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与策略:论教育的发展困境与生态化变革——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为对象

2015-03-29 03:06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吴 隼

(新乡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453000)

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后期,H.雷默特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很严格的自然科学学科,比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都难,因为我们必须处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参数,所以要做出预言是无限困难的。”[1]1这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渐溢出它的学科边界,开始对其他学科施以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简单地以碰撞或者进退的形式完成的,而是思维方式面向上的影响,即人们关注的并非是生态学本身,而是由生态学所升华和抽象了的生态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形态。目前,以生态学原理关照我国教育的发展,进而在未来的教育发展规划中注入生态的因子,正在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人们应该把多维、多参数的系统观,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观,看作是教育生态学最基本的观点”[2]。可以想象,在我国教育发展处于困境的时期,通过积极引入生态学视野,变革教育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无论对教育学研究本身,还是对现实中的教育实践,都应该有着令人期盼的巨大作用。

1866年,德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厄恩斯特·海克尔首次创造了生态学这一词汇,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再造词,其目的在于取消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研究壁垒,考察它们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与环绕在其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彼得·法布认为:“一切生物在大自然内部各有特别的住处,生物与住处之间由许多无形的线联系着。这些线就是在我们这个表面多皱褶而且变动不息的地球上找出的各种物理因素,它们也可以从共处的物种之间的关系——竞争,合作,以至无利害冲突、彼此中立的状态中找到。它们还包含了生物与自然环境所有方面——生物行走其上与赖以藏身的土壤、呼吸与飞翔其间的空气,所能忍受的雨量与光的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居住在高山上、沙漠里、海洋中的生物,尽管体型与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在遵循生态规律方面并没什么两样。”[3]在整个自然的系统之内,每一个生物个体、种群、群落都在无时无刻地与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着相互影响,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却又相互制约。但是由于生态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所以它的研究边界是非常清晰的,所以,我们不能在毫无区别的情况下使用这一概念,正如H.雷默特所说:“生态学这个词用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中其意义就很不相同(在植物学中仅仅限于实验性的、偏于生理学的野外研究,而在动物学中则包括纯粹的野外研究。在植物学中与历史生物地理学一起作为地植物学来研究)。”[1]2

那么,我们应该在怎样的语境下使用这一概念呢?由于生态学研究的是“关系”,强调的是彼此之间的动态关联而不是静态的影响,即每一个生物个体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影响,而不先天地存在着谁决定着谁的问题,这就赋予了生态研究者以整体的的思维品格;进而,既然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谁都没有超越生态的权利,那么人类在这个系统中并不是终极的价值目标,相反,相互尊重,共同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才是最高的价值论理。这样,生态学研究中的整体观与系统观便由及物的学科研究逐渐被抽象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层面,而这种由生态学而来的哲学也便具有了影响其他学科的力量。

从生态视域的角度观察,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有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这体现在思维观念上,即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在发展观念上缺乏整体性。自上世纪末期大学扩建以来,各地高校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如图书馆、教学楼等纷纷修缮、重建,但是在软件建设如学科建设的效果却不显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未能将现实的实践技能与之相结合,以至于让学生在就业时陷入就业难的境地;而就学生而言,他们也只是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不感兴趣,以至于失去了全面发展人格的契机。由于整体性的缺乏,我国教育在结构上也失去了相互之间呼应的功能。从教育的层级结构看,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层级的主干,但是以高职教育为中心的专科教育始终面临着生源的问题,以普通教育为核心的本科教育始终承受着就业的压力,而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则在越来越模糊自己的边界。而从学科类别的结构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以至于学生成为知识的强者思想的弱者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其他的,譬如高校的教学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相类似的生态问题。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担负着培养医学生的重任,但是,如前文所述他们也面临着发展中的困境,医学教育专业性比较强,在以上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不足之处。在学科的设计上,解剖、生理、病理、组织等学科一直是基础医学的核心学科,而基础医学则又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即所有的高等医学教育大都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的,缺少了它们,高等医学教育就好比缺少了大树的根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医学在其发生之初与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作为个体的人在医学领域中被当作纯粹的生物体看待,以至于形成了生物体意识,并进而让高等医学教育在学科的设置上具有了鲜明的生物性特征,却恰恰忽略了人的精神性这一特征。在学科的发展上,各学科沿着既有的逻辑和轨道向纵深发展,各学科之间交流太少,譬如内科学现在已经细分为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等,这固然是临床需要的结果,但却也表明医学教育正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狭窄化。在授课目标上,高等医学教育对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在提高,无论是授课还是考试,都是围绕着知识掌握与否开展的。

不可否认,高等医学教育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业务优良的医生,他们以其专业化的医学知识承担起了城乡居民的治疗疾病的重任,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与医疗相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譬如,当前各地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就很值得关注,因为它的频繁出现正好映衬出了医生知识结构中社会科学知识相对偏少的结构性,也进一步放大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忽视社会科学教育的负面效应。由此,在生态学的意义上重新思考当前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便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生态学的意义出现了诸多不遂人意的状况,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呢?如前文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的布局、学科设置等方面出现了生态失衡的现象,那么首先要克服的问题就是让失衡了的高等教育重新平衡起来,具体策略有三。一是考察社会对各层教育的需求,以及当前高等教育层级分布的现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层级结构比例,让不同层级的教育协调发展;二是调整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在我国的东、中、西部之间,在教育的发达省份、发展省份以及比较落后的省份之间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使我国各地的教育事业均衡有序的发展;三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重新认识各学科的内涵,疏理它们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对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在重估的同时,还要切实地将其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从而在统筹的前提下实现各学科的协调发展。其次要克服的问题就是让高校教育的各项管理生态化,具体措施有三。第一,每所高等学校均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历史底蕴,以此为基础,在避免盲目攀比的前提下,提出符合自己特色的发展规划。第二,在教学方面,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观念,重新调整学科布局,制定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教学计划。第三,在管理方面,从整体出发,重新分析学校的人力、物力等生态要素,让其配置生态化。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应遵循这些策略,由于医学教育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在这些策略之外,还应该有着比较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首先,理解生态教育的内涵。生态学最初起源于生物科学,现代医学最初也起源于生物科学,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相似的学科特征,其区别在于生态学强调的是生物及其环境的关联,而医学则强调的人的生物性特征。显然,由于人的社会性质、人与周边自然之间关系等内容逐渐被发现和重视,高等医学教育仅仅强调人的生物性特征的观念已经不再合适,这就需要在认识上重新理解人的现代内涵,并进而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树立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其次,转变医学教育的思维方式。一维性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由此,高等医学教育在课程的设置和布局中也延续着这一思维方式。生态学从研究“关系”的角度入手,其多维性的思维方式为高等医学教育提供了启发,即将个体的人放在一个多维的空间中加以研究,在不放弃一维性研究的同时,补充相应的多维度研究视野,从而实现教育教学中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三,实现素质教育的转换。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学生应该在生态学的场域中被重新认识,即学生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应该得到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在教师的眼中学生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客体,而是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的主体,为此,在学习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安排相关的非专业课程,而在教授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传授之外,还需辅之课外辅导、学术讨论等方式,从而让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综上所述,生态学正以其典型的整体性思维给其他学科提供者认识论的意义,高等医学教育因其先天关于人的生物性理解,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维性思维,而在当前的运行中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之中。生态学的思维观念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破解当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难题的有效武器,由此,对于高等教育部门来说,探索医学高等教育的生态化路径,制定详细而具体的可行性策略,无疑就变得重要而必然了。

[1]H.雷默特.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9.

[3]彼得·法布,时代-生活丛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