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中西案例对比研究

2015-03-29 03:06:19张孟豪龙如银
关键词:安钢能源管理钢铁企业

张孟豪,龙如银

(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一、引言

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75000万吨标准煤,相比1980年增长了4.77倍,能源的生产总量为340000万吨标准煤,供需出现负35000万吨标准煤的差距。国际能源署IEA(2012)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79.9亿吨,为世界第一。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研究结论,我国至少需要20至30年的时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现蓝天。由于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积极开展企业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钢铁行业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对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作为钢铁大国,我国粗钢产能接近世界产能的一半,但我国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8.2%;钢铁工业的总能耗逐年增加,已占到了全国工业系统总能耗的15%。种种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能耗过大的双重影响;节能减排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较大提升潜力。有鉴于此,在钢铁行业中提升能源管理工作十分有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能源管理的开展?开展前、开展初和开展后的企业能源管理的工作重点有哪些?中西在企业能源管理实践上又有哪些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按照王金红所提倡的案例研究规范和研究思路[1],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能源管理开展的因素、有效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能源管理对策措施这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总结,并以此进行研究设计,选取安阳钢铁公司和瑞典钢铁公司(SSAB)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进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

本文将企业能源管理划分为开展前、开展初和开展后三个部分,从企业能源管理的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与对策措施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回顾。

(一)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回顾

从理论视角来看,按照Ajzen于1991年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企业能源管理行为受其能源管理的意愿影响,即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意愿越强,企业越有可能推行能源管理的各项措施。而企业能源管理的意愿又受能源管理战略规划、节能降耗的经济效果和企业自身因素影响[2]。J.ricke的生态现代化理论也显示,构建知识沟通、完善企业领导到员工对企业能源和社会环境的知识认知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开展十分有益[3]。从文献研究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影响因素有许多详尽的研究,从影响因素的识别到影响原因至影响力强弱都有了不断的补充。Rudberg、Waldemarsson和Lidestam的研究显示,国家政策、政府法规和公司战略是影响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4]。许多企业能源管理进行得不好是由于缺乏长期的能源战略规划。Marshman、Chmelyk和Sidhu的研究指出,国家在对企业进行能源节约管理的鼓励力度不够,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管理缺少监督,同时在税收补助上不足[5]。Thollander和Ottoson的研究显示,许多企业因高额的能源成本而停产,能源成本占部分能源密集型企业中可达到15%到20%,因此实行能源管理的关键是能源成本[6]。

(二)体系构建研究的文献回顾

从理论视角而言,根据组织结构理论,良好的组织结构应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研究能源管理的组成结构、职能和运转对企业能源管理的绩效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指出,构建能源管理的体系结构对企业能源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及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9456-2012〕指出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持续改进模式,使能源管理融入组织的日常活动中。从文献视角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研究企业能源管理开展初期的体系构建和完善问题。Furnsinn、Gunther和Stummer探讨了在利用PDCA构建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中能流物质流分析的重要性,强调了过程创新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可能取得的成果[7]。Neto等人重点研究了使用多标准决策和多目标规划下能源管理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可行性。该研究显示,能源管理团队建设、数据信息分析及定量考核是能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8]。沈兵等则认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包含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和节能绩效五个方面[9]。

(三)对策措施研究的文献回顾

管理学针对企业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并提高绩效,因此,企业能源管理研究的重点还在于有意义的对策措施。鉴于对策措施的复杂与多样性,本文根据对策措施的类型,将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结构节能细化,将文献研究分成以下五个方面。

1.技术优化:主要以先进技术的引入为主,以提升整个生产工序的能源使用效率,其中先进技术既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10],也包括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11]。

2.组织架构:主要是建议企业设置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组建能源管理的领导团队;要求形成多级网络化、梯级化的组织构架;将责任划分具体到每个环节细化到每个人[12]。

3.制度政策:Norland和Lind在对美国一系列公司的能源管理情况的研究中指出,进行企业能源管理的关键是要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这一制度要有明确的划分责任、有良好的奖惩规定、鼓励竞争等[13]。

4.战略规划:主要是建议企业重视能源管理中的战略规划问题;要求企业长期规划和短期政策相结合;完善预测与调度管理等[4]。

5.结构优化:结构优化类对策属于结构节能的措施手段。Thollander等人提出了三种减少能源成本、促进能源管理的结构优化方法,其中包括调整生产产品结构、进行能源负荷管理和改变能源运营商[14]。

三、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中西企业的对比探讨中西企业能源管理实践中的异同,从而探寻促进企业能源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为了分析的清晰和对比的深入,本文将企业能源管理分成开展前、开展初和开展后三个阶段,并选取三个阶段中对企业能源管理效果起重要作用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在企业能源管理开展前,哪些因素影响能源管理?在开展初,如何有效地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在开展后,采取哪些对策措施可以促进企业能源管理的效果?这三个问题反映出了不同阶段中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构成了完整的促进企业能源管理的探究。为了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了跨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Yin认为案例研究是对“过程-事件”深入全面分析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优势在于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入性,适用于解释性和探索性地回答“怎么样”或“为什么”[15]。利用案例分析方法,有助于对中西企业能源管理研究的深入,有利于全面地分析如何促进企业能源管理这一重要议题,并且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被其他企业所借鉴。(2)案例研究通常分为单案例和跨案例(多案例)研究两种,相较单案例,跨案例既有单案例的纵向深入性,也更利于案例间的横向对比研究[1]。选取跨案例研究方法,更利于探究中西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差异。(3)案例研究方法可以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基础,还可以对实践研究提供有启发性的思路,有利于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分析[16]。

(二)样本选择

本研究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瑞典钢铁公司(SSAB)进行了案例对比分析。安钢是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在2014年于国金恒信通过企业能源管理认证,是河南省第一大钢铁公司,全国钢产量第12位,世界第33名。而瑞典钢铁公司(SSAB)是世界领先的高强度钢材生产商,主要在瑞典和美国建有生产工厂,并在中国设有加工和涂装多种钢材产品的生产线。该公司很早便开始了企业的环境管理和能源管理工作,是西方可持续发展型钢铁企业的典范。这两家钢铁企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同时也具有深入对比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案例研究的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独特研究价值的条件。

(三)数据收集

为了保证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文对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问卷调查结合访谈调研的方法获取信息。具体而言,首先,对安钢分管能源的副总经理就企业能源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进行初步谈话了解。其次,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能源管理开展前的影响因素、开展初的体系构建和开展后的对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发送给安钢能源环保处找专人进行了填写。再次,根据填写结果的重点,分别对直接进行能源管理工作的张科长和能源环保处的刘处长进行了深度的访谈。此外,还对安钢能源管理的规章制度、能源管理体系结构、能源管理相关措施的文件资料进行了阅读和整理。最后,为了保证案例的正确性,在文章撰写后请安钢能源环保处进行了反馈和修改。在对瑞典钢铁公司(SSAB)的能源管理的分析中,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获得一手资料。为了保证研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引用来源于瑞典钢铁公司(SSAB)自身的文件《SSAB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17]、《SSAB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17]中能源管理相关内容,并且选取 Grip and Andersson[18]、Waldemarsson、Lidestam 和 Karlsson[19]等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进行交叉验证(案例分析部分如未标注引用皆来自《SSAB可持续发展报告》)。

四、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中西案例对比

(一)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影响因素对比

1.影响安钢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安钢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工作主要受国家减税、补贴等政策的影响较深,主要目的是减少能源的使用成本。国家对企业能源管理的法规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初始能源管理工作的标准。同行业间相似或更高水平企业的能源管理行为是刺激企业完善能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企业能源管理相关项目融资环境较好,企业内部资金较充足。企业上至领导下到员工都认识到企业能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据深入访谈显示,企业领导和员工在对企业能源管理责任、义务、评价上的认知不同,有进一步加深规范学习的必要。对于企业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工作,安钢能源管理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类型、结构、规模和能源密集度等特点,国家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和能源价格是企业优先考虑内容。

2.影响瑞典钢铁公司(SSAB)开展能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瑞典钢铁公司(SSAB)的主要生产工厂在瑞典和美国,因此其受欧盟和美国有关能源管理标准的法规政策影响较深。同时,由于受欧盟的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其公司战略为“一个更强、更轻和更可持续发展的SSAB”,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更多地和环境管理相结合,将减少CO2的排放上升到和控制能源成本同等重要的程度。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受国家减税、补贴等政策影响较深,SSAB经常利用参与国家节能项目提高自身能源管理水平[19]。企业注重国际同行业间的竞争,是较早采用先进能源管理系统的企业。

3.中西案例影响因素的对比

总体来说,安钢和SSAB的能源管理工作开展程度受政策法规、行业环境和能源价格的影响最大。但是,对比来看,安钢能源管理的完善侧重于国家减税、补贴等政策影响,而SSAB能源管理受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影响巨大,从而形成了和环境管理相结合的独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能源价格对两个企业的影响力度也不同,因为SSAB的能源管理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减少CO2的排放。同时,安钢和SSAB都了解到企业特点、能源管理的认识程度和管理支持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程度有影响,但SSAB更注重根据自身特点来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以促进企业能源管理的完善。此外,相较于理论文献研究,实践调查发现理论文献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能源管理实践中确实存在,但是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同时企业可以自发调整内部因素或通过外部因素的压力调整内部因素以实现促进能源管理的效果。这一发现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后续理论文献研究可以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体系构建对比

1.安钢能源管理体系构建情况

安钢十分重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于2014年通过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其能源管理体系采用了PDCA方法,遵照了GB/T23331-2012国家能源管理的法规要求,并独特地采用了系统模块的体系结构。安钢围绕能源管理中心将企业能源管理分为企业评价考核子系统、团队责任子系统、信息采集监管子系统及能源中心子系统。对于评价考核子系统,安钢评价考核和激励惩罚制度挂钩,其结果对企业下一步的能源管理工作有借鉴意义。对于团队责任子系统,安钢对企业能源管理的责任有较完善的划分,可具体到个人;同时具有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十分细化,有独立的、多级的管理团队结构。对于信息采集监管子系统,安钢具有非常完备的计量仪器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统计、监管、预测、平衡、优化、诊断分析。对于能管中心子系统,安钢有单独的能源管理中心,用于物质流、能流、信息流的分析汇总,可以进行能源相关投资决策,制定战略规划。

2.瑞典钢铁公司(SSAB)能源管理体系构建情况

瑞典钢铁公司(SSAB)的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开展较早,其能源管理工作呈现出开放和灵活的特点[18]。近些年由于受到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严重影响,瑞典钢铁公司(SSAB)创新性地将能源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构建企业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以减少能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CO2的排放量。SSAB重视节能和减排因素的识别工作,并投以巨资进行改善。企业内有完善的能源管理责任划分制度,并力图具体到每个环节和情景。此外,SSAB非常注重能源的信息管理,企业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能流、物质流、信息流的管控一体化的设计。

3.中西案例体系构建的对比

总体来说,安钢和SSAB都十分重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对比来看,安钢创新性地将能源管理体系系统化,分成4大子系统,便于操作和管理,从而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效果。安钢在4个子系统的构建上都十分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并不是每个子系统都做到了最好。安钢自己评估最成功的子系统是其团队责任子系统和评价考核子系统,信息采集监管子系统及能源中心子系统有待更进一步完善。而SSAB的能源管理体系的开放和灵活,创新性的和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系统,拥有强力决策能力的能管中心子系统等值得安钢等中国钢铁企业学习。此外,对比理论文献研究,体系构建的有序性和规范性的问题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组织结构理论中的体系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在能源管理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

(三)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对策措施对比

1.安钢能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安钢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将企业能源管理作为每年的一项企业战略目标。一般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学习。有专门的企业能源管理团队和独立的企业能源管理部门,施行梯级化管理,在管理责任上划分到人。安钢曾通过减少煤的使用比例、调整产品的生产比例进行企业能源管理。企业曾为提高能源供应质量、减少能源使用成本及其他能源管理需要改变过企业能源供应商。企业进行了电负荷管理,有负荷管理系统,实施负荷监控、负荷管理、负荷分析等管理。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还进行了热电联产的生产模式以提高企业用能效率。企业每半年开展一次企业能源管理相关会议,每五年进行一次能源审计。企业每两到三年开展一次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开展能效对标工作。企业每年定期编写企业内部的能源管理报告等等。

2.瑞典钢铁公司(SSAB)能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瑞典钢铁公司(SSAB)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将企业能源管理与环境管理创新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全企业注重能源管理工作,并努力将节能减排内化为公司文化,通过公司理念筛选更具节能环保意识的员工,并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形成更加节能、环保的习惯。SSAB有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并可在能源管理的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布局未来,调整生产能源消耗较少且CO2排放较低的高强度钢。SSAB还将其节能、环保的公司生产理念扩展到产品的消费端。例如,采用SSAB的高强度钢形成的汽车可以变得更轻从而减少汽车能源的使用量和CO2的排放。SSAB时常更换供应商,为追求高质量和低排放的能源供应,全企业还积极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再利用率,例如积极采用热电联产,将废金属、炉渣、矿渣为原材料更高效地循环利用。此外,SSAB还积极参加技术创新的交流活动(如瑞典钢铁奖活动)和改善能效的企业或国家间的协作项目(合同能源项目,CCS项目,ULCOS合作项目)。

3.中西案例对策措施的对比

总体来说,安钢和SSAB在企业能源管理中都做了很多相似的工作:两者都十分注重通过调整产品的生产比例、减少煤的利用和改变企业能源供应商来提升能源管理效果,都注重通过更新技术以提高回收利用二级能源和余热余能资源,都采用先进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进行实时化的管理,等等。对比来看,安钢更注重于管理制度和网络的建设,通过组织学习和大小会议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而SSAB却将能源管理内化为一种企业文化,从调整生产产品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排成果,利用众多国家、企业间的合作项目提升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管理水平。同时,在实践中,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主要以技术手段为主、管理手段为辅、结构手段作为补充,这有别于文献和理论研究中管理类手段研究的侧重。相较于理论和文献研究,案例实践显示了对策措施的优先顺序: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结构调整,同时也展示了管理手段和结构调整的创新潜力(SSAB内化文化、扩展结构调整、善用合作等),对后续理论研究的扩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五、中西对比下的企业能源管理新思考

企业能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处于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从中西钢铁企业能源管理实践的对比来看,中外钢铁企业在能源管理的认知和措施方法上有所不同。根据中西案例对比研究的结果,本文从影响因素、体系结构和对策措施三个角度提出一些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一)在能源管理开展之前,企业要认清并掌握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注重通过自发调整内部因素或借助外部因素的压力调整内部因素以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绩效

中西的实践对比研究显示,外部因素(政策法规、行业环境和能源价格)对钢铁企业是否积极开展能源管理影响最大。但这三个因素不属于企业可以调控的,需要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应善加利用这些因素来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这对于政府政策制定的启发在于可以利用不断完善能源管理政策、行业规定和对能源价格的控制以促进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而对于企业来说,应注重通过自发调整内部因素或借助外部因素的压力调整内部因素以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绩效。从中西企业能源管理实践对比中可见,瑞典钢铁公司(SSAB)根据公司特点发展生产高强度钢、将节能意识发展为企业文化、借助欧盟碳排放交易政策将能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相结合等都是对内部因素调整的成功实例。因此,我国企业在能源管理工作中应由被动改变型向主动调整型转变,认清并掌握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学会通过调整和改变内部影响因素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绩效。

(二)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应当作为系统工程有序且规范地构建,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有选择地强化各子系统,同时注重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中西实践对比中,安钢和SSAB均采用PDCA方法在相关法律法规下有序且规范地构建了能源管理体系。其中,安钢创新地将能源管理体系系统化,分成4大子系统,在方便管理实践的同时,使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子系统的强化成为可能。安钢在资金预算不多时,重点构建了团队责任和评价考核两个子系统,SSAB在资本充足时将能源中心的构建作为主要工作都是通过强化子系统提升能源管理效果的例子。此外,SSAB创新性地将能源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体现了体系开放性的优势,值得国内钢铁企业学习。

(三)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完善是一个渐进过程,应优先注重技术节能手段提高二级能源和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利用,然后深入挖掘管理节能手段和结构节能的创新潜力,同时借鉴国外好的措施,充分发挥出能源管理的计划、指挥、调节、控制等作用

安钢的能源管理实践显示,以技术节能为主、以管理节能为辅、以结构节能为补充的顺序安排能源管理措施是综合全面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绩效的最佳途径。SSAB的例子则显示,当达到技术节能措施实施较为全面的程度时,深入挖掘管理节能手段和结构节能的创新潜力是未来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绩效的重点。此外,SSAB将能源管理内化为一种企业文化,调整生产产品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排成果,利用众多国家、企业间的合作项目提升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管理水平等诸多措施也值得中国钢铁企业学习和思考。

六、结语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进行了中西案例对比,意在通过探讨能源管理开展前的影响因素、开展初的体系构建和开展后的对策措施寻求促进提升钢铁企业管理绩效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如下的局限,需要后续的深入完善:第一,由于条件所限,未能全面广泛地收集瑞典钢铁公司(SSAB)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的信度和有效性;第二,案例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发现应选取更多钢铁企业来检验结论并对结论的普遍适用性进行扩展。

[1]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3).

[2]Ajzeni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

[3]J.Nicke M.Ecological modernisation:new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

[4]Rrdberg M,Waldemarsson M,Lidestam H.Strategic perspectives on energy management:A case study in the process industry[J].Applied Energy,2013.

[5]Marshman D J,Chmelyk T,Sidhu M S,Gopaluni R B,Dumont,G.A.Energy optimization in a pulp and paper mill cogeneration facility[J].Applied Energy,2010:87.

[6]Thollander P,Ottosson M.Energ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Swedish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18.

[7]Furnsinn S,Gunther M,Stummer C.Adopting energy flow charts for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cess innovations[J].Technovation,2007,27.

[8]Neto Jqf,Walther G,Bloemhof J,Van Nunen Jaee,Spengler T.A methodologyfor assessing eco-efficiency in logistics networks[J].Eur J Operat Res,2009.

[9]沈兵,冯为民,吴毅平,欧阳树生,黄自强,艾丽君,李海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及其标准化[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12).

[10]WAGNER M.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strategic aspects with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European firm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9.

[11]宋小磊,陈贵军,赵书平.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节能,2011,30(9).

[12]Ates S A,Durakbasa N M.Evaluation of corporate energy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in Turkey[J].Energy,2012,45.

[13]Norland D.L,Lind L.Barriers to energy efficiency in small industry clusters:multi-criteria-based prioritization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Energy,2006.

[14]Thollander P,Karlsson M,S Derstr M M,Creutz D.Reducing industrial energy costs through energy-efficiency measures in a liberalized European electricity market:case study of a Swedish iron foundry[J].Appl.Energy,2005.

[15]Robert K.Yin.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6.

[16]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9.

[17]SSAB.可持续发展报告[R].2012.http://www.ssab.com/zh-CN/Sustainability/

[18]Grip C E,Andersson G.Management of energy challenges at SSAB Tunnplåt AB,the largest steel producer of strip products in Scandinavia[J].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Green Energy Conference,2005.

[19]Waldemarsson M,Lidestam H,Karlsson M.Energy issues in supply chain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in the steel industry:A case study at SSAB[J].18th International Working Seminar on Production Economics,Innsbruck,Austria,2014.

猜你喜欢
安钢能源管理钢铁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山东冶金(2022年3期)2022-07-19 03:26:34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安钢强力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创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挑战
经济师(2017年9期)2017-10-30 17:51:16
新常态下的安钢人力资源改革探讨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上海金属(2014年5期)2014-12-20 07:58:51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
天津冶金(2014年4期)2014-02-28 16:52:28
合同能源管理在重庆配网节能中的实践应用
机电信息(2014年27期)2014-02-27 15:54:09
安钢第一炼轧厂100吨转炉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
河南科技(2014年12期)2014-02-27 14: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