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能够自我悦纳。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现代社会的高职高专院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行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且付诸于实际教育活动中。
3.4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一种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交往,在交往中遵循平等、宽容、诚信、互助的原则。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把握人际交往的尺度,学会交往的艺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能保持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又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要理解别人的难处,给别人以温暖与关怀;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和喜爱。
3.5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人心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健康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该校系部每年都开展青年志愿者的系列活动,如寒假、暑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清理小广告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自主、自信、勇于成功的坚强毅力,从而促进青年学生积极心理的健康发展。
3.6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高职高专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满了兴趣,当青年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时,会努力的进行自我完善,在活动中感受到拼搏与努力、成功与自信、挫折与进取等多种情绪的体验,从而能客观地了解与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与坐标。我们学校每年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心理委员培训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心理健康活动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达到改善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以及全社会都要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改造自我,适应环境,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成为具有崇高的思想修养,较强的综合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崔克勇,张国民,姚贵库.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2(4):33-35.
[2] 宋雪梅,学晓颖,湛宝华.论大学生挫折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8-90.
[3] 刘为兴,李红丽.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的长效机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2).
[4] 丁妙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63-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