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消极影响

2015-03-29 01:46□文/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商品经济商人现代化

□文/李 彬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河北·唐山)

重农抑商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从根本上说,其所包含的基本观念和思想,是适合以君主统治为其特征的封建社会的,是建立在“民本君主”基础之上的。重农抑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对于民众、民生的深度关切,能够将人民生活的基本问题列入政治生活的核心指向。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为其后的民本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的思想家、政治家对国计民生的进一步关切提供前提。

重农抑商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思想延续了两千余年。虽然重农抑商思想在封建社会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从整体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思想及以后的相关政策是重农抑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这种思想政策的推行,是迟滞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化人治传统、使得法治文化基因先天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重农抑商的结果导致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滞后

商品经济是推动一个社会走向现代化、培育法治基因的基础性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事实证明,商品经济是比封建的自然经济先进的一种经济模式。先进的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会瓦解自然经济,进而瓦解以自然经济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瓦解必然导致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的瓦解,而代替君主专制体制的则是以商品经济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法制社会。换句话说,如果商品经济没有出现或发展,就不会更替封建社会,就不会出现现代化的社会体制。重农抑商政策的一贯实施其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不能从经济上提供一个契机,使小农经济走向资本主义经济。传统的贱商意识使得民众安于现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从事商业,这阻碍了中国商人阶层素质的提高,使得他们不能跳出自身活动的限制,去认识商业活动对推动社会经济的伟大意义,从而发育出具有远见卓识的现代意义的商人阶层。商人的心理意识不仅影响了商业资本的投资流向,从而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败坏了吏治,抑制了社会财富的增加。

二、重农抑商思想阻碍现代社会的形成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化的过程。而正是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商人手中的资金不是继续投向现代化经济的形成上,而是投向了购买土地和政治经营。由于重农抑商思想的盛行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对商人都有所歧视,所以商人要想改变自己不被歧视的境况,就只有向官僚、地主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到别人的欺压和侮辱。社会的歧视性政策使得商人不得不把中心放在别的方面,继续扩大商业活动就成为不可能的事。

重农抑商政策的施行,割裂了商人资本和失去土地的农民之间的联系,也使他们之间的结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样农民还是农民,商人还是商人,农民无法转换成工业化进程中所需要的近代意义上的工人,而商人尤其是手中有大量资本的地主更无法转换成近代意义上的资本家。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尽管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远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在中国农村依然是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在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步伐依然是那么缓慢。农村是封建王国的乐园,农民很少和市场发生联系,更不敢奢望乡村都市化了。而乡村的不发达,恰恰制约了国家现代化的步伐,也使得国家现代化所依赖的条件无法得到实现。

三、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长时间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

“重本抑末”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且超过了经济领域,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影响面很广,影响程度很深,影响时间很长远。

重农抑商思想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壤中产生的,小生产者生活在狭小的、封闭的天地里,极端保守,不习惯于任何变动。封建地主更是顽固保守,同那些充满进取心的、为最大利润而甘冒风险的资产阶级创业人不一样,地主阶级深受传统势力的控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关系的不发达状态中,传统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小农经济好象装入酒精瓶中的不再发育的胎儿。这种思想影响之深,流毒之广,甚至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之难不能说与其无关。

在如今商品经济为主导的世界,重农抑商早已经成了过去,但是这种封建社会的政策,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仍旧主要依靠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残余的“重农抑商”思想的作用。农民种地耕收是其天职,但在农闲之时,也应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打破向土地要钱的落后思想。

抑商政策的严重后果不仅是从根本上限制了工商业,更重要的是,使农民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农本”观念和“轻商”观念,这种思想影响之深,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农村的现代化改革进程。当中国在进行现代化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阻碍作用,只有清理这种旧的思想,中国现代化事业才能早日实现。

四、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使民主的价值规范缺乏历史积淀

重农抑商政治文化的内核,是专制主义的政治传统,而现代政治不同于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之点,就是民主的价值规范。孙中山就曾指责在这样的制度下“国自为国,民自为民”,无疑是说封建国家不是人民的国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民主权的规范,历代思想家中倡言民为国本者,根本没有人论及人民的政治权利。而专制政治与民主政治的根本差别,也就在于人民的权利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是否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在中国封建时代,人民没有政治权利,这不仅表现在民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专制国家及其统治者又人为地把民众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剥夺了一部分民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重农抑商”的“贱商”政策就是歧视和限制商人权利。秦汉时代有七科谪,魏晋时期有兵户,元代有站户,到了清代,又有所谓蛋户、惰户、丐户等等,专制主义政治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带有非自由身份的民户种类愈加繁多,民众对于专制国家、官僚贵族的依附愈来愈强。很值得深思的是,在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中国封建社会,很少有人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

平等、人权、自由,是与专制政治不能相容的价值规范,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制主义政治,都是以剥夺人民的自由与权利为前提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就是从法律上降低了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商人的人权,通过“抑商”手段来维护专制统治。这种维护统治的方式,极大地违反了民主价值规范,有违现代民主的平等、人权、自由的理念。也正是由于“重农抑商”在中国的长期存在,使得中国民主化进程非常缓慢。中国社会源远流长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和与其相配套的“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标志着中国真正进入了民主社会。

五、重农抑商思想使近代中国缺少宪政法治精神的积淀

之所以说近代中国缺少宪政法治,是因为在君与法之间的关系上,法律是君主(独裁者)意志的体现,是与现代“法治”有着根本区别的。从本质上讲,体现君主意志的法律是人治的表现形式,它是维护君主统治或独裁统治的手段,代表的仅仅是统治者个人或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而现代“法治”则是建立在公平、公正、正义之上,维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打造的是现代化的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

重农抑商宣扬的是一种君权至上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缺少宪政法治精神。在古代中国,法律从来都被作为专制政治的工具,而不是限制君主权力的规范。自春秋战国以后,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也为数不少,特别是先秦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别贵贱,一断于法”。从先秦法家对于法与君的关系在理论上做出阐释以后,后世的思想家基本上遵循了法家的这一思路,皇权是比法律更高的权威,这是古代中国人共同接受的观念。从秦汉到明清之际,几乎没有人说,君主行为应该受法律规范约束。没有宪政精神的政治文化,必然会导致没有规则的政治。中国古代社会君主专制政治的特点,必然地成为人治政治,“其人存,其政举,其人亡,其政息”。

六、重农抑商思想使得中国现代法治土壤缺失

重农抑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且根深蒂固的,这种长期的思想统治使得中国的法治难以形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现代法治的形成的最基本要素是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体制,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促使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要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形成一定规模,取代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而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以务农为生,打击商品交易,遏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生产力发展变革缓慢,进而阻碍了社会体制的变革,从根本上影响了现代法治的形成条件。

二是工商业阶层不够强大。一方面工商业阶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重农抑商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统治阶级极力压制工商业阶层的发展,限制商业发展,从根本上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工商业阶层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代表的是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工商业阶层的孱弱即为新兴生产力的孱弱,表现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动力不足,进而影响现代法治的形成。

三是平等权利的思想没有深入人心。现代法治的思想基础是平等权利,即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没有人权差别。重农抑商思想则是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基本生活权利,降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人们被这种思想长期统治,缺乏平等观念,没有追求平等的欲望,这就使得现代法治从思想基础上缺少萌生的条件,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了现代法治产生发展的进程。

[1]王乐.战国时期重农抑工商思想概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7.

[2]范忠信.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5.

[3]季荣臣.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对中国现代化的负面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

[4]袁青欢.关于“重农抑商”的几点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

[5]李健,曲长海.论秦汉重农抑商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J].学理论,2010.

猜你喜欢
商品经济商人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商品经济浪潮下明末“鬏髻”的嬗变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