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田园诗诗体选择之考察

2015-03-28 09:00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五律五言七言

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唐代田园诗诗体选择之考察

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唐代田园诗在诗体选择上具有较明显的倾向性,其中五言体(包括五古、五律、五绝)处于绝对优势,占到总数的近70%。影响唐代田园诗这种体式选择的倾向性,大致有如下三个因素。其一,自魏晋以来,五言古诗就确立了其在诗坛的正宗地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诗歌形式。其二,与五言诗质朴平易、自然闲雅的语言特色有较直接的关联。其三,与陶渊明田园诗多用五古的影响也不无关系。具体到唐代的每一个阶段,田园诗各诗体的运用及所占比例则又有较大变化,与唐代诗歌形式的整体发展走势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如果再从具体作家的诗体运用情形来看,各时段的田园诗作者虽然总体上与该时段诗体运用情形大致相符,但又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唐代田园诗在诗体的选择上还与要表达的题材内容有一定关联,呈现出大致的规律性,并进而对诗歌的风格特色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唐代;田园诗;诗体选择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诗体形式丰富而完备。明代胡应麟就曾评价道:“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1](P163)每种诗体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体式特点,且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各有侧重。而田园诗作为唐代十分兴盛的一种诗歌题材,在诗体的选择上具有怎样的倾向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所用诗体在不同时段有什么变化?不同体裁对内容表达有什么作用和特点?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探析,以期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经过统计可发现,唐代田园诗所用体裁虽然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古、近体的每一种体式,但各诗体所占比重则有较大差距,诗体选择上显示出较鲜明的倾向性。在唐代1442首田园诗中(注:除去五代以及年代不可考的田园诗,唐代田园诗共计1442首,其中初唐55首,盛唐284首,中唐564首,晚唐539首),五言体诗占了绝对优势,其中五言古体是最为常见的诗体,共计508首,占到唐代田园诗总数的35.2%;其次为五言律诗,共计393首,占到总数的27.2%;五绝92首,占6.4%;三者共计993首,占到唐代田园诗总数的68.8%。而七言体诗处于较明显的弱势,其中七律182首,占12.6%,七绝,159首,占11%,七古86首,占6%,三者共计427首,为总数的29.6%;其它四、六、杂言体诗总共才22首,占1.5%左右。

影响唐代田园诗这种体式选择的倾向性,大致有如下几个因素。其一,自魏晋以来,五言古诗就确立了其在诗坛的正宗地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诗歌形式。唐代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尽管诗歌体裁丰富多样,但五言古诗仍然是最重要的诗歌形式之一,近体诗中的五律、五绝也在唐代诗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二,唐代田园诗多采用五言尤其是五古,与五言古诗的体式特点有较直接的关联。五言古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语言特色,即质朴平易、自然闲雅。胡应麟说“(五言)古诗短体如《古诗十九首》,长篇如《孔雀东南飞》,皆不假雕琢,工极天然。”[2](P28)五言古诗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基本上保持了自然浑朴的语言特色。而五古的这种语言特色,恰好最适合表达以平淡闲适、恬静安逸为基调的田园生活。刘熙载《艺概·诗概》中就说道:“五言质,七言文;五言亲,七言尊。几见田家诗而多作七言者乎?”[3](P69)五律和五绝尽管在声律、对仗、章法诸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要求,语言风格与五古相较也有一些差异,但基本还是保留了平易自然的语言特色。而七言体诗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相较五言各诗体,其发展都相对滞后一些,所以唐代尤其是唐前期(初、盛唐时期)的田园诗七言运用较少。且七言体诗的语言风格偏于瑰奇流丽,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就将其与五言诗作比较说:“五言质,七言文”、“五言尚安恬,七言尚挥霍”,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也说“五言以穆颂,七言以浩歌”,这些都指出了七言体诗在语言和音调上相较于五言的独特之处。而七言体诗的这种独特性使其在题材选择上更偏重于表达情感激烈、气势宏大的内容,故唐代雄浑磅礴、豪放悲壮的边塞诗就多用七言古体。盛唐以边塞诗著称的高适和岑参,其边塞诗就多用七言歌行以及七言绝句,而他们的山水诗、田园诗则多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就是很好的例证。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就指出:“岑嘉州七古劲骨奇翼,如霜天一鹗,故施之边塞最宜。”[4](P984)其三,与陶渊明田园诗多用五古的影响也不无关系。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以田园诗著称的文人,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的田园诗从表现题材、观照自然的审美方式、语言及艺术风格诸方面,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写作典范,对唐代诗人及其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5](P152)从诗体发展来看,陶渊明正是处于五言古体诗成熟且繁荣的时代,他的田园诗基本采用的是古雅平淡的五言古诗。正因如此,五言古体自然成为唐代诗人创作田园诗时的首选诗体。

具体到唐代的每一个阶段,则会发现,田园诗各诗体的运用及所占比例则又有较大变化。初唐55首田园诗,完全为五言体所独占,除一首五言绝句外,五古有36首,占到田园诗总数的65%;五律18首,占到32.7%。进入盛唐,一方面田园诗的诗歌形式迅速丰富起来,唐诗的各种体式均能见到;与此同时,五言体诗仍然占有绝对优势。盛唐284首田园诗中,五古有146首,占到51.4%;五律84首,占29.5%;五绝19首,占6.7%;三者共计249首,占到总数的87.7%。而七古(10首)、七律(9首)和七绝(5首)共才24首,只占到总数的8.4%。中唐田园诗的诗歌形式依然丰富,但各诗体的分布相较盛唐又呈现较明显的变化:其中五古247首,占总数的43.7%;五律131首,占总数的23.2%;五绝34首,占总数的6%;三者共计412首,占总数的73%。尽管五言依然保持优势地位,但所占比例已有较大的降低。与此同时,七言体诗(七古、七律和七绝)所占比例有较明显的增长,三者共计148首,占到了总数的26%。晚唐田园诗诗体分布格局则有更大的变化:在前几个阶段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五言古诗,到晚唐已近衰落,539首田园诗中,五古只有79首,只占到总数的14.7%;五律表现依然较突出,有160首,占总数的29.7%;五绝,38首,占总数的7%,三者共计277首,占总数的51%,所占比例与前几个阶段相比,已经大为降低。与此相对,七言律诗与七言绝句的田园诗数量则大幅增加,分别有126首、101首,加上七古28首,共计255首,已占到晚唐田园诗总数的47.3%,与五言体诗所占比重已基本持平。

唐代田园诗所用主要诗体在不同时段的变化,与唐代诗歌形式的整体发展走势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唐代前期(初、盛唐),一方面五言古诗在魏晋六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律体在初唐的定型,五言律诗也快速的发展起来,所以胡应麟说“五言律体,极盛于唐。”(《诗薮》内编卷四)而七言古诗虽然在初盛唐就有很好的发展,但它一开始就直承齐梁,词极藻艳,显然不适合田园诗的题材特点。相对五律,七言律诗在初唐的发展则比较滞后,盛唐虽有走向繁荣的迹象,许多诗人都涉足其中,且不乏名篇佳构,但从数量上来看,远远不及五律。而这也正好说明了初、盛唐田园诗多用五古、五律,而少见七古、七律的原因所在。中、晚唐时期,五言古体诗的地位与影响力虽依然存在,但相比较而言,五、七言律诗的发展更为迅猛,这与杜甫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律诗在杜甫的手中开创出了新境界,不仅空前扩大了律诗的题材范围,即胡震亨所说的“诗料无所不入”,而且在体制方面,运古于律,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功能。刘熙载说:“少陵以前律诗,枝枝节节为之,气断意促,前后或不相管摄,实由于古体未深耳。少陵深于古体,运古于律,所以开阖变化,施无不宜。”[3](P294)杜甫还创作了一系列联章体组诗,五律如《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七律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晚唐律诗正是在杜甫的影响下,呈多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七言律诗受杜甫的影响更大一些,成就也更高。晚唐时期,七言律诗的创作最为发达,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许浑、郑谷、杜荀鹤、韦庄、韩偓等,都在七律创作上成就显著。如杜荀鹤,30首田园诗中,七律就达16首,韦庄26首田园诗中,七律也有12首。与此同时,七言绝句虽在唐前期比五绝起步稍晚,但到了中、晚唐已经后来居上,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至晚唐最盛。据相关学者所作统计,初唐时期,五言绝句172首,七言绝句77首;盛唐时期,五言绝句279首,七言绝句472首;中唐时期,五言绝句1015首,七言绝句2930首;晚唐时期,五言绝句673首,七言绝句则达3591首。[6](P222)这一统计说明,中晚唐时期的七言绝句已成为与五律、七律鼎足而三的主要诗体之一。这也正是中晚唐田园诗尤其是晚唐田园诗运用七律、七绝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所在。

如果再从具体作家的诗体运用情形来考察,则又有一些新的发现。各时段的田园诗作者虽然总体上与该时段诗体运用情形大致相符,但又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通过对田园诗数量在20首以上的作家诗体运用情况所作统计,好用五言古体诗的诗人有:初唐王绩,38首田园诗中,五古25首;盛唐:孟浩然,22首田园诗,五古14首;王维,41首田园诗,五古14首;储光羲,34首田园诗,五古29首;中唐:韦应物,29首田园诗,五古28首;钱起,48首田园诗,五古32首;柳宗元,23首田园诗,五古13首;白居易,70首田园诗,五古46首,而这些诗人多是公认或于精神追求上、或在艺术趣尚上受陶渊明影响颇深的诗人。如王绩,从人格追求到日常生活行为(如对酒的嗜好、弹琴、读书、归隐田园等方面)均受陶渊明的影响。文学创作上,王绩受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并成为继陶渊明之后第一位大力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在艺术风格上,王绩田园诗也深得陶诗之神髓。陶诗善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平淡自然的风格在王绩田园诗中都有鲜明体现。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中说:“诗之乱头粗服而好者,千载一渊明耳。乐天效之,便伤俚浅,惟王无功善得其仿佛。”[7](P71)可谓相当准确地把握了王绩诗的特点以及陶诗对他的影响。而盛唐王维、孟浩然、储光羲,中唐韦应物、柳宗元诸人也都是以写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且在艺术上深受陶诗影响的诗人。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七十八条、207页)云:“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得其性之所近。”[8](P207)这段话明确指出五位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与陶诗的渊源关系。陶渊明对白居易的人生追求及艺术趣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在批评史、研究史上也早有定论。如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一语天然万古新”诗自注:“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白居易写了一系列对陶渊明表达强烈思慕之念的诗作(据统计有65首),还有始于《效陶潜体十六首并序》、以及以后的《访陶公旧宅并序》、《醉吟先生传》等全面、系统地学习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作品。他甚至自称是“异世陶元亮”(《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偶乘酒兴咏而报之》,《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至于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与王维不仅关系亲密,且诗风直追摩诘,至少说明他也间接受到了陶诗的影响。这些似乎说明,正是由于这些诗人均受陶渊明其人、其诗影响较深,从而使他们在创作田园诗时,很自然地多选择五言古体。而杜甫虽然也接受了陶诗一定的影响,且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诗体(在杜甫现存的1400多首诗中,五古多达360多首),但由于杜甫的田园诗绝大部分写于晚年流寓陇右、成都及夔州期间,而杜甫在这一期间,更专注于律诗创作,就如他自己所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所以在杜甫79首田园诗中,五古虽然不少,有28首,但五律更加出色,多达43首,且很多五律采用组诗的形式,如《春日江村五首》、《秋野五首》、《屏迹三首》等等,而以律诗写组诗,也正是杜甫晚年对律诗艺术的一个创造。

中唐并称“张王”的张籍与王建,在田园诗诗体选择上却表现出对七言古体诗的偏爱。七言古体在唐代各阶段田园诗中的运用率均不是很高。在中唐48首七古田园诗中,张籍、王建就有16首(其中张籍10首,王建6首),占了1/3。这是因为张、王二人是中唐从事乐府歌行(亦即七言歌行)创作的杰出诗人,时号“张王”。宋代许顗《彦周诗话》云:“张籍、王建乐府宫辞皆杰出”;元代杨士弘《唐音》则谓:“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云:“(王建)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张、王乐府多七言,易于曲折动人也”;都对张、王七言歌行(七言古诗)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征作了高度评价。

唐代田园诗在诗体的选择上还与要表达的题材内容有一定关联,呈现出大致的规律性,并进而对诗歌的风格特色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为了方便起见,这里按照古体、律诗和绝句三种类型来作论述。

其一,古体诗尤其是五言古体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形:(一)感怀述志之作,(二)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唐代诗人身处乡村田园期间,多有感怀述志之作。如王绩辞官归隐之后写下的:《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晚年叙志示翟处士》,王维隐居辋川时所写的《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以及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李商隐《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一百言,以寄怀于游旧》、陆龟蒙《村夜二首》、《记事》、《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等皆是。这类作品大都表达了比较复杂、深刻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比如对昔日生活、理想的追忆,对仕宦遭际的叙述,对当下田居生活的陈述与感触等等。正因为这类作品内涵的丰富复杂性,唯有篇幅自由而容量大的古体诗足以担当。兹以两首诗为例略作分析。先看王绩的《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风云私所爱,屠博暗为俦。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晚岁聊长想,生涯太若浮。归来南亩上,更坐北溪头。古岸多磐石,春泉足细流。东隅诚已谢,西景惧难收。无谓退耕近,伏念已经秋。庚桑逢处跪,陶潜见人羞。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

从诗题可知,这是诗人晚年的述志之作。从回顾昔日年轻时代的理想追求一直写到今日的东皋之隐,完整再现了诗人一生的心路历程。诗人从小就有着不平凡的追求(“弱龄慕奇调”),并为此作了长期而精心的准备,他“无事不兼修”,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他“明经”为的是“待诏”,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学剑”为的是“封侯”,渴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并多次“北上”、“西游”以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中年时代却遭逢隋唐异代的社会动乱,在生灵涂炭、生命遭受严重威胁的情势下,诗人的理想追求也付之东流了。无奈之下,诗人选择了退守田园,远害全身。虽然在隐居之初,时有入世的冲动;然而多年的退隐生活,早年的斗志已逐渐消磨,晚岁渐感生涯若浮,只愿享受田居之乐,哪里还顾念身世之忧呢!在诗人自述的字里行间,分明能感受到他内心曾经的矛盾与挣扎,以及蕴蓄于其间的憾恨与沉痛。再看陆龟蒙的《村夜二篇》其二:

世既贱文章,归来事耕稼。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只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嘻今居宠禄,各自矜雄霸。堂上考华钟,门前伫高驾。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吹嘘川可倒,眄睐花争姹。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安知勤播植,卒岁无闲暇。种以春鳸初,获从秋隼下。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藉。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蛟龙任干死,云雨终不借。羿臂束如囚,徒劳夸善射。才能诮箕斗,辩可移嵩华。若与甿辈量,饥寒殆相亚。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

这首写于冬夜抒怀述志的五古诗篇,所表达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复杂。诗人既申述了自己虽满腹才华却因身当末世而一无所用的憾恨,并仍然执着于儒家“仁义”之道德操守;同时又对黑暗的现实倾泻了强烈不满,表达了深沉的哀民之情。诗将那些“居宠禄”的达官贵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与“卒岁无闲暇”、“日晏腹未充”的农夫的辛勤劳动作了强烈的对比,表达出诗人感时伤世,悯农拯世的一份拳拳之情。从艺术上来看,这类感怀述志长篇,多融叙事、抒情与议论于一体,语言浑朴简练而有蕴涵,结构严谨分明,浑然一体。

唐代反映现实的田园诗篇也多用五、七言古体。从高适的《东平路中遇大水》、杜甫《甘林》到韦应物的《观田家》、戴叔伦《女耕田词》、柳宗元的《田家三首》,再到张、王、元、白诸诗人的反映现实和民生艰难的大量田园诗篇,再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等诗人反映晚唐末世民生苦难之作,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古体(其中多为五古)。因为这类诗作所反映的内容、思想及情感也大都比较丰富复杂,既有对田家生活艰辛与劳作辛苦情景的具体描述,有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指斥,还有诗人同情、激愤之情的抒发等,如此多的内容只有长于敷陈铺叙的古体诗才能胜任。从艺术上来看,这类田园诗语言多质朴、平易,叙事性较强,思想及感情表达也多直切显豁。如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以平实的语言、铺陈的手法,先后为我们细致展现了两个具体的生活镜头:一是农户全家老幼冒着暑热收割麦子的紧张场景,一是破产的农妇捡拾遗穗的凄凉画面;最后以议论之笔表达诗人面对农家苦难的自疚自愧。又如唐彦谦的《宿田家》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小心事延款,□馀粮复匮。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这首叙事诗,用质朴的语言,平实的叙述,写出官府衙役们下乡敲榨勒索,欺压农民的凶态,以及农家畏惧官吏、低声下气、曲意款待的情形,人物情态跃然纸上,颇有杜甫叙事诗之遗风。结尾又以质朴而直切的议论,表达诗人哀怜民困的忧伤以及空有一腔济世拯民之心而无法有所作为的愤懑。张籍、王建则多以七古(七言歌行)来反映中唐的各种社会问题,而写得最集中、最深刻的就是反映农民生活与地域风情的田园诗,如王建的《田家行》、《簇蚕辞》、《赛神曲》、《荆门行》,张籍的《野老歌》、《促促词》、《江村行》、《江南行》诸诗即是。清代管世铭评价说:“乐府古词,陈陈相因,易于取厌。张文昌、王仲初创为新制,文今意古,言浅讽深,颇合《三百篇》兴、观、群、怨之旨。”[9](P1549)

其二,偏重写景抒情、表达田家之乐的田园诗多采用五、七言律诗。这种倾向性从盛唐时代就开始有所显现。例如,王维多通过景物描写,表现田家之乐的田园诗,其大多数就是采用五律或七律,如五律:《春日田中作》、《新晴野望》、《山居即事》、《辋川闲居》、《春园即事》、《淇上田园即事》,七律:《辋川别业》《早秋山中作》《积雨辋川庄作》等,都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描写了美好怡人的田园景色,突出田家生活的安逸闲适,借此表达出诗人的隐居之乐。又如杜甫,他的那些描写江村景色,表现自己田居生活之乐的田园诗也多用五律和七律。五律如:《田舍》、《为农》、《遣意二首》、《屏迹三首》、《春日江村五首》,七律如《江村》、《进艇》、《客至》等即是。到了中、晚唐,这种趋势则更加明显。如中唐诗人王建,他的反映现实和风俗民情的多用七古(七言歌行),而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则多为五律,其余像秦系、耿湋、卢纶等诗人也都很典型,晚唐诗人中,张祜最有代表性,他的61首田园诗中,五律和七律就占了53首,古体诗总共才8首,因为他的田园诗除少量作品是关注现实民生外,绝大多数诗篇是写景抒情,表现自己隐逸生活情趣的。此外像许浑、皮日休、韦庄等等都鲜明地体现出这种依据表现题材而进行诗体选择的倾向性。这类采用五、七言律的田园诗多注重意境的创造,语言清丽雅致、简练生动,抒情也相较含蓄蕴藉。兹以两首为例: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杜甫《田舍》

鸟逸溪云静,人行野岸稀。茅峰三点翠,练水一条辉。

晚蝶花心少,阴萤草里微。何妨孟朱舍,夜饮醉歌归。

——张祜《江南杂题三十首》其三

杜甫的《田舍》诗几乎句句写景:清澈的江水、安静的古道、密深的野草,枝条柔软的榉柳、清香扑鼻的枇杷,还有在夕阳下悠闲晒翅的鸬鹚,通过这些自然意象,将日落黄昏时田舍周围环境的清幽、静谧与安恬生动地描画出来,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隐居乡间的悠闲与从容之乐。而许浑的这首诗也以清雅的语言描写了隐居环境的美好与幽静,表达了诗人身处其间的闲逸之趣。

其三,五、七言绝句多用于剪影式的即事写景与抒情,内容比较单纯,感情表达也多含蓄蕴藉。如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诗写耕作归来与好友相逢的喜悦,但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喜字,而是通过以景托情。诗中分别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的诗情。戎昱《过商山》“雨暗商山过客稀,路傍孤店闭柴扉。卸鞍良久茅檐下,待得巴人樵采归。”通过描写行人稀少的雨夜商山、柴扉紧闭的茅店等景物,以及诗人卸下马鞍在茅檐下良久等待采樵人归来的情景,将诗人旅途的寂寞与劳顿含蓄而有力地烘托出来。又如司空曙《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也是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诗人钓罢归来不系船只,月落而眠的自由洒脱,突出了诗人江村生活的闲逸之趣。

唐代田园诗中的五、七言绝句还多以联章体的形式出现,每首诗既相对独立,一诗一景或一诗一事;各首诗又相互关联,表达一个中心的主旨。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是一组六言绝句,每首诗分别选取一个富有诗意的生活片断进行描写渲染,抒写诗人隐居田园的种种赏心乐事,共同体现出“田园乐”主题。又如谢良辅、郑概等12位诗人所创作的《状江南》十二咏,每首诗分别根据季节特征,选取几种典型的江南风物进行描绘,语言十分简练传神,组织在一起,生动描绘了江南从春到冬的美丽风情,也表达了诗人们对江南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此外还有李德裕的《思山居十一首》、陆龟蒙的《自遣诗三十首》、《闲居杂题五首》、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中有田园诗十三首)等组诗都具有这种特点。

[1]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清刘熙.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丁福保.清诗话(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山东:齐鲁书社,2002.

[6]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学[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7]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清诗话续编(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沈德潜.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9]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清诗话续编(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 张吉兵

I206.2

A

1003-8078(2015)05-0022-06

2015-09-09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5.07

周秀荣(1968-),女,湖北红安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五律五言七言
有志无书五言联
《已通闲读》七言联
行草书钟鼎风流七言联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他山 五律
福寿双全(五律)
农时七绝五律诗词(一)
朝罢诗成七言联
五律·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