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6-0117-04
收稿日期:2015-05-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XJK012ATM002];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1-0652]
作者简介:孙洪涛,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起于2001年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余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不能有效协调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致不高 [1]等。这些问题引起了广大体育界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深入开展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一定改善,掌握体育锻炼方法,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使之适应于新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致呼声。基于此,笔者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结构模式、课程评价体系、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增强人本教育理念的对策。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之内涵
人本主义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潜在价值,更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 [2]。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尊重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弘扬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二是主张人人平等,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都享有应该享有的权利。三是主张人是自由的,追求人的自由 [3]。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在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4]。中国当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结合了西方最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理念。在中西方不同理念的融合下,在尊重人、主张人人平等、追求自由的理念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彰显出包容性、引导性、全面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挖掘学生“德智体”中的“体”的能力,促进学生达到全面发展中对“体”的基本要求,还要在此过程中追求师生和谐平等的发展关系,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意识的潜在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自发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缺失之表现
笔者通过多年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与调研,以及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师生关系上,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视不够,并未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深入贯彻和落实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之中。
1.单一的教学内容缺乏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包容性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三自主”选课制(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的实施和推行,田径体操等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课程由于身体负荷强度大,技术难度高而选课学生极少,而田径和体操等传统体能类项目课程正是学生增进体能和协调性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训练方式 [6],这种避难就易的选课制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运动技术类的教学,摒弃了运动能力类的教学项目,而室内的身体负荷量小的娱乐性运动项目成为大学生选课的热门内容,在设计和制订这些课程教学内容时,为了兼顾大学生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在运动负荷和技术难度上与中小学无本质区别,容易导致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缺乏体育课学习兴趣。这种过于偏重技能教学的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大学生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引导性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兼顾所有学生,发挥最大教学效果,几乎都是讲解技术动作、示范技术动作、学生练习技术动作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一般只注重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做到控制好课堂,把握好教学过程,传授技能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仅重视传授技能,缺乏对学生启发式的引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和自主发展思维能力,学生主体性被教师主体地位完全替代,压抑了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3.单向的课程评价缺乏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全面性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仍过分强调通过考试来评定课程,教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单向的课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受传统教育以知识技能为本的观念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师扮演着“复制者”的角色,即学生只要掌握所学运动知识技能即可;其次在课程评价上,只看考试成绩,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的唯一标准,缺少教师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也偏重于学生对他教学内容的复制程度,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区分。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没有形成多元化的主体参与模式,同时也缺少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因此许多学生慢慢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这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相违背的。
4.疏远的师生关系缺乏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平等性
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堂教学互动到课外交流方面来看,师生关系普遍冷淡,关系疏远的情况愈演愈烈。从教师角度来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师道尊严”观念根深蒂固,并且有些体育教师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上课就来、下课就走”已成高校体育教师上课的一种常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只是那些特别突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与教师沟通很少,使得师生关系陌生和疏远。此外教师为了兼顾教学进度,忽视了体弱群体学生在运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性,体弱群体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展示自我个性,师生相互信任度也逐渐降低。从学生角度来看,有些学生始终把老师当做“管自己的人”,看见老师能躲就躲,有问题有困难也不敢和老师沟通交流,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路人,毫无亲近感。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缺失之归因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客观面对这些问题,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良性发展。
1.“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
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受到应试教育陋习的影响很深,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挂科,拿到学分,至于是否能掌握所学的体育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状况和终身体育意识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唯分论”、“唯成绩论”观念盛行,因此对体育运动能力好的学生的关注度远远不如文化成绩好的学生,并且在学生的整体学习规划上,没有把体育锻炼和体育课摆到合理位置,使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 [7]。这些应试教育的观念已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不利于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难以保障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健康第一”实施的势单力薄
“健康第一”最早出现在199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其出发点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第一本是对学校和管理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要求,然而现今我们把“健康第一”的任务完全寄予学校体育课来完成,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社会各界片面加大了对体育课功能的要求,认为与学生身体有关的问题乃至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都是体育和体育工作者没有贯彻“健康第一”。而学校教育却背道而驰地狠抓升学率,取得社会认同,同时学校体育却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使得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普通高校体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3.“三自主”选课制的引导乏力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实施和推行“三自主”选课制时缺乏对学生“三自主”内涵的正确引导和宣传,一些高校在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时过分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许多学生只选择轻松、不累的室内项目,出现了以娱乐性运动项目替代田径、体操等身体素质教学项目的局面,甚至部分学校将体育课改成异化了的俱乐部教学模式或让学生随意安排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模式,致使有些体育课成为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正是由于“三自主”选课制的引导乏力,造成体育课学生“放纵自流”的局面,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外界对学校体育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4.“快乐体育”宗旨的片面理解
一些教师片面认为体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使上课的学生玩得开心,就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体育课成了学生放任自流的自由活动,致使体育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弱化;许多学生在追求体育活动的意义时,也往往只追求短期目标,认为一些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就是体育锻炼的本质,忽视了对自身身体的“体验”。这些对“快乐体育”的片面理解,表面上体现了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际上是失去了体育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练习中和其他方面的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甚至放弃,不善于通过努力和坚持获得进步,获取体育锻炼带来的真正快乐。
正是因为上述的错误,导致在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体育素材教材化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上出现了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把握不准及缺失的现象。
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贯彻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之对策
要想真正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合理化和科学化发展,改革之路还很漫长和艰辛,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群策群力。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对于如何强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全面化的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要弱化或改变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局面 [8];《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青办联发[2014]3号)的通知中要求,高校学生会组织要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主题健身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培养其健康体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 [9]。这些文件的颁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因此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培养自我创新的人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理性、感性和灵性的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始终以学生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建立系统化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模式
探索建立科学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模式,首先应考虑高校体育课程要求的特殊性,即体育课程既要有负荷强度,又要有运动量做保障 [10],这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体系不同的本质的结构。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要由以往课程设置单一化、简单化、规范化、固定化的模式向以人本主义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结构的模式转变,并将逐步退出体育课的田径、体操等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融入未来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之中,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形成既有必修又有选修、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初级水平又有专业水平的不同类型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并使课程设置朝着机动灵活的系统化格局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健全多样化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核心应该是以生为本。传统体育课教育观念把考试分数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尺度,淡化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评价体系,这样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切实地体现新课改评价体系的人本主义理念。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为贯彻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搜集多重运动技能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拔高”的基础上制订学生的运动“量”,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最终通过多样化考核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质”的要求。在评价主体上要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体育评价体系,实现教师主评、学生广泛参与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定量评价、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4.创设和谐平等的高校体育课程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师生之间的真诚信任,同时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为贯彻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体育教师要从“育体”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负责并严格要求,如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不必要过硬要求,而是以生为本尊重他们的意见找出缺乏兴趣的根源所在,再给予一定的引导。老师要和学生做朋友,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一技之长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使师生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对待技术难点,教师可以扮演“听众、观众”的角色,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课余时教师也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如此和谐平等的氛围下,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