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岭泉,王晶晶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医务社会工作伴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而出现,它最早出现于英国,后发展至美国并被纳入医疗卫生体系。目前,国外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医院虽然意识到对医务社会工作人员需求的必要性,但是面对医务社会工作人员数量与经验的匮乏,如何将其纳入医疗卫生体系,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国内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在课程设计与培养方式上多借鉴国外经验,缺少国内实践基础。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作为国内第一个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机构,不仅制度完备,责任分工明确,运行模式受到医院及社会高度认同,而且在专业人才培养及推动国内医务社会工作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研究可以为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提供本土化借鉴经验。
北平协和医院的前身为“协和医学堂”,即由六合会(伦敦会、长老会、美以美会、内地会、伦敦教学医学会和英格兰会)创办的教会医院,是一所被中国政府承认的教育机构。1915年被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购买,并参照美国当时较为先进的霍普金斯医院改建成正规医院。北平协和医院的建筑规模、功能结构、人员配备和研究条件等在当时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世纪初期,医务社会工作在国外已开始步入专业化发展轨道,并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因此,罗氏集团于1920年聘请蒲爱德来华筹建社会服务部,经过一年的规划与筹备,于1921年正式成立,并由蒲爱德担任社会服务部主任一职。吴桢曾就此写道,“任何一个医院如果只有设备精良、管理先进、医疗水平高,而没有社会服务部的设置,就不能成为第一流医院。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是1921年建立的,有了它,协和医院的组织结构算是完备了”。[1]
1.社会服务部的人员和机构设置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是我国第一个制度明确的医务社会工作机构,隶属于院长办公室之下,在运行上与其他科室平行独立。创立初期,社会服务部因专业人才匮乏,仅有包含主任在内的两名工作人员。此时社会服务部因人员有限,只接收由医生或者院方介绍来的病人。1939年,社会服务部达到鼎盛时期,社会工作人员增加到30人左右,在询问处、门诊处及每个科室均配有1到2名社会工作人员。社会服务部招聘条件也有明确规定,医院社会工作人员必须为大学本科社会学系毕业生,主任须有长期社会服务经验,并具有出国留学经历。除此之外,社会服务部还有其他工作人员10人,即英文秘书1人,打字员2人,中文书写员1人,办事员2人,工友1人,洋车夫2人,俄语翻译1人。此时,社会服务部的人事结构相对完备,分工相对明确,执行效率较高,规章制度较为健全。社会服务部下设有4个附属机构,分别为职工社会服务部、怀幼会、调养院和救济部。职工社会服务部于1925年成立,与我国当前的工会相似,主要负责管理本院职工的社会福利,提供职工的借贷服务及解决职工家属的失业问题;怀幼会于1923年成立,主要负责弃婴的收容及领养工作,起初由社会服务部为其设立专门场所并聘请数名保姆进行儿童看护,后为节省开支,将儿童寄养在保姆家,定时上门检查婴儿基本情况;调养院有男女各1所,为需要静养的病人提供廉价的调养场所,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减免住院费用;救济部成立于“七七事变”之后,是专门为驻守北平的第29军伤兵所设立。
社会服务部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一是医院固定拨款,仅够工作人员的工资及服务部日常开销,用于救助病人的资金较少;二是病人捐助,由于协和医院机构精良,上层人士也多选择来此就医,社会服务部的资金一部分就来自于他们的捐赠;三是社会募捐,要根据医院当局的政策方针而定。
2.社会服务部的专业服务
(1)对患者的专业服务。社会服务部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发掘和解决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让患者病愈后不会因为社会问题而使病情反复。社会工作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协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迅速加深病人对医院的了解,并向其普及医学基本知识,消除病人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及对西方医学的戒备心理。第二,疏导患者因病痛产生的消极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向病人解释其病情现状及医生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第三,调查了解病人的基本状况与社会环境,发现诱病因素,并制定计划加以改善或解决。如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困难、职业问题、家庭失业、家庭不和等,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相应帮扶。第四,在病人出院后,继续保持联系,为病人遇到的医学及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对医生和医务工作的支持。社会服务部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且把沟通的范围追踪延伸至与病人生活相关的社区之中。[2]首先,社会工作人员为医生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家族病史、生存环境及社会关系,协助医生为病人做出准确诊断与治疗。其次,协和医院属于协和医学院的下属机构,是医学研究的实习基地。社会工作人员对病人病情、社会环境、治疗方法的详细描述与后期追踪,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再次,协助医生监督和确保病人能够持续完成治疗,提醒病人及时来医院复诊,如不能来,社会工作人员会进行家访,了解病人的困难,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立初期,国内社会工作人才匮乏,社会工作专业于1922年才在燕京大学正式设立,当时的名称为应用社会学。为了解决自身人才需求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服务部不仅注重专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医院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服务部注重对本机构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国培育了首批医务社会工作者。
在专业知识培训方面,社会服务部定位明确,注重社会工作与医学知识的结合。每周请社会学专家讲解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或请医院各科室主任讲解医学基础知识,在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对医院工作的认同感及综合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与此同时,社会服务部注重关注国外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动态,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发展经验,并派遣优秀员工出国深造。1925年,社会服务部曾派遣于汝麒、周励秋二人赴美进修。回国后,于汝麒担任社会部副主任,周励秋在燕京大学讲授个案。她们都是我国较早从事个案工作的师资人才,在加强社会服务部建设,推动国内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专业实践培训方面,社会服务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会讨论,注重社会工作者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且培训周期较长,一般一名合格独立的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周期为三年。[3]社会服务部在开展工作时,从人类的多样性及诱病因素的复杂性出发,采用个案的工作方法,要求每位社会工作者都要参与到实际个案工作的全部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深入调查与综合分析,并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与高级社会工作者或督导员沟通。社会服务部每周召开全体社会工作讨论会,就每位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鼓励社会工作者在讨论会上介绍其在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案例及成功经验。会议期间主任会就个别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以加深社会工作者对所遇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对于调动社会工作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考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内部情感交流及经验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服务部在关注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注重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发展与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尤其注重高校社会学系学生的培养工作,并为社会学系提供师资支持及实习基地。
我国社会学专业发展较晚,社会服务部凭借其师资人才的优势,承担了对高校社会学系学生的培训任务,并派遣资深社会工作者到高校任教,如派高君哲到福州联合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派周励秋到金陵大学、燕京大学任教。社会服务部主任蒲华德曾亲赴燕京大学从事教授个案工作。社会服务部作为国内第一所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曾与多所高校联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服务部及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学生在服务部的实习表现对就业具有较大影响,相关机构在对社会工作者的选聘过程中,会将竞聘者的实习表现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注重医务社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为各大医院提供专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输送与培养。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作为国内医务社会工作的创始机构,其工作模式与工作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积极推动和扩大社会服务部在国内其他医院的设立与发展,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如政府公立性医院、教会医院和民间慈善医院,纷纷借鉴北平协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成立社会服务部。其中大多数医院的社会服务部由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派人指导建立,如重庆仁济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中山医院和山东齐鲁医学院等。[4]
为推动医务社会工作体系在国内的建立与发展,社会服务部还注重对政府机关、福利机构及其他社会工作机构的人才输送与培养,曾向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北平精神病院、香山慈幼院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部门输送有经验的个案工作人才。
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高社会工作与医学专业的合作水平。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虽然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或方向,但是知识理论体系多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缺乏本土实践环节,学生所学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面对国内严峻的就业市场形势,造成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高校应注重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经验的研究与分析,面对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扩充和发展相关理论。
将医务社会工作与医院功能建设相结合,扩大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职业化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包括关注病人的社会属性,为患者提供咨询平台并进行情绪安抚,帮助患者寻找社会及心理诱病因素,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患者治疗及恢复过程中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精神及物质帮扶等医护技术之外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5]目前,医院已经意识到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医院体制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有医院开始设置医务社会工作岗位,但是担任此职位者多为医生、护士,他们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工作的开展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医院应注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聘用,并且积极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培训基地,使学生所学与现实相结合,直接为医院输送专业对口人才。这不仅可以缩短上岗培训时间,为医院节省经费,也将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医学院校才具备教授医学知识的条件。克服这一瓶颈的方式就是加强普通院校与医学院校的合作,使学生同时接受普通社会工作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培养。此外,使医务社会工作真正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政策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其中主要的政策包括:每个医院都要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根据医院床位数量设定医务社会工作的岗位;医务社会工作者根据其职称享有与医院其他同等职称员工的待遇。因此,要加快相应政策的制定。
[1]吴 桢.我在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A].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话说老协和[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375.
[2]彭秀良.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13.
[3]蒲爱德.医务社会工作者工作与专业训练[J].医药世界,2007(7):12-17.
[4]谢克凡.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先行者——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个案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40-47.
[5]唐 文.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学人文关怀的使者[J].医学与哲学,2006(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