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资源在高校德育基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平定县地方德育资源为例

2015-03-28 20:57
关键词:德育特色历史

周 巧 林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地方特色资源在高校德育基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平定县地方德育资源为例

周 巧 林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教育的根本。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建设德育基地,对于德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论述地方特殊资源的德育意义,并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介绍平定县极具特色、丰富的教育资源,并结合当地特色资源阐述其在高校德育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围绕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烈士陵园及烈士纪念碑,切实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围绕平定丰富的历史名胜古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围绕平定丰富的地方生产经营课程,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关键词:地方特色资源;高校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纷繁复杂的文化社会思潮,使学校德育面临严峻挑战,加强德育工作刻不容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家乡的秀美山川、历史名人、淳朴风情都深深感染着当地的人们。因此,将地方特色资源应用于高校德育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开发地方特色资源,而且把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系起来,也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1地方特色资源的德育意义

在高校德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的优势,如具有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自然等资源,使其在德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对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理性知识的形成

在高校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可以使这些特色资源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人文资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的志气;自然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融入自然,感受自然,从而爱护自然;历史资源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历史,并从历史中获取正能量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1.2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丰富高校的教学内容

当今,高校的德育教学虽然一直进行改革,但是都未能脱离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处在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状态,与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向上的特性不相符,未能在学生的德育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2]。将地方特色资源引入到德育教学中,可以使现有的高校德育教学课程体系更加丰富。

1.3有利于丰富和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学的说服力

德育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要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让学生成长是德育的最终目标。地方特色资源是该地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的自然资源或是历史文化,将这些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特色资源引入到高校的德育课程中,就能很好地改变高校现有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教师讲授的单一模式,从而促进高校德育教学体系的改革[3]。通过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身临其境,近距离地体验自己熟悉而又从未深入探究的地方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体验、学习,亲身体会和感知特色资源所拥有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增强教学效果[4]。

2平定县丰富的极具特色的德育资源

2.1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赵亨德烈士陵园。赵亨德,侦察英雄、革命烈士,山西平定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1947年夏,赵亨德参加解放县城的战斗时,在庄窝附近壮烈捐躯。1985年,为纪念赵亨德及为解放平定牺牲的所有烈士,在赵亨德牺牲地建起烈士陵园。

岳勇烈士纪念碑。抗日英雄岳勇,原名张步瀛,字仙洲,因崇拜民族英雄岳飞,抗战时改名为岳勇。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1941年12月,因为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岳勇被捕后,敌人采取各种手段逼迫他屈服,但他宁死不屈,最终被敌人杀害,时年40岁。在岳勇身上,集中体现了优秀共产党员所具备的对党、对人民无比忠诚,坚强不屈,愿意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纪念碑在县城北38公里岳家庄村南,由中共平定县委、县政府于1990年11月立。

2.2名胜古迹教育基地

在平定境内有许多古迹遗存,如建于大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的天宁寺双塔,是平定和阳泉地区最古老罕见的建筑之一,也是平定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 005米,四层七级,低层对面直径8米,东实西空,至今已有1 010年的历史。

在平定镜内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也有多处。如:1986年发现的冶西新石器遗址,当时采集到磨光石斧、骨器和大量绳纹、附加堆纹陶片等;1988年发现的宁艾新石器遗址;山西省陶瓷专家水既生先生现场发掘并考证的柏井瓷窑遗址,为宋代瓷窑遗址。此外,还有东下井陉驻兵的榆关遗址、冶西汉墓群等。

这些名胜古迹不仅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更是智慧的物质结晶。通过参观,能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区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识。

2.3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平定县拥有不少享有盛誉的特产,如刻花瓷、砂锅、骨质瓷、黄瓜干等。

山西平定窑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它以竹刀代笔,纯手工制作,花形古朴,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把平定县正式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

平定县的骨质瓷也享誉三晋。骨质瓷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骨瓷用料的选择、制作过程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所以才成就了骨瓷在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稳定性上极高的标准。由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档骨质瓷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德国、南非、巴西、澳大利亚等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

平定为砂器之乡。北庄村内一座清乾隆21年(1756)的石碑保存至今,碑文明确记载当地“耕陶为业”的历史。唐代时砂器已成为平定手工业与商业的大宗,宋代已广泛应用于民间。明清时,平定砂货闻名遐迩,行销晋冀鲁内蒙古与京津。平定砂锅千百年来一直是平定及周边地区百姓喜爱的生活用品。据《平定县志》记载,平定砂货“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具有造型优美、壁薄体轻、内外光洁、皮薄均匀、耐酸耐碱、轻巧耐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3地方特色资源在高校德育基地建设中的应用

3.1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切实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使整个民族形成了共同的意识及统一的行动,并散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不断进步。

赵亨德烈士陵园及岳勇烈士纪念碑作为革命传统教育资源,高校德育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献花,并开设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讲座。还可以深入到民间,收集、整理与革命先烈有关的事迹并将这些精神予以传承。与此同时,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树理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并受到鼓舞,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促进作用。

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资源,都深深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所以,有着红色历史的地区,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将这些特色资源应用到德育过程中,这样不仅将红色历史得以发扬光大,让后人铭记历史,也丰富了德育教学的内容,真正让学生融入课堂,使之心灵受到震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围绕平定丰富的历史名胜古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德育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依托地方资源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是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之一。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并将其运用到高校的德育教学中,是高校德育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平定,除了有冶西新石器遗址、宁艾新石器遗址、柏井瓷窑遗址等外,还有石评梅故居、冠山书院等。不同的人文资源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各个历史时期的古迹遗址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还能从历史中认识到先人的伟大创造。冠山书院、石评梅故居以其大气、儒雅的气质,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个人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区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共同积淀而形成的资源,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接受着这些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通过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引入到学生的德育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3.3围绕平定丰富的地方特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在新时期,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而现在学生普遍被娇生惯养,劳动观念淡薄,创设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自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甘苦,十分必要。通过这些劳动实践,也可以使学生对家乡的经济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对家乡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提升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愿意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平定拥有不少享有盛誉的特产,如刻花瓷、砂锅、骨质瓷、黄瓜干等,可以让学生进入生产这些特产的企业,开展研究性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并且在其实践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充分体会到企业中改革创新精神。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需要学校和社会加强联系和互动,不断推进和规范基地建设,使之充分发挥德育作用。

在改革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诞生了独具特色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改革中,凭借企业职工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将企业发扬光大。将德育渗透到地方企业中,让企业蓬勃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拥有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在工作中积极创新,艰苦奋斗,从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地方特色资源在高校德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将其有效地利用起来,是高校德育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国艳,曹如军.依托地方课程资源构建特色成教课程——试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变革与调试[J].成人教育,2006,(9):3—37.

[2]孙文营.民族精神的六大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09,(4):12—15.

[3]李凤玉,徐洪刚.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拓展新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空间——以百色学院为例[J].传承,2010,(10):72.

[4]董海龙.地方特色资源在高校德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62—65.

责任编辑:卢宏业

作者简介:周巧林(1974—),女,山西平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4-11-1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5)01-0069-02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1.031

猜你喜欢
德育特色历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医的特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