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2015-03-29 01:46蔡国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负债资金财务

□文/蔡国船

(中铁二十局 江苏·苏州)

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各种风险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施工生产过程的始终及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本文从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一)没有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机制引致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企业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如:施工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本企业与集团之间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工作衔接不到位、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财务状况混乱,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过度负债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负债的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因为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自身必要的商业信誉,必须在债务到期之前履行支付义务,但当企业支付不足或支付困难时,由此产生的债权人对企业的超常压力及影响,就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支付风险。如韩国大宇集团的解散就是财务杠杆消极作用影响的真实体现。大宇集团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益,不仅难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无法解脱的财务困境;目前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多都在70%以上,一些自有资金不足,盈利状况不佳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95%以上。

(三)不重视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反映企业机体的生存活力和发展动力,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资金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满足企业施工生产的需要,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也就不言而喻了。统计资料表明,将近4/5的倒闭企业是获利企业,它们的倒闭并不是由于亏损,而是由于缺乏现金。

(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不到位。责任成本虽然在施工企业已经实施多年,但在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全面成本控制工作还很不到位;许多工程项目未能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实施和控制,对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人工、机械费等未能根据责任指标,采取不同措施认真加以控制;对项目部间接费的核算和控制随意性大,未能按照施工预算及工期要求,制定出费用开支计划,且对每一个费用项目逐一核定指标,即使核定了具体的责任指标,在某些工程项目也是形同虚设。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都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无论哪个环节控制不当,都有酿起财务风险的可能。

二、如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一)企业管理人员应树立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立足于企业实际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分析,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通过积极主动的控制决策失误、经营风险等来减少财务风险,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等,以此来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合理承接工程任务,规避经营风险。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考虑风险成本,正确理解招标文件,把握业主的意图和要求,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建立起投标风险评估机制,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最后再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另外,要坚持项目投标过程中的“三不揽”原则,即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能揽,大量垫资的工程不能揽,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能揽。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筛选方案,树立投入产出观念,重视价格风险的控制,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成本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经济实力是抵御财务风险的根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考虑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目标责任成本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要拟定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其次,要根据所选定的施工方案,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重点费用项目的监控;及时开展调概索赔工作,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再次,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以节省材料、节约时间,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打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建筑精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制,对失职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规范经营行为。

(四)强化资金的管控作用。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加强资金运行监控力度,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一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和施工生产的需要,编制统一的资金预算,确保编制预算既能保证机关管理层正常经营,又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二是与工程项目签订上交目标责任制,明确奖罚措施,确保资金在企业内部良性运作,减少筹资风险;三是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五)企业要力求负债结构合理、负债规模适度。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量力而行;并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随时衡量自身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企业的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等。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根据资金实际及长短期债务的支付期限合理安排,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防止还款期及债务支付过分集中,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从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较为理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

(六)做好工程项目的涉税管理工作。由于建筑安装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实际的业务操作往往很难与税收政策融合,因而极易出现操作上的疑难和纳税上的风险;再加上工程项目多、异地施工、工程转包、分包复杂的特点,使得项目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外地施工的工程进度和完工情况难以掌握。因此,必须加强涉税管理,从主观上重视涉税工作,减少因涉税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具体措施有:设专人报税,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规避由于申报不及时和应纳税额确认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完善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力度,规范成本核算;对于异地施工和联营分包的项目,必须派驻财务人员或财务主管,对其成本核算、原始票据的合法性、应纳税额的确定和纳税申报的时限进行监督和审核,特别是对于分包工程要依法足额地代扣代缴。

总之,企业有经营活动就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应在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准确捕捉财务风险的信号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的作用及影响,掌握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预期目的。

猜你喜欢
负债资金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你的负债重吗?
水利财务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加强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