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5-03-28 08:28:41李燊燊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李燊燊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燊燊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巨大作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积极吸收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意见,比如赵洪恩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一书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晚清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山东大学的张伟从纵向(时间)和横向(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析。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的文化,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门类。本文比较赞同辽宁师范大学闫娜娜的观点,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二、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塑造了炎黄子孙优良的道德品质。

首先,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我国大学生中出现西化的倾向,个人主义比较严重,集体主义思想相对淡薄,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对国外的洋节日十分热衷,大学生群体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是我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先辈们心系国家,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结合起来,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近代社会以来,中华民族又以“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争取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在今天,中华民族仍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继续在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因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以此为动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建设者,撑起中国建设的未来。

其次,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至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年轻人求知欲比较旺盛,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较强,虽然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获取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充足,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魅力却是独一无二的,它涵盖了历史、文学、礼仪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也包含着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可以使大学生在扩充知识面的同时,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使自己从一个专门型的人才转变为广泛涉猎、知识广博的全面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教育方法,对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内省”、“慎独”,可以促进大学生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示范教育”、“因材施教”、“陶冶教育”等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受到特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难免会有消极落后的思想,这些思想势必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思想主要包括轻法治、封建守旧,光宗耀祖等腐朽观念。

首先,影响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其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国家制定的法律条款也成为封建君主统治的工具,法律条款形同虚设。同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强调“德治”“人治”的重要性,主张重德治轻法治,使得法治观念没有深入人心,从而导致人们的法治意识比较薄弱。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情社会”、“人治”的观念仍然存在,不少人无视法律规章的存在,托关系走后门,部分执法人员仍以身犯法,滥用职权,这些观念和行为的存在,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妨碍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

其次,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进取意识的培养。我国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传统文化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使得大家追求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容易产生随大众、不思进取的心理,从而阻碍了竞争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种几千年形成的保守文化在今天也有明显的体现,大学生作为新时期国家建设者,本应该具有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魄力,但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明显不足。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创造健康优良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该构筑一个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校电视台、校报、杂志等媒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电影、歌曲、诗词等,让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学校的社团组织,定期排演传统文化节目;利用校园条幅,将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的口吻表达出来,以此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增加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就要发挥高校课堂的积极作用。首先,高校应该积极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或者公共必修课,适当增加公共课的学分和学时,并不断增加课程内容,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一起纳入授课范围,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理论素养;其次,高校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优秀的传统文化鼓舞大学生、激励大学生、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身觉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建设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不断整改校园网络的薄弱环节,减少网络有毒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的侵蚀,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创造一个优良的网络环境。其次,各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站阵地建设,创建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网站,不断更新和丰富网站的文化内容,比如,可以在网站上播放学生喜爱的并且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优秀节目和影视作品,同时,要加强对精品网站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网站的关注度和使用率,切实发挥精品网站的积极作用。

(四)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认真对待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理念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用优秀传统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发挥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一个品德高尚而又知识渊博的老师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五)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和习惯。大学生要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理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既包含着积极健康的内容,也包含着消极落后的思想,这就需要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理性分析、科学把握,既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和品格的体现,大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品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和帮助自己树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优秀品质。最后,大学生要采取实际行动来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传媒手段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行为品质和习惯,从而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实现有机融合。

(责任编辑 远 扬)

[1] 赵洪恩,李宝席.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2] 闫娜娜.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0: 5.

2015-04-01

李燊燊(1991-),女,山东潍坊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5454(2015)02-0094-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5.02.026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