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军, 黄慧慧
(1.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师范院校文科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王爱军1, 黄慧慧2
(1.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师范文科专业因其学科性质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亟需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与理念,加强课堂内外的“个性化”实践。在育人理念方面,要抛弃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的文理同一化模式,逐渐转变到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锻炼与培养。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实践性,构建吻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活力”课堂。在课外活动方面,注重“个性化”实践形式与内容,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现“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个性化”人才;师范院校;文科专业;理念;实践
当代社会属于新经济文化社会。新经济文化社会的生产消费不同于工业社会,前者是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消费,后者是非标准化、单一化的生产消费。单一化的生产消费呼应着个性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因此有经济学家把新经济文化称为个性化经济文化或个性化企业文化[1]。个性化经济文化需要“个性化”人才。“个性化”人才指的是社会个体随其兴趣与特长而发展塑造的且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应用型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个性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尤其离不开高等院校不同专业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及时更新与改进。本文主要针对师范院校文科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加以探讨,以期为高等院校“个性化”人才教育提供一种启示与借鉴。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同一性和单一化现象。尤其是同一所学校里的不同专业,缺乏吻合本专业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与思路。比如,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同一化,模糊了不同专业的社会需求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发挥其专业作用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在师范院校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无论是师范文科还是师范理科,教学领导者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依葫芦画瓢——仿制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优势与特色,这与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矛盾。再者,今天的大学课堂,大多数教师依然是满堂灌,采用“讲听式”的单一化教学方法,虽然普及知识但难以锻炼学生能力,这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矛盾。因此,当前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解决好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方有可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人才。
就文科专业而言,首先要厘清该专业的学科性质与教育目的。比如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文学),其学科性质主要表现为表达性、文学性与书写性,这就要求教育领导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如何在大学四年逐步提升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然后具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
一是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情况调整课程结构模块,引导学生文本细读与培养问题意识。师范生一年级的课程设置要合乎新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与个性化要求,理应把抽象化、理论性、研究性的课程调往高年级时段,如文学史、批评史、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史专题等课程放在二年级以后开设。一年级主要开设作品选读性质的课程(包括文学作品、语言文字读本等),针对具体的文章篇目引导学生学会文本细读,在细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逐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域和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这个环节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因为欣赏文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分析的结果更为重要。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参阅笔者团队成员撰写的相关教学论文[2]。
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时段与心理特点配备新生导师制。一般而言,文科师范学生比较耽于幻想和浪漫,感性胜于理性,这是异于理科学生之处。因此,师范专业的文科新生一旦入校后,教学领导者应及时为他们配备合适的导师或指导者。新生导师主要由专职任课教师担任,每位教师分配5名学生左右,导师指导学生学会“作文”与“做人”。所谓“作文”,即指导学生学会写文章,包括应用文与学术论文。应用文重在掌握一定的格式技巧,但学术论文需要修炼内功,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即要从读书笔记开始。导师指点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技巧,采用小论文格式,对其评点与举荐,从而发掘具有研究潜力的个性化学生,逐步培养其学术钻研能力。所谓“做人”,即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特点,尽可能地给予锻炼与训练的平台和机会,打造符合多元化社会需要的个性化人才。
三是根据文科师范生的工作需要来设计相应的技能课程或训练活动。比如,采用“小黑板每周一写”的方式来训练“粉笔字”(师范生“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小黑板立在教室走廊大厅等公共空间以展览,无形中产生约束力和动力;通过有外教以及留学生参与的“英语角”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听力与口语;通过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以及学校广播站优秀播音员开展的汉字读听活动形式来提高文科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通过优秀读书笔记与小论文格式作业展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文本细读的兴趣与动力,为将来的学位论文写作打基础。
四是根据人性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考试规章制度。比如,举办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四六级考试、背诵诗词名篇四六级考试。文史专业的学生显然不能仅仅依赖于教材课本的学习,而要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知识,夯实专业基础。然而,大多数学生由于人性的惰性习惯与依赖心理而不能自觉地借阅相关专业书籍,这就需要教学领导者不仅要组织教师为学生开列课外必读书目,而且还要建立健全监督与约束机制——即采取课外必读书目与背诵诗词名篇四六级考试的形式,由考试促进阅读,由阅读而生发兴趣,以硬性指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
总之,文科师范专业因其学科性质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与理念,抛弃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的文理同一化模式,逐渐转变到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锻炼与培养。为此,教学领导者要科学制定与之相应的课程方案与教学模块,如此方有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社会需求的个性化创新人才。
文科师范生“个性化”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大学的课堂实质上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舞台上的主角既是教师也是学生,而且,教师往往要身兼导演、编剧与演员三职,一堂课就是一场华丽的舞台剧,彰显着师生的个性化色彩。也就是说,教师要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实践性,从而构建吻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活力”课堂。所谓“活力”课堂就是告别以往的讲听被动式课堂为现代的师生互动参与式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个性都会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展现,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建构“活力”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本文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课堂情景短剧。就文学作品而言,每一段情节、一个细节、一种场面甚至一个特写镜头,都是一幕富有戏剧性的片场。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授课”,即学生进入作品与现场,其最好的方式就是形象化地演义作品。教师以作品的某种观点来贯穿作品中的场景,就像冰糖葫芦的竹签串起一个个糖葫芦,这糖葫芦是可以通过文学现场的肢体语言来展示其滋味的,即学生可以适当地饰演其中的某个“糖葫芦”,可依据自己的理解来饰演角色,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表演时要格外注意语言及神情的贴近,既还原人物又融入自我个性,展现一个创造性的人物形象。这种“活力”场面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激发学生集体参与的欲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学格局:每节课都是一种期待。
其次,课堂作业的即兴完成。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总是习惯于听老师讲解,然后完成课后书面作业。文科作业一般异于理科作业,具有“现成性”——对于某个问题总能查询到相关的答案,而且非唯一性。理科作业如数学,一个题目往往不见得有现成答案,这势必要求学生去验算与实践。但许多文科师范生则可以偷懒,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粘贴拼凑,实质上滑入了抄袭的泥沼。即使是有所为之的学生,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时也会不自觉地从众。因此,这样的作业方式难以凸显学生的个性来,实在不利于发掘与培养人才。于是,很有必要通过即兴课堂作业的形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性、表达欲和实践性,这种形式避免了课后因为抄袭而成绩不公的现象。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深入本科生课堂听课,目睹了美国师生的课堂教学现场。虽然,中国学生远不及美国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但我们可以借鉴他山之石——课堂即兴作业的教学方式。即是说,老师临下课前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一篇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由学生当场完成并交上,教师课后批阅再反馈给学生。现场作业,避免抄袭,独立思考,显出个性,成绩透明,它暗合了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与理念。
再次,健全“对话式”的课堂讨论模式与机制。讨论能见真性情,课件能显基本功。近几年来,各师范院校都在关注与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探索者普遍提及的一种方法就是课堂讨论[3],即把班级学生分为数个小组,以小组长为抓手来组织学生课后研读及讨论交流,具体呈现为读书笔记、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三个主要环节。但已有的讨论模式凸显了一个问题,即许多学生往往冷眼旁观不属于自己负责的讨论内容,讨论沦为各说各话,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能激发学生个性思想的讨论模式与机制,即“对话式”课堂讨论。具体表现为:学生自我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每一次对话的内容与表现都纳入平时成绩。比如讨论一篇文学作品,在学生自我对话环节要求讲解者制作PPT,在课件上呈现已有的主要研究观点,同时讲解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环节,要求讲解者与听众互相即兴提问,视所提问题与文本的贴近性程度给出平时成绩;在学生与教师对话环节,主要是教师随机提问讨论小组成员及其他听众,然后点评学生表现,尤其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与回答。这实际上建立了一种课前读书、课堂参与、教师干预、课后准备的完全对话式讨论模式与机制,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活力,也能为学生提供一种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与空间。借助这种自我展现的平台,教师能够真正发现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然后循序渐进,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一般而言,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启示、指导与方法,只有把这些启示、指导与方法充分运用到课外活动实践中,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有益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师范文科学生的课外活动形式便显得至关重要,其中的“个性化”实践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师范文科学生课外活动形式中的“个性化”实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由说课与微课堂建设。师范文科生必须充分认识自由说课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所谓自由说课,指的是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文章篇目在合适的时间段内进行说课,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说课过程必须要跟踪录像,说课完毕由班级或小组学生点评,然后由说课者观看说课录像进行自评。班级所有学生说课结束后,需要收集说课录像存档,建成微课堂。微课堂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会贯穿大学四年时光。期间,指导教师可以全程参与。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说课的内容与形式,不必拘泥于本专业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形式;二是指导学生在15—20分钟时间内的课程内容设计,一定要追求说课内容结构的完整性与层次的清晰度,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实际上,这是引导学生对于文本细读与问题意识的训练与实践,即由思考层面上升到写作再升华到表达层面。而“表达”则是文本细读与问题意识的高级阶段,这与师范文科学生的个性化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读书—思考—写作三个环节如何转化为“表达”层面下功夫,如此才有可能实现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二是大学生申报实践创新项目的最优化。近几年来,省教育厅十分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立项建设,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实践创新项目涌现出来,然而,绝大多数项目都难以凸显并锻炼学生的个性化素养。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务部门把关,真正筛选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实践创新项目,努力做到项目建设的最优化。项目的最优化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指标:首先是个性化。个性化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彰显出自我的风采与专业的个性。比如历史文化专业的学生申报的项目——居民小区命名现象考察,这便是个性化的项目,透过命名的演变能发现民众审美与文化的历史变迁,具有文化学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是实践性与可行性。也就是说申报的实践项目必须能离开课本,离开网络,要进行可行性的实际调查分析与研究。比如文学专业学生申报的实践项目——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现象考察,貌似不错的一个项目,也具有个性化色彩,但它不适宜展开调查分析。因为中学生的生活规律与学习要求限制了研究者调查问卷分析与研究的可行性,即难以接近这些中学生,更难以深入到中学课堂去问卷调查。也许到了大四实习阶段才能近距离接触中学生,但时间已迟而难以完成了。
三是个人才艺与兴趣数据库的创建。新生入校伊始,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就要统计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进行归类存档建立才艺与兴趣数据库。尤其要关注学生期望在什么方面得到锻炼,比如书法、口才、写作、音乐、球类等等,教师把学生个人信息与其个人兴趣爱好归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找寻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摒弃形式主义。笔者班级的几位学生表示自己想锻炼新闻写作,虽然也进入了学生会的记者团,但每次的通讯报道都得不到较好地采纳,且样稿无人指点,因此得不到实质性的个性化培养与锻炼。笔者便联系学校的校报编辑部,说明了这种情况,同时建议校报编辑部也要建立一个学生写作兴趣数据库,把这批有志于发展新闻写作的学生信息录入数据库,然后通过新闻写作的“批次”训练与实践来发现新闻写作的个性化人才。同样,书法协会、口才协会、音乐协会以及球类协会等也可以建立学生才艺与兴趣数据库,切实为具有个性化素养及需求的学生提供锻炼平台。这种个性化才艺与兴趣数据库看似属于文科师范专业之外的“旁门左道”,但它着实为学生未来的就业空间增添了筹码,势必会受到当代多元化社会的欢迎。
要实现文科师范生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当然还离不开一些基本的保障措施。比如,要建构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包括软性环境和硬性环境。前者一般指的是不宜排满学生每一天的课程,要留出一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阅读以及个性化锻炼与实践。后者指的是个性化实践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以及锻炼的平台,即如舞蹈需要舞蹈室,球类需要场地,绘画需要画室,说课需要微格教室,演讲与口才需要公共的交流平台,等等。另外,需要改革单一化的管理与评价模式。学校在制定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与评价机制时也要依据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方案而行。转变管理职能,强调社会参与,改革管评模式,确实为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1] 周春花.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5):39-41.
[2] 王爱军.文本细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精神[J].教育评论,2012(3):108-110.
[3] 段华治,王朔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4):67-70.
责任编辑:孙义清
G652
A
1007-8444(2015)06-0827-04
2015-06-25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文科专业学生论文写作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JSJG130)。
王爱军(1977-),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