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娄塘志》整理本点校讹误举正

2015-03-28 05:03周录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物志标点

周录祥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 521041)

娄塘先后隶昆山、嘉定,现为上海市嘉定区属镇。乾隆三十七年(1772),里人陈曦纂《娄塘志》稿本,后有嘉庆十年刊本、咸丰四年重印本、光绪十七年候补重印本、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是研究娄塘及周边地理、历史、人物、文化的重要文献,今《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中选入此志[1],依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2]标点整理,很是方便。但亦有一些标点方面的错误,今依其书前后之序,略为举正三十四则,以方便读者。

1.钱大昭《娄塘志序》:宋绍定二年,常棠始有《澉浦志》八卷。澉浦特海盐之一镇耳,至今犹称。其叙述简核,纲目该备焉。[1]1

按:“其叙述简核,纲目该备焉”应承上读,作“称”(称道、称美)之宾语。“简核”后宜作顿号。此谓《澉浦志》因叙述简核、纲目该备,至今尤为人所称美,成为乡镇志之典范。

2.《凡例》第二则:顾乡之民散,而处镇之民聚,而居欲由聚以统散,则必取乡以属镇,犹邑之以县城联四境也。[1]1

按:此句当标点作:“顾乡之民散而处,镇之民聚而居,欲由聚以统散,则必取乡以属镇,犹邑之以县城联四境也。”

3.《凡例》第五则:镇西南隅,向跨守信乡东三都地,字号二十三图果圩。[1]1

按:“地字号”不可读破,古人详记田产疆域,常以《千字文》名地,如天字号、地字号之类。如卷一《疆隅志·区扇细册》中有“正扇让字号”、“副扇坐字号”、“一扇汤字号”[1]4、“正扇国字号”、“副扇朝字号”[1]5,皆如此。

4.卷二《建置志》附明周坤《娄溪小学记》:春则东作,则里胥、邻长坐左右,塾以知昏,盺惰勤之节,读书力田,道不相悖。[1]8

按:“盺”,底本作“昕”[2]409,此讹。此句应标点作:“春则东作,则里胥、邻长坐左右塾,以知昏盺惰勤之节,读书力田,道不相悖。”昏昕,犹早晚。

5.卷二《建置志》附明周坤《娄溪小学记》:窃惟《诗》称“菁莪”,乐育材也。君子能育人材,则人嘉乐之矣。子衿刺,学校废也。世乱则学校不修焉。[1]8

按:“菁莪”为“菁菁者莪”之简称,《菁菁者莪》为《诗经·小雅》中一篇,此“菁莪”可加书名号。《毛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3]893此盖意引《毛诗序》。《子衿》为《诗经·郑风》之一篇,亦可加书名号。又此处“刺”字当下属,作:“《子衿》,刺学校废也。”《毛诗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3]435刺,讽刺。

6.卷二《建置志》附明周坤《娄溪小学记》:余姻人王瑭来致侯命,乞予言,遂次第书之,以附于“菁莪”之义,亦见《风教录》。[1]8

按:“菁莪”当如前述,加书名号。“以附于《菁莪》之义”后,此文已毕,应加句号。“亦见《风教录》”乃交代此文来源,前文有“以上俱见《风教录》”[1]7,即此文如前所述娄溪小学养正堂、圣贤祠、兴诗堂、立礼堂、小学田等相关记载,皆摘引自《风教录》一书。则此“亦见《风教录》”五字,应与之相应,字号比正文小一号。

7.卷二《建置志·朱侯祠》附明娄坚《代唐时升娄塘里别建邑侯朱公生祠碑记》:自嘉禾朱公来蒞兹土,抚循刮摩,稍稍复苏。其民三年,奏最,擢为南仪部郎。[1]15

按:“其民”二字应承前读,作“复苏”之宾语。前文云“获不偿劳,民以疲谻”,故朱公抚民仁厚,使民力稍稍复苏。“三年奏最”,谓朱公治此地三年,政绩考核列为优等,以此向朝廷上报。

8.卷二《建置志》附明娄坚《代唐时升娄塘里别建邑侯朱公生祠碑记》:碑在治城西三里,所固已铿鍧,焜耀倾动人耳目。[1]15

按:此句应标点作:“碑在治城西三里所,固已铿鍧焜耀,倾动人耳目。”三里所,即三里许。所,不定数词,表示大概的数目。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4]2868铿鍧焜耀,指碑文文词铿锵有力,光明辉煌。

9.卷二《建置志》附明娄坚《代唐时升娄塘里别建邑侯朱公生祠碑记》:予家里中,尝从里父老言,民所疾,苦以壤地高下。错高者无所受水,不宜禾。其庳下者则蓄而不泄,往往漫为陂池,乃禾之费烦。[1]15

按:此句中当作“民所疾苦,以壤地高下错”。谓百姓之困苦,因土壤地势之高低而参差不齐。

10.卷二《建置志》附明娄坚《代唐时升娄塘里别建邑侯朱公生祠碑记》:今天子御宇之七年,吴中大祲,于时主计者方急东南之赋,有司奉行若束,湿尪羸就毙之民而以箠楚。[1]15

按:“束湿”间不应加逗号。束湿,指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语本《史记·酷吏列传·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如束湿薪”[4]2868《汉书·酷吏传·宁成》云:“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湿。”[5]3649省作“束湿”,颜师古注:“束湿,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5]3649此作动词用,意为严饬,如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杨公日飞檄,束湿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6]21

11.卷二《建置志》附明娄坚《代唐时升娄塘里别建邑侯朱公生祠碑记》:公始至之日,与时休息,行之期年,民大和,会乃搜奸剔蠹,锄其强不顾化、为民蟊贼者十数辈,而吾里乃晏然以安。[1]15

按:“会”字应承上读。和会,犹欢会。语出《尚书·康诰》:“四方民大和会。”孔安国传:“四方之民大和悦而集会。”[7]530《汉书·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5]4069此处指百姓各谐安定。

12.卷二《建置志》附明娄坚《代唐时升娄塘里别建邑侯朱公生祠碑记》:顾昔之君子,如朱邑既去,桐乡犹眷焉。不忘夫民之安其治也,则公或尚惠顾焉,况于赤子之念慈母,幸得见其仿佛者,何能无藉于斯。[1]16

按:此句当标点作:“顾昔之君子,如朱邑既去桐乡,犹眷焉不忘夫民之安其治也……”去,离开。“桐乡”为“去”之宾语,应承前读。朱邑年轻时曾官桐乡啬夫,升官后不忘桐乡,卒后葬于桐乡,事见《汉书·循吏传》[5]3635-3637。眷焉,回视貌。焉,词尾。《荀子·宥坐》 引《诗》:“眷焉顾之,潸然出涕。”[8]524(今《诗·小雅·大东》作“眷言”。)宋·朱熹《示诸同志》诗:“眷焉抚流光,中夜叹以惊。”[9]66后句“夫民之安其治也”,为“眷然不忘”之宾语。

13.卷三《水利志》小序:有干河以为之经,复有支河以为之纬,夫而后远近并受其益顾。程志云:干河或道经数里,非一都所能界域。[1]17

按:顾,但是,表转折。《礼记·祭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10]834《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11]5539程志,谓程某所撰志。可加书名号。

14.卷三《水利志》明姚光孝《双塘口待潮》诗案语:成祖即帝位,以定策,功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卒赠荣国公,谥恭靖,著有《逃虚子集》。[1]20

按:“功”字应承上读,谓姚广孝因制定灭元之策的功劳,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15.卷四《选举志·封爵》附《伯夫人制》:礼既行于旭雁,庆遂发于河鸠,无仪著咏于斯,干瞽宗夜诵害,浣具陈于中谷,箴管朝吟至。操作无惮勤劳,而法妆宜还朴素。[1]31

按:此段应标点作:“礼既行于旭雁,庆遂发于河鸠。无仪著咏于《斯干》,瞽宗夜诵;害浣具陈于中谷,箴管朝吟。至操作无惮勤劳,而法妆宜还朴素。”《诗经·小雅·斯干》有:“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3]990《诗经·周南·葛覃》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3]39“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3]42

16.卷四《选举志·封赠·李庆誉》附《登仕佐郎李庆誉九品孺人张氏敕》:制设官分职,昭器使之无遗,锡类,施仁嘉蒙恩于伊始。[1]34

按:此处当标点作:“《登仕佐郎李庆誉九品孺人张氏敕制》:设官分职,昭器使之无遗;锡类施仁,嘉蒙恩于伊始。”锡类施仁,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3]1578毛传:“类,善也。”[3]1578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3]1578意谓以善施及众人。

17.卷五《人物志上·贤达·唐爱》:及罢归,凡民间利病必向邑宰直陈之,不以私谒人,由是益重之。[1]37

按:“人”非“谒”之宾语,乃“益重”之主语,应属下读。此谓唐爱罢归后,不以私事谒邑宰,凡谒必因公,故乡人益重之。

18.卷五《人物志上·孝友·陈有光》:年壮不克娶,抚犹子若己出,使就外,《传》曰:“不学无以明理。”[1]42

按:“传”,底本同[2]422,实“傅”之讹,当校改。此当标点作:“年壮不克娶,抚犹子若己出,使就外(传) [傅],曰:‘不学无以明理。’”就外傅,指离家就学于师。《礼记·内则》:“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9]488

19.卷五《人物志上·孝友·陈有光》:同里,时明经梦九、汪文学大来雅重之。[1]43

按:此谓时梦九、汪大来与陈有光皆嘉定娄塘里人,因称“同里”,故此处“同里”后不应有逗号。

20.卷五《人物志上·文学·浦南金》:岁余即移疾归家,故贫以卖文自给,稍有余,辄以赒宗族之穷乏者。[1]44

按:此应标点作:“岁余即移疾归。家故贫,以卖文自给,稍有余,辄以赒宗族之穷乏者。”家故贫,即家本贫。

21.卷五《人物志上·文学·何平》:入国朝,历官福建督粮道布政司参议,解官后携家归故里,茀墓草,葺先祠。[1]47

按:福建督粮道与布政司参议为其前后所任二官名,中应加顿号。

22.卷六《人物志下·帝后·庄烈帝愍皇后周氏》:天启中选入信邸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中宫之政悉稟成于熹宗张后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升。[1]51

按:此处应标点作:“天启中选入信邸,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中宫之政悉稟成于熹宗张后。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升。”故事,义为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如《汉书·刘向传》:“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5]1928

23.卷六《人物志下·帝后·庄烈帝愍皇后周氏》:世祖章皇帝定鼎,改谥庄烈愍皇后,与帝同葬。田贵妃寢园名曰“思陵”。[1]51

按:此处应标点作:“世祖章皇帝定鼎,改谥庄烈愍皇后。与帝同葬田贵妃寢园,名曰‘思陵’。”田贵妃卒于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二十三日葬入坟园。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周皇后、崇祯帝先后自杀,四月初四日,李自成令将二人葬于田贵妃墓中。清初命名为“思陵”。

24.卷六《人物志下·列女·沈氏》:姑之母王氏亦依婿家,性严甚,小失,其指谇语不休。[1]52

按:此应标点作:“姑之母王氏亦依婿家,性严甚,小失其指,谇语不休。”小失其指,义为稍微不满其旨意。《汉书·张骞传》:“﹝使者﹞来还不能无侵盗币物,乃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按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5]2695颜师古注:“乖天子指意。”[5]2695

25.卷七《艺文志·嘉定县志》附浦南金《嘉定县志后序》:我邑侯见峰杨公蒞吾嘉之又明年……昭百礼备,万物以康百姓,志之所由作也。[1]56

按:后应标点作“昭百礼,备万物,以康百姓,志之所由作也。”

26.卷七《艺文志·志学稿》附时偕行《志学稿自序》:壮登仕版,绾墨绶,日夕拮据,簿书期会,而内省一。夫不获时,予之辜,则赧然汗津津出而食不下咽也。[1]58

按:“一夫不获时,予之辜”为内省之宾语,中不应断开。一夫,即一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7]716获时,即获得机会,出人头地。本书卷五《人物志》有时偕行传云“万历十一年成进士,历宰确山、长兴、诸暨、定海四县,所至有声”[1]37,盖任县官时,长于识拔士人,使之获时而起。

27.卷七《艺文志·西行奏议》附汪琬《题西台奏议》:今幸公曾孙圮授来,游于琬之门,然后得睹此二十六篇者。[1]58

按:“来游”,即前来从学,中间不应用逗号。

28.卷七《艺文志·至圣编年世纪》附衍圣公孔昭焕《序》:黄恭之《家状》四十二代而止。阙里《世系续编》四十九代而止。[1]65

按:《阙里世系续编》为书名,为孔子家族家谱,“阙里”二字应在书名号内。阙里,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城孔庙东墙外的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顔由,顔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12]288此盖误类比上“黄恭之《家状》”而讹。

29.卷八《杂类志上·物产·斜纹布》附明汪价《斜纹布赋并序》:若夫所谓斜纹者,乃女红之巧制,而梭布之名。珍絮繀以密绒纂,而纯毛比氍毹之茸,毳纹如罽锦之组紃。[1]68

按:此赋押韵,此段韵脚为“珍”、“纯”、“紃”,故应标点作:“若夫所谓斜纹者,乃女红之巧制,而梭布之名珍。絮繀以密,绒纂而纯。毛比氍毹之茸毳,纹如罽锦之组紃。”

30.卷八《杂类志上·古迹·报亲祠》附明唐时升代时偕行《何氏重修报亲祠记》:兹庵也,阅何氏之盛衰屡矣,而卒不废及其瞻拜。伊迩题识方新,乃几易姓焉。[1]71

按:此句当标点作:“兹庵也,阅何氏之盛衰屡矣,而卒不废。及其瞻拜伊迩,题识方新,乃几易姓焉。”伊迩,义为不远。《诗·邶风·谷风》:“不远伊迩,薄送我畿。”[3]199

31.卷九《杂类志下·寺观·闻思禅院》附明侯峒曾《重建闻思庵记》:虽然世故流迁,何常之有![1]84

按:“虽然”后应加逗号。虽然,意为即使如此。《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13]409

32.卷九《杂类志下·丘墓·濠州定远尉承节郎赵应龙墓》附杨焕《承节郎赵君墓志》:用述以志余闻之哀而感。[1]86

按:“用述以志”后语意已尽,后应加句号。

33.附《娄塘风雅》陈炎《玉娥怨并序》:方淫,姑日欲杀之,犹儃佪不死。[1]102

按:应标点作:“方淫姑日欲杀之,犹儃佪不死。”谓其姑(婆母)淫荡,视张贞女为眼中钉,故每日欲杀之而后快。“淫”字后若加标点,则谓张贞女淫矣。

34.附《娄塘风雅》汤池《谢池春·题何氏牡丹画卷》:如锦如霞,真个千金无价。恁丹青平分,造化洛阳。春色总归图画,想当年,沉香亭夜。闲来展卷,犹似园亭开乍。妒花风频吹,不谢芳菲。满眼浓艳无冬夏,笑人世,繁华易罢。

按:此词韵脚为“价”、“画”、“夜”、“乍”、“夏”、“罢”,后应加句号。“阳”字、“菲”字非韵脚,后不应加句号,而应加逗号。

[1]陈曦.娄塘志[M],梅森,标点.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陈曦.娄塘志[M].上海:上海书店,1992.

[3]毛诗注疏[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李介.天香室随笔[M]//丛书集成初编:2901.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尚书正义[M]//十三径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朱熹.朱熹集:一[M].郭齐,尹波,点校.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0]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王肃.孔子家语[M].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人物志标点
标点国王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标点游戏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