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贵州都匀,558000)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
罗宏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贵州都匀,558000)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尤其是培养“专”“博”的综合型职业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本文从新形势下的视角出发,尝试探讨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会”指出: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要让学生学知识,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其他人相处。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承地,没有什么机构更能比大学更有责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了。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推进中、高职紧密衔接,着力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讲话体现出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的同时,明确对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数以亿计的“专”“博”综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影响下,国家对职业教育做了很好的规划,明确职业教育要按照“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格局。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更显得不可或缺。新形势为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除做好现有高职院校的发展外,国家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不断加大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2014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教[2014]352号)中特别指出,“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推动了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从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人才素质多样性的缺乏。正如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曾说过的那样,现在的学生急于专业化,学生仅学到限于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只能“单打一”,将来毕业后适应性很差,只会守住自己的一个“小摊子”,换一个方向就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确实,在今天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中,类似苏先生讲的情况是存在的。
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要避免培养的学生出现只会“单打一”和只会守住自己的一个“小摊子”情况,就得积极探索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力度,使学生成长为“专”“博”的综合型高素质职业人才。
要谈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搞清楚何为“人文”、何为“素质”、何为“人文素质教育”。按照中国《词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按照《教育大辞典》的解释:“素质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其人性,完善其人格,帮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从严格意义上说就不能叫教育。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体现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人文性教育,人文教育不能随意从大学的教育中抽出来,人文教育在大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实,培养人才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达到的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划分相对较窄,文化熏陶较弱,人文素质亟待提高。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09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图书馆与读者交流时就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温总理精辟地总结了阅读对个人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至关重要性,因为国民的阅读情况直接关系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可见,阅读对个人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从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开始做起。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或两年半左右,他们要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到相关单位实习、工作,这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他们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是不可忽视的。并且,这种正确的阅读引导要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进行。主要是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能继续坚持阅读,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效果。
教师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他们文化素养的实际。首先,要选择适合他们的人文教材,不能一开始就让他们去读一些难度较大的人文经典著作,那样会导致他们阅读兴趣的逐渐淡化,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其次,阅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能要求整齐划一。例如,可以采用师生提问式、同学提问式和集体讨论等形式进行阅读。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选取一些人文经典故事影片集体观看后再进行讨论等阅读教学形式。
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的教育形式可以有所不同,但教育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学生阅读相关人文题材书籍的兴趣,使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得到积累、阅读面不断扩大,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培养他们人文素质的目标。
(二)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
大学校园作为一种特定空间的特殊环境,这一特殊环境包括学校办学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反映出校园物质文化,更蕴涵着校园的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天然的环境和人格熏陶,很有密切关系。”体现出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校园文化环境自然对学生具有熏陶的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今天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已成为时代对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衡量一所大学发展的前景,不仅取决于是否拥有大师、大楼,还要看是否拥有自己的精神文化。这里的精神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一所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和大楼,还要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这样的大学有利于“专”“博”综合型人才能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重视试验场地建设即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这无形中会对学生造成重专业轻人文素质培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学生长期受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素质培养环境的影响,将不利于职业院校“专”“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的来说,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等,这些都无形地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对学生潜在的教育,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校园文化的潜在熏陶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要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职院校只有长期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文素质高、专业优秀的“专”“博”综合型人才。
[1]高超.大学生素质教育十八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吴小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周运来.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M].长沙:岳麓书社,2009.
[4]王锦贵.经典文献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德铁婴等.大学人文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On the Route of Strengthen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Hongwei
(Dept of Marxism and Leninism,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es,Duyun 558000,Guizhou)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faces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n the new situation,bu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The biggest challenge is 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especially "specialized","Bo"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has bec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to face the reality,to achieve this goal,strengthen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path of strengthen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vocational colleges;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route
G712
A
1671-5004(2015)04-0069-03
2015-5-30
本文系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思政课项目(项目编号:14SZK017)的阶段性成果。
罗宏炜(1977-),男,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