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拂硝烟 鉴过往,启未来
——大别山鄂东地区抗战历程

2015-03-28 09:00汪季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鄂东黄冈抗日

夏 慧,汪季石

(1.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冈438000;2.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湖北黄冈438000)

读历史,拂硝烟 鉴过往,启未来
——大别山鄂东地区抗战历程

夏 慧1,汪季石2

(1.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冈438000;2.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湖北黄冈438000)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回看大别山鄂东地区的抗战历程,重温中国共产党在鄂东地区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东地区的敌后游击战,国民政府军在鄂东地区正面战场的搏斗,鄂东人民无私奉献顽强抗争的革命精神以及抗战时期鄂东地区遭受的屈辱与苦难,唤起国人对抗战这段历史的记忆,启发着我们对未来中华民族发展的些许思考。

鄂东地区;抗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曾引用经典名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于古老悠久的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也绝不可以忘却的历史实在是太多。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曾不断唤起国人对这段沉重历史的记忆。那些惨绝人寰的日军罪行、那些触目惊心的毁灭和伤亡数据、那些血泪交融的悲壮抗争……都深深搅动着我们的内心,各种激烈而难以言说的情感不觉让人潸然泪下。

大别山的鄂东地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我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正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作为致力于研究鄂东革命史和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鄂东人,我们就拂过战争的硝烟,循着历史的足迹,去回看大别山鄂东地区的这段抗战历程。

一、高瞻远瞩,求同存异——中国共产党在鄂东地区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卢沟桥事变后,危机日益严重,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内战的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向全国的通电中就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

鄂东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始于1937年初。当时,中国共产党为了做好鄂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决定由董必武负责,从中央党校和延安红军大学抽调郑位三、张体学、陈启文等一批优秀干部去开展工作。[1](P221)他们到达黄安七里坪,会合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后,与鄂东地区的共产党员一起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建立鄂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和部署工作方面,首先与国民党鄂东方面的代表进行谈判,成功达成合作抗日、国民党撤出七里坪、释放被关押的政治犯等协议。然后向国民党第五战区、鄂东行政专署和黄安、黄冈等县国民党军政官员开展统战工作,并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知识分子。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鄂东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七里坪举办了游击队干部、青年、党员训练班,学习政治形势、党的建设,提高大家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认识,共计培养了600多名抗日领导骨干。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群众,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调动抗日力量,扩大抗日统一战线,还在鄂东地区发动和组建各种抗日群团组织,如抗日救亡工作团、抗日民族先锋队、抗日民主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农民救国会、泉华山汉留组织、抗日民主宪促会等。这些组织在宣传抗日、传播积极思想、拥军支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和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首先将在大别山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领导他们奔赴抗日前线。同时鄂东地方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筹集武器,组建了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六大队、新四军游击第八大队三支抗日人民武装。其中前两支武装在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鄂东地区发动抗日游击战、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新四军五师十四旅的基本力量。

今天,回看中国共产党在鄂东地区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深度领悟到这一方针策略的正确和英明,不禁也折服于中国共产党真诚宽广的胸襟与气度。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时,曾把“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鄂东地区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开展和广泛影响力,更启发着今人,国家的兴盛繁荣需要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团结是抵御各种危机和困难的坚实后盾,只有民族内部统一,才能积聚力量建设更好的未来。

二、以少胜多,非同小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东地区的敌后游击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开展了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使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鄂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编和创建了4支抗日人民武装,在鄂东敌后开展了持久的抗日游击战,并创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鄂东抗日人民武装以鄂东敌后根据地为依托,抗击、牵制了境内数十个据点的日伪军,从鄂东北方向对武汉实施战略包围,袭扰武汉日军至南京的长江航道,并在鄂东先后与日伪军战斗数百次,不仅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扫荡,而且主动出击,广泛开展游击战、破袭战、麻雀战、伏击战、围困战等,先后拔除或迫使日伪军放弃10多处据点。

其中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是鄂东最大的一支抗日人民武装。五大队的前身为“鄂东抗日游击挺进大队”。五大队首战袭击黄冈淋山河敌据点,打响了鄂东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第一枪。后来又以奇袭手段一举拔除日军宋家墙据点,全歼日军一个小队。此后,五大队还广泛发动游击战,袭击了方高坪、宋埠、中馆驿等日寇据点,火烧巴铺大桥,在公路上多次伏袭来往日军,截断交通线……其中一次埋地雷就炸死炸伤日军7名。[2](P75)当年的《全民抗战报》曾报导:“一支抗日的铁流,活跃在大崎山下,扬子江头。它便是我们这里的中国共产党和爱国老百姓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这一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行列,就叫做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他们作战积极,纪律严明。”“他们善于游击奇袭,打埋伏。”

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六大队1939年1月成立后,立即开赴信南敌后游击区,两次袭击了驻有日军的火车站,随后积极配合五大队,痛击余家河日寇、打垮陂孝地区的伪八军、奇袭白湖渡、活捉日军顾问渡部八次郎……而鄂东地区各县乡党组织也率领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如浠水县起义班、便衣队八打巴河镇,打死日伪军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如英山县自卫队和游击队配合桂军十六师,击退了万名日伪军的大扫荡,俘日伪军百余人等。这些游击战都有着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等特点。

日军大本营中校参谋曾在战争结束后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游击战争,但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这种游击战“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今天,在感叹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日军面前,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理论,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时,除了钦佩这独特的军事智慧外,也深深认识到任何工作都需要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准确定位,做好战略分析,这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三、浴血奋战,同仇敌忾——国民政府军在鄂东地区正面战场的搏斗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一直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近年来的抗战研究中,围绕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存在着争论和分歧,然而这些争议都改变不了一个史实,那就是广大爱国的国民党官兵在民族危机面前,表现出应有的抗日立场,在正面战场上,浴血奋战,同仇敌忾,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国民党领导的鄂东地区的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重要的地位。国民党爱国官兵全力投入鄂东抗战,特别是在武汉会战中,国民党战区的一些最高指挥官如李宗仁、白崇禧等都亲临鄂东战场,指挥作战。在鄂东地区的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官兵先后进行了黄广阻击战、田家镇保卫战、蕲春阻击战、上巴河阻击战、小界岭保卫战、马鞍山战斗等大小战役数十次,歼灭大量日军,还击毙在华日军军衔最高的大将冢田攻。

黄广阻击战是抗日之初为保卫武汉,在鄂东地区的黄梅和广济与日军展开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9天,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的西进速度。

尤其值得浓墨一笔的是麻城小界岭保卫战。日军因在武汉的外围蕲黄广三地受制于中国守军,于是出兵两路欲突破大别山形成对武汉的大包围。为阻止日军南下,蒋介石亲自到麻城来督阵,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率3个军部署在沙窝、小界岭一带,与日军进行了历时35天的殊死激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直打到日军武汉总撤退前仍未能突破国民党守军阵地。[3](P154)因此这场战役也被国民政府誉为第二个“台儿庄大战”。

然而战争总是残酷的,对战争的回顾更是无比沉重。国民政府军在鄂东地区正面战场的鏖战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国民党将领还不具备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部队的作战力、装备及训练水平都比不上有着优越武器、训练有素的日军,因此鄂东战场的每一场战役,都是死伤无数,国民党官兵忠骸遍野,惨不忍睹。日军还经常使用毒气弹,缺少防毒面具的战士还未上阵地就失去了战斗力。如仅小界岭战役,抗日将士阵亡超过20000人,几乎损失殆尽,伤兵担架自小界岭至黄土岗,绵延数十里,阵亡将士就地葬于大别山界岭南北的高山峡谷。当我们面对这样惨烈的历史场景时,那些关于抗日战争功劳孰大孰小的争论是苍白而无意义的。这些在鄂东大地上英勇抗战的国民党部队以及为此壮烈牺牲的官兵,与抗战期间所有担当正义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一样,理应受到我们的崇敬和纪念,尊重他们亦是尊重历史!

四、天下兴亡,匹夫勇担——鄂东人民无私奉献顽强抗争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了一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成功的人民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在抗日战争中,鄂东儿女团结一致、顽强抗争,书写了“天下兴亡,匹夫勇担”的壮丽篇章。

鄂东人民久经革命风雨,思想基础好,觉悟较高,因此抗战开始便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共识。广大的妇老乡亲在后方展开了支前、募捐、防缉汉奸等活动。许多家庭竭力贡献钱、粮支援前方。如黄梅县的爱国青年蒋永孚将家藏的500多块光洋贡献出来买枪。鄂东地区的农村在党的组织下还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以最大限度支援抗日军政所需衣食、军械和医疗等耗资。如麻城的宋埠因交税最多而被当时安麻县委书记黄宏儒称为“金箍区”,如黄梅县月平均交税达20万元(法币)以上,当时鄂豫边区流传着“出钱靠黄梅”的说法。因而鄂东成为当时鄂豫边区的税收贡献大户,这背后展现的是鄂东人民支持抗日的决心和努力。

鄂东地区老百姓还积极参加各种抗日群团组织。如当时陂安南的庙咀塆、李家塆等10来个村,不到一个月就有300多个农民加入农救会, 150余名妇女加入妇救会。如浠水县各地先后建立了以便衣队为主要形式的28股人民抗日武装,有力地补充了共产党领导的正规部队。这些抗日群团组织为鄂东抗日战争做了大量支持工作。如各地妇救会,拥军支前,抗日游击队所到之处,妇救会组织妇女打扫卫生、浆洗衣服、送茶送饭等。如各地农救会领导生产,组织为新四军筹集军粮、劳捐等工作。更有人民群众自发抗日的各种壮举,形成了“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的民间抗战局面。如据统计,1939年至1945年中,浠水老百姓用锄头、斧头、柴刀等多种工具逐个消灭日寇47人。如蕲春农民顾细火自发组织农民300余人,手持刀矛棍棒等原始武器与日寇搏斗。如黄梅少年先锋队员放火烧毁敌机2架,汽油70多桶。还有很多民间抗日英雄的故事不胜枚举。

鄂东地区还是鄂豫皖抗日根据地重要的兵源基地。鄂东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其间出现很多群众送子送夫参军的感人镜头。如麻城一位50多岁的农民带着12岁的小儿子要求参军,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父亲当了炊事员,儿子跟张体学当了勤务兵。如黄梅县参加新四军人数达4000多人次,而整个抗日战场上鄂东籍将士更是多不胜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可以说,没有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就没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从鄂东人民在抗战中全力以赴、众志成城的历史画卷中,我们深刻领悟到这一真理。中国未来社会的建设仍然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下,如何切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是能否有效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关键和前提,这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时代课题。

五、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抗战时期鄂东地区遭受的屈辱与苦难

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曾将中华民族陷入巨大的危机中,日本侵略者令人发指的暴行,曾使中国人民饱受苦难和屈辱。鄂东地区也是日军侵略中国的重灾区。日军在侵占鄂东期间,毫无人性,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据统计,1938年至抗战胜利期间,共有40814名无辜平民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共有居民房屋12.33万栋被损毁。

历数日军在鄂东的罪行,我们的内心无比愤怒,也无数次在滴血。日军在鄂东地区狂轰滥炸,据不完全统计,自抗战开始到1939年12月间,鄂东境内就遭空袭92次,遭投掷炸弹1552枚。轰炸中,到处是硝烟、飞扬的瓦砾和血肉模糊的尸首。如史实的亲历者,上巴河人张福初和张光初曾笔述日寇用飞机、毒气弹等三次轰炸上巴河的骇人场景,只能用“不堪回首、惨不忍睹”八个字来形容。

日军对老百姓的烧杀奸淫更是随时随地,残暴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剖腹、剜眼、碎尸、活埋、沉江……如1938年7月23日,日军在广济李家边湾各村一次就屠杀了200多人,其中一栋房子所住6户共20人,就被杀了18人。当地一时尸堆成山,血流成河。同年8月4日,日军侵占黄梅,一次就在西门杀了129人,其中30多户被杀绝。同年10月,日军侵入浠水巴河时,将巴河小学附近1里多长的房屋全部烧毁。日军杀人放火的同时还蹂躏妇女,连老媪和幼女都不放过。[3](P6)

日军还在鄂东地区到处抓民工、壮丁为其修建碉堡、挖战壕等军用工事,劳工们在荷枪实弹的日军监视下,每天从事十五六个小时高强度的劳动,许多人被折磨毒打致死。如1940年,日军在麻城宋埠抓民夫百名,许多人在途中被折磨致死。

日军侵占鄂东后,在鄂东多地设有据点。据点日伪军队的日常供给,都是掠夺于当地人民。日军铁蹄践踏之处,凡民间粮食、油、盐、牲畜、钢铁等物资抢劫一空。据统计,日寇在鄂东抗战期间,劫去麦子共一万五千余吨,稻谷五万三千余吨,棉花九十万吨,棉布三十九万匹,金属物品三百余吨,其它物资数不胜数。

这样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这样的血海深仇真是刻骨铭心。历史的硝烟虽已逐渐散去,但是这段国耻绝不能忘记,它理应成为一个民族永久的集体记忆。这段记忆不是让我们纠结在历史的仇恨中,而是时刻敲响着中华民族的警钟,一次次提醒着我们那条中华民族近代史上被多次印证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的强大、人民的富强,才能自由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段屈辱的历史也一次次启示着我们,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不能没有忧患意识,特别是成长在和平时期的青少年一代,“铭记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强大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教育永远不可或缺的主题。

[1]中共黄冈市委办公室,中共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黄冈抗战档案大揭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中共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黄冈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从黄冈走出的人民军队[M].黄冈:黄冈市恒吉印务有限公司,2014.

[3]中共黄冈市委办公室,中共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黄冈抗战档案大揭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张吉兵

K265

A

1003-8078(2015)05-0048-04

2015-09-09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5.13

夏慧(1978-),女,湖北黄州人,黄冈师范学院政治学院讲师;汪季石(1964-),男,湖北罗田人,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2YJAJ001770037;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4034903。

猜你喜欢
鄂东黄冈抗日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鄂东地区一次系统性暴雨成因分析及数值检验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明朝耿氏家族与湖北黄安地区的文教发展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鄂东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的探究
鄂东谣(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