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彤 高瑞霞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石家庄)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环境则是对会计活动这一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它包括会计外部环境和会计内部环境。
(一)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人类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影响周围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人文环境。它对于会计人员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一个人的诚信意识、开放意识等传统观念是由其从小到大所处环境、所受教育等决定的,同理,会计环境对于会计人员从业道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一个公民道德意识败坏、自私自利的环境下是不会诞生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的。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经济环境。会计产生于经济活动,同时服务于经济活动。经济环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经济越发达对会计的要求越高。在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因素中,经济环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等。
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例如我们国家采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市场调节影响经济发展;二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如我国的私有制上市公司中的会计有可能会为了募集更多的股票,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在会计数据中作假,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也会有企业为了偷税漏税,私自减少利润数据,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中,可能会有总经理为了个人职位更快的提升,责令会计在财务报表中造假,虚增利润,制造出业绩剧增的假象。而在政府事业单位中,会计可能就不会因为受到这样的环境威胁而做假账,从而减少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可能。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活动,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
2、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需要依赖税收、财政、融资等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也受其制约。经济政策调节着企业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调节着企业的会计活动,最终作用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上市公司的出现,使会计目标由过去的主要向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转变为主要向股东和潜在的投资人提供信息。企业可能会为了上市让财务人员进行上市前的会计包装,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会计人员的弄虚作假的风气,败坏了会计职业道德。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制度环境。现代社会日益发展为一个法制社会。法制对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计职业道德也不例外。会计人员置身于经济活动之中,难免受到某方面利益的诱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会计人员,往往会寻求一些法律制度上的漏洞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而一个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无疑对于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如果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就会为会计职业道德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可以说,制度环境为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一)道德修养和职业态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活动时就会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在面对压力环境甚至威逼利诱时才会更加坚定地坚持原则。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正如医生在看病过程中是否选择最便宜、便捷、有效的治病方法,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盲目增加患者检查项目,增加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一样,会计的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会计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一个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对于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专业能力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制约因素。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人员要从事会计活动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缺乏了必要的专业能力就丧失了对于会计活动正确与否的基本判断能力。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正是体现在对于会计活动的基本价值判断上,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会计职业道德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一)净化会计环境。净化会计环境的首要以及核心工作应该是改善社会风气。从宏观层面来说,社会风气的改善需要借助国家力量,利用政府的号召力与公信力来树立全民道德意识,并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以期建设一个和谐的积极社会。而从微观、具体的层面来看,则需要国家或企业的相关财政部门做好其所在机构、单位的环境建设,完善会计工作中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加大法制意识和道德约束的宣传力度,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工作培训,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自身建设,使其能够在会计工作中尽可能少受会计环境的影响,预防会计违法或犯罪等行为。
(二)加强会计人员工作独立性。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中没有针对会计独立性的明确规定,致使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压力难以客观公正地独立开展会计工作。因此,有必要在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独立性作出明确的规定,使会计独立性既得到制度上的规范,又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权益以及会计人员维权的途径,给具体会计工作人员营造一种能言、敢言、言真的环境,让他们摆脱会计主体的实际控制,从会计主体中独立出来。对企业负责人迫使会计人员造假或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事件,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赔偿会计人员经济和精神损失,从而使会计人员在保持独立性方面能够有法可依。
(三)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建议结合会计证年度检查,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可以借鉴交通驾驶执照一年最多扣去12分的量化积分的方法,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措施(它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有严格的社会监督机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或造假舞弊等不良行为能够被发现,并及时施以奖惩)。会计职业道德奖惩还应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激发会计人员的羞耻心和道德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在会计工作的监管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控制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度,加强会计环境的净化力度,在减少外部行为环境对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影响的同时,做好会计内部环境的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准则,并辅以奖惩机制,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法可依与执法必严,以期全面提高会计行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1]李玲.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商业经济,2012.1.
[2]邓丽.试论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未来.法制与社会,2010.9.
[3]陈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经济与管理,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