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溢出、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

2015-03-29 03:06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卫 颖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7)



技术溢出、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

卫 颖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7)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同样存在于一国范围内的区域产业转移中,而且受市场开放程度的影响,后者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技术溢出效应带来产业转入地区技术能力的提升,进而通过替代效应、互补效应、相对成本效应、技术差异效应等路径作用于一国的结构变化,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我国区域产业转移而言,技术溢出更重要的在于,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本追逐劳动力的要素指向,促使各生产要素实现区域间的重新配置,推动各区域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重新分工,最终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发展。但是,技术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存在多重限制,包括资本存量不足、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趋同等等,需要我们从资本积累、技术选择、技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其中,建立国内产业价值链是促进技术溢出效应内化和长期持续的重要途径。

技术溢出;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

一、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性

日益发达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纷纷打破空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转换与流动。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一国经济结构变动受国内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深受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全球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针对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变动,诸多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刘易斯较早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假设,转移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则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弗农进一步从产品的角度考察了国际产业转移,他认为产品从创始阶段、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的周期性变化是产品生产甚至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动因。赤松要的雁行发展模式则高度概括了由发达国家向后发国家进行国际梯度转移的过程。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则为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战略选择指明了方向,在他看来,发达国家应将边际产业即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出去,转而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小岛清进一步对边际产业作了解释,他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早进入边际行列,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外转移,同时有利于发达国家和产业转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上述理论侧重分析投资国即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行为选择不同,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把研究对象转向了发展中国家,着重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该理论强调进口替代战略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同样承认对外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性,正是基于此,比较优势理论倡导国家通过对外贸易来大力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或部门,淘汰劣势产业或部门,以实现一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战略贸易政策理论也从保护性贸易政策的角度,探讨了一国如何通过进行国际贸易来帮助其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与上述理论观点相一致,包括Caves(1974)、Das(1987)、Gabor&Hunya(2002)、Eva(2005)、裴长洪(2006)、吕政(2006)、陈继勇、盛杨怿(2009)、尚涛、郑良海(2013)等在内的国内外诸多学者,其实证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一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1-8]。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关系中,尤其强调技术转移的关键作用,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国际产业转移正是因为技术溢出的正效应才对承接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正向的积极作用。更有学者指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源于两者之间显著的技术差异,其本质是技术的转移,而这种技术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的正效应。

在新古典经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被认为是除资本、劳动要素投入之外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新经济增长理论更是把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并进一步对技术进步的来源作出了解释,包括人力资本投资、资本投入、分工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上述因素,还进一步取决于从国际产业链的其他国家或区域获取技术溢出的程度。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技术发展水平在国际贸易双方国家之间呈不对称分布,尤其是技术先进国家和技术相对落后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活动,其产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承载了不同水平技术的转移,它对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就从对外贸易的视角探讨了技术的溢出效应。在他看来,承载着新技术的新产品由出口国向进口国的对外贸易过程,同时也是技术在贸易国之间的转移过程。费恩德来进一步指出,对外开放程度与技术溢出效应的强弱显著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在国际贸易中所获取的技术溢出就越多。以赫尔普曼、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认为,技术落后地区通过对外贸易,以模仿的方式从技术发达地区获得技术转移,而且这种技术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甚至可能超越技术发达地区的创新速度,从而缩小地区间的技术差异和发展差距。罗默和卢卡斯、格罗斯曼的研究也认为,除了自主创新之外,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提高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通过促进技术落后国家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世界银行通过调查近5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活动,指出对外开放明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且,对外开放程度与技术溢出效应的强弱成正比。Melitz(2003)、陶锋、李诗田(2008)、刘和东(2012)等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均证明了以上观点[9-11]。

要素禀赋和技术体系是决定一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其中,技术进步通过影响要素禀赋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与演变。以FDI、跨国公司投资、代工生产等多种形式存在的国际产业转移或多或少地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长期以来决定我国贸易地位的却不是技术水平,而是建立在要素禀赋优势基础上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正因如此,我国才成了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对象。然而,伴随着国内劳动者工资的不断上涨,与东南亚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外加上能源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等,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增大。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既是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打击,同时也是一国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为此,我国提出了通过一国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战略设计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移。

和国际产业转移一样,我国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它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溢出效应

迄今为止,全球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日本等相对落后国家的产业转移;第二次是日本、德国等国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亚洲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转移;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亚洲“四小龙”承接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并进一步将其原本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东盟国家包括中国转移。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逐步显现,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决定性条件。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发达国家纷纷将更多的加工环节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它促进了中国经济短期内的快速崛起,使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工资的不断上涨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原本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量集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加工工业)纷纷开始被外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

纵观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产业外移是转出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而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转出国得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它通过深化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在为产业转入国等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条件的同时,也通过技术溢出机制为其提供了产业升级发展的机遇。Hobday在研究亚洲“四小龙”承接产业转移的分析中就曾指出,国际代工生产是这些国家的企业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12]。Jao和Radosevic的研究也发现,虽然代工合作过程中知识或技术并不是明确的交易标的,但通过长期合作关系中隐藏着的知识溢出,代工生产企业往往也能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13]。具体而言,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本强化效应。此效应在以FDI形式存在的国际产业转移中尤为明显。FDI的存在意味着企业的劳动力要素来自东道国,但是企业的管理规则、所需技术等均来自投资国,因此,为了使雇员能够满足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投资国企业必须按照自己的标准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必要的技能,同时将公司的管理规范和企业文化传达给每一位雇员。而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经验的累积一经产生便内化于劳动力要素,不可剥夺。因此,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素质不可避免地得到提升,伴随着劳动力要素在不同部门和地区间的流动,技术溢出效应得以不断产生并扩散。

第二,示范效应。伴随着国外先进产业的不断移入,包括技术、承载相应技术的产品、生产产品所需的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等均开始在转入国扩散和渗透,而这些先进要素的循环积累在转入国内部企业之间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它有利于转入国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改组,从而推动转入国产业结构水平的逐步提高。

第三,“干中学”效应。如果发达国家针对后发国家的产业转移采取的是代工生产的方式,那么伴随着产业转移流入转入国的主要是以先进生产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而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为转入国企业和人员的技术吸收和技术模仿提供了条件,从微观领域推动转入国的技术进步。进一步,转入国企业通过加工产品的出口,可以详细地掌握产品的国际需求信息,从而不断地对产品质量、规格等参数进行改进,逐步增强加工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技术水平。

第四,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在以外商投资为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中较为明显。前向关联效应来自外资企业对于产品配件和原料的需求,在产品质量的约束下,这种需求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技术要求,从而促进为其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后向关联效应来自外资企业在转入国内的最终产品生产体系。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体系中,外资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设备,有利于提高转入国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水平。同时,外资企业针对转入国的市场营销活动和售后服务,可以带动转入国企业在营销手段、经营理念、服务体系等方面水平的提升。

综上,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地提高了产业转入国的技术水平,而技术能力的提升是推动转入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重要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转入国的技术吸收转化能力也是影响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转入国不具备吸纳先进技术的基础条件,那么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便会受到削弱。另外,国际产业转移能否促进转入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转出国与转入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如果一国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的初始技术水平差距越大,则转入国企业可模仿的先进技术选择集也越大,其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越强[14]。然而,这一差距并不是越大越好,Cohen&Levinthal就指出技术差距有一个门槛值。当转入国技术吸收能力低于门槛值时,其技术吸收能力不足,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不会促进转入国生产技术的改进,甚至还会造成转入国劳动生产率的下降[15]。

三、技术溢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已被理论所证实。如罗斯托的发展理论就把新技术在主导部门的采用作为经济成长的源头,资本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他产品需求的增加等等都来自新技术的运用。而伴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和扩散,其他部门的生产效率也逐步提高,并导致新主导部门的出现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在技术进步的进程中得以升级与优化。同理,技术溢出带来的产业转入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成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具体而言,技术溢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影响产业结构。

第一,技术溢出的替代效应。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有利于提高转入地的技术水平,改善其生产方法,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而且由于资本大量地以机器设备的形式存在,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转入地区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增加,势必减少转入地区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形成资本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伴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转入地区便可以转而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将引发劳动力向其他技术能力相对较弱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要素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转换流动,带来了不同部门的收缩和扩张,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

第二,技术溢出的互补效应。转入地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刺激了新的市场需求,开辟了新的生产服务领域和行业。而新行业的发展一般将引起生产要素向该产业流入,促进该部门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引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技术水平的提升扩大了市场规模,从而增加了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弥补了技术溢出替代效应造成的就业效应的削弱,从而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当然,如果互补效应带来的就业的增加量少于替代效应带来的就业的减少量,那么,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作用便会由于失业的存在而被弱化。

第三,相对成本效应。相对成本随着技术水平、规模经济、资源比较优势、劳动力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技术溢出带来的部分产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会提高这些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增加其收益率,促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该产业流动,最终带来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动会改变该产业所需生产要素的价格,各产品间要素的相对成本也就因此而变化,并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第四,技术差异效应。产业间的技术差异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各产业间技术水平不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和产出关系就会不同,各投入和产出部门间及其内部关系的比例关系也就不同。通过技术溢出,能够改变产业间的相对技术差异,提高原本技术水平较低行业的技术能力,提高该行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收益,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并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从供给的角度影响社会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第五,技术溢出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不只体现在产业转入地区,同时也有利于产业转出地区的结构优化。承接地企业从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中获得的越多,则转移企业对于改进生产的激励也就越大。因为,承接地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转移企业面临的竞争就越激烈,其利润空间就将变得更加有限。因此,转移企业总是希望与承接地企业之间保持足够的技术差距,以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技术溢出效应同时增加了转移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需求,而技术改进必然促进转出地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大力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的高级化,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

四、中国区域间的技术溢出与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是推动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重要途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市场相对更加开放的一国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同样存在。而且受市场开放程度的影响,其效应要明显强于国际产业转移。因此,要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必须充分发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

除了前文所论述的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之外,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即改变生产要素指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区域开放性政策的实施,大量劳动力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背离了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区域间的比较优势,这一发展模式的长期积累最终形成并强化了劳动力追逐资本的要素指向。而这一指向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近年来,伴随着“民工荒”和“返乡潮”等现象的出现,这一指向有所改变,并且在要素结构上给我国产业的升级发展施加了较大的压力,而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转变。从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技术溢出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均具有较强的就业效应,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技术溢出的互补效应更强,其就业效应显著为正,从而能够吸引大量转出劳动力的回流。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导致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部分是大量劳动力回流倒逼推动的结果。劳动力要素在区域间的重新配置,同时也带动了资本要素空间布局的变化。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指向明显地表现为资本追逐劳动力,这也是产业转移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劳动力的回流使得我国的要素流向符合或者说部分符合国际规律,资本要素开始追逐劳动力的流向,这有利于弥补中西部地区自身资金的不足。

另外,在考察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时,我们应该同时考虑到转移产业的种类。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由东向西的转移产业划分为两类:东部沿海地区原本的国际代工企业的转移与自有制造业的转移。如果只是国际代工企业的转移,其技术溢出效应会受到限制。虽然中西部后发区域能够通过代工生产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力,从而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但是,为了防止技术流失,保持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企业所处的整条价值链的核心企业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来抑制转入地区代工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使得代工生产企业的技术能力长期被固化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如果是自由制造业的转移,那么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最终将有利于国内生产价值链的形成,形成新的国内区域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

总之,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它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同时,产业转移后所带来的新技术和企业本身的自主创新,提高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总体经济规模,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然而,在我国的区域分工体系内,还存在着诸多抑制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要充分发挥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重视。

第一,产业基础条件的差异。区域的资源以及动员这些资源的经济能力,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活力,同时也决定了科技进步渗入到该地区以及科技进步推动地区经济活动的速度。长期以来,由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均呈现向东集聚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其与发达地区的产业联系一直被割裂,最终导致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内向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很难在欠发达地区内部自主形成,这种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在欠发达地区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其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也相应受到严重的制约。

第二,资本存量差异。技术进步本身也需要资本积累及一定规模的投资的支撑。长期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在技术水平上保持领先,关键在于其充足的资本存量。包括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外商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在内的资本要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间的资本存量差异较大。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贷款总额在长时期内占到全国贷款总额的50%以上;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增长速度,东部地区在证券一级市场的直接融资明显地要多于中西部地区;尽管中西部地区的FDI绝对规模不断上升,然而从相对规模来看,东部地区的FDI几乎占到全国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中西部地区的总和尚不足三分之一,其中西部地区最低,不足10%。

第三,高度相似的区域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多个地区脱离区域的自身条件与比较优势,纷纷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在相似的产业结构框架下,各个地区形成了针对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的竞争关系,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不可避免,区域市场的分割也“理所应当”。而市场分割限制了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流动,这既延缓了技术进步,降低了区域生产能力,同时也弱化了区域分工发展的效率,阻止了生产要素的区域优化配置。

五、促进技术溢出效应有效发挥的路径选择

综上,要有效地促进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有选择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存在着明显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替代效应,即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作用,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在市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会缩减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互补效应,即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要素的吸收作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刺激了新的市场需求,扩大了市场规模,从而增加了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其发展重点在于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因此,其在选择转移产业时,应选择适宜渐进式技术进步的行业或项目,抑制技术进步的替代效应。而发达地区应选择发展适宜跳跃式技术进步的行业或项目,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

第二,有序的产业承接。由于转移项目和产业的有限性,承接地政府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更大的项目,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大量倾向性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产业的转入。但是,在这种竞争模式下,产业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要想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推动技术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竞争观念,避免发展“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而应将产业发展与本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差异化竞争,从而促进区域分工的合理化,提高区域分工的效率。同时,地方政府应致力于消除地方市场的分割性,争取在统一的利益链条下构建相互流动的要素市场,积极提高本地区的技术学习能力,促进技术、知识等先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孵化,增强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

第三,欠发达地区应建立起有效的储蓄及资本积累机制。欠发达地区要充分享有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必须保证资本存量的充足,它不仅是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本更多地流向利润高、风险小、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资本积累能力较弱,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强化创新和技术进步机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资本形成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储蓄及资本积累机制,为技术进步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

第四,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学习效率。技术溢出效应的强弱受产业转入地技术学习能力高低的制约,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向变动关系。因此,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中西部地区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并保证技术溢出效应发挥渠道的畅通,包括改革技术体制和制度环境、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教育投资、强化职业培训等。

第五,构建国内产业价值链。通过构建国内的产业价值链,可以把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引回到充分依靠地区比较优势的道路上来,从而改善我国区域分工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在国内产业价值链中,中西部地区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而东部发达地区在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转出之后,应集中力量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等活动,促使区域生产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顶端迈进。而通过构建国内产业价值链,可以加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形成我国国内的产品内或行业内的分工体系,最终提升产业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范围的内化与长期持续。

[1]Caves R.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J].Economics,1974,41(162).

[2]Das S. Externaliti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7(22).

[3]Gabor Hunya. Restructuring through FDI in Romanian Manufacturing[J].Economic Systems ,2002(26).

[4]Eva K. Sectoral linkag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irms to the Czech Economy[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6 (2).

[5]裴长洪.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1).

[6]吕政.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陈继勇.盛杨怿. 外资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角度[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8]尚涛,郑良海.国际代工生产中的技术转移、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升级研究[J]. 经济学家,2013(7).

[9]Melitz, M.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on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2003(71).

[10]陶锋,李诗田.全球价值链代工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 [J].管理世界,2008(1).

[11]刘和东.国际贸易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与门槛效应的分析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2).

[12]Hobday M.Innovation in East Asia: the challenge to Japan [M].Edward Elgar,1995.

[13]杨春.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4]唐辉亮. 基于技术创新吸收能力的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对比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3(3).

[15] Cohen,W.M.and Levinthal,D.A. 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

2014-09-12

10.16366/j.cnki.1000-2359.2015.04.012

F269.22

A

1000-2359(2015)04-00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