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的研究*

2015-03-28 04:57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综述能力培养

王 慧(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的研究*

王 慧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 要:从重视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到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转化途径和问题等视角来进行,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是目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述

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尤其在21世纪,知识唾手可得,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知网检索主题“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文章共269篇,并含“转变”的搜索结果110篇。1980年~2000年之间的检索结果11篇,2000年至今的检索结果99篇,其中以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变为主题的博士、硕士论文25篇。从检索结果当中选取了若干篇文章同时结合相关书籍,通过对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必要性、途径、转变模式、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此来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基本思路。

一、概念界定

知识和能力的概念是进行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研究的起点,只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真正理解,才能使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首先从知识和能力的概念入手,但是由于研究者不同学科背景和学习经历,对其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

(一)知识的概念

最早的知识概念是从哲学角度加以定义的。随着研究深入,各个学科层次的学者开始对知识概念进行探究,但是大家对其的理解莫衷一是,知识至今也没有形成为众人所接受的定义。归纳起来对知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哲学角度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就是回忆,随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给出了经典性回答,知识必须要能够满足三个条件,信念的条件、真的条件和证实的条件,合而言之,知识是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1]时至今日,在哲学角度大家普遍接受的知识概念即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容上,知识就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上,有时表现为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有时表现为对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2]

2.心理学角度

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中提出:“知识就是个体对世界的操作、知觉、理解和思考的主观基础和方式”。[1]而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波兰尼在思想和行动过程的关系中谈到:“知识是一种内在思想过程及其结果”。[3]

3.科学角度

逻辑实证主义的石里克从认识论的角度谈到:“知识是分析科学基本命题和概念的逻辑意义,在持经验证实原则和意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的本质是概括,有关系的因素从无关系的因素中分离出来”。[1]

对知识概念的解读在不同领域带有很强的专业色彩,有的研究者试图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定义,但是却很难让大家接受,常常遭到评判和质疑。在研究中,对知识的概念常常进行操作性定义,以在研究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如何建构对知识的普遍理解还需大家共同努力,任重道远。

(二)能力的概念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单纯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更加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能力概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与知识相对应,能力的概念是从哲学、心理、组成要素、功能等角度加以定义。

哲学上认为能力是人内在心理诉求和心理素质的外显力量,通过主观能动性使其解决实际问题。[4]即心理诉求驱使人们解决所面临问题的一种外在形式,突出个人意愿在能力发挥作用时的关键性;心理学上则指出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或成功解决现实问题时具备的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要素。[4]这两种定义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在不同学科用不同术语来表示。

在功能方面,《高等教育学》书中指出能力是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本领。[5]在组成要素上,认为能力就是技巧和技能的综合,把二者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即是能力。[6]

能力的概念随着研究深入也在不断丰富,尤其是社会对于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也使其备受关注。能力是目前企事业单位最看重之处,可能你从未接触过这个领域,但是只要你具有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很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二、两者关系

对知识和能力的概念界定以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研究者们众所纷纭,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因此,传授知识比培养能力更重要。持这类观点的人经常把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比作地基和摩天大楼,种子和参天大树,概括起来就是认为知识是能力的来源。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只有掌握了能力和方法,才能把死知识转化为活本领,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研究者们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认为二者是辩证关系,既相互区别又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

(一)相互区别

二者区别在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知领域,知识获得相对较快,较容易,而且所获得的知识是固化的,僵硬的,在实际应用中,很少有知识能够直接解决问题,只是作为我们行动的内在指南,起方向性作用。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相对较慢,较困难。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有消化吸收过并内化的知识才能够处理问题,变成我们解决问题的本领以及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二)相互统一并转化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才有可能形成能力。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也就越有利于能力这种潜力的迸发。同时,能力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知识的过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知识的处理程度是能力养成的重要指标。一旦遇到问题,往往不是一种能力作用,需要结合多种能力才能予以解决。[8]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对立统一的,知识数量和质量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识积累是形成能力质变的基础,只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而一旦形成了能力,对知识的学习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对于知识的理解都会提升一个层次,也会积累许多丰富经验。知识和能力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也不能有先后之别。

对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争论中逐渐达成共识,尤其随着社会发展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者更加倾向于知识是基础,能力的培养更为关键,这就为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对知识和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具有更多现实意义。

三、转变必要性

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终身受益”。[9]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教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教学的最高境界,教育者必须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10]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不会是知识文盲,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11]这些话都被研究者引用来证明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的必要性。对其必要性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

(一)宏观角度

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国际局势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指出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最新的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能力培养的紧迫性。[6]研究者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教育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必然趋势,21世纪是能者的社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能力,虽说学历不等于知识,但以前学历是几乎所有优秀岗位的硬指标,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大家更加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在好多情况下,能力强可以弥补学历低下。

(二)微观角度

第一,知识学习向培养学生能力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12]其次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教育强调“生本”,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成长为目标,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和学习。再次,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由于知识本身是僵硬的,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知识学习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学习乐趣,增加学生幸福感。最后,还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桥梁,能增加彼此的幸福指数。

可以看出,先前的研究都是紧跟社会需求和时代步伐,结合最新教育动态,反映时代进步的诉求。因此后续的研究必须要结合最新的社会趋势来论证从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更具特色。

四、转变的途径

对此问题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选定特定领域,选取不同研究角度。其主要研究视角有特定学科、院校和新教学模式。

(一)特定学科角度

例如探究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的研究。结合学科特色,指出不同学科领如何实现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13]第一,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前提,强调知识的重要地位。第二,要掌握所研究的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第三,实践活动是嫁接二者的桥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转化。第四,指出能力培养中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在这一类研究中除了具体方法以外,还提到抽象的哲学概念,认为主观能动性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1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将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创造性地糅合起来,在糅合过程中,善于修正、完善、发展相互的长处,使彼此更加适应、吻合。

(二)特殊院校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15]职业院校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

(三)构建新模式

通过构建新培养模式,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一体化。例如:CDIO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主要包括4大领域,以项目设计为导向(Design-Directed Learning)的能力培养理念、基于项目、问题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结合探究式课堂教学(Inquiring based Learning)与实践教学(Experimental Learning)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科交叉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的CDIO创新实践中心(CDIO Innovation Centre)。[16]通过实践这种模式,为知识学习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者之间有机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研究所涉及的转变途径并不具有普适性,只是在特定问题、特定领域的做法,一般性举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转变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受到了一系列阻碍。对此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

(一)传统观念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以知识传承为核心,从古代科举考试到现在的高考,考查重点都在于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很少涉及能力方面,在此基础上,全社会都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社会、家长和教育者都普遍认为提高孩子的成绩才是硬道理,在如此环境下,培养孩子的能力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二)现行教育制度

政府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对学校干预来提高学校办学的灵敏性,但是学校的课程安排、教材使用、教师配备等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通过这些间接控制了学校运行。而且,作为决定学生命运的指挥棒——高考,以学生各科考试分数来对其学业成就进行判断,忽视对能力的考察。

(三)教学主体

首先从教师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往往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优劣的指标,在此目标下,教师只能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运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身心发展相背离,严重地会导致孩子的厌学。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长期以来以接受学习为主,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老师留什么作业我就做什么,这和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学生很难自己有兴趣锻炼各方面能力,不喜欢动脑筋,认为那样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不高。

六、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反思与建议

由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对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变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重视理论研究,具体实践研究缺乏;具有专业色彩,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适性。要想实现知识学习向培养能力的转变,必须全社会以及教育参与者、研究者们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缺少任何一方面,这一转变都不会真正实现。而且并不能只是研究,纸上谈兵,必须使之落实到实处,在落实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但终究会离我们的目标更进一步。我认为要想实现这一转变,学校是关键,学校的先知先觉和勇于改进将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一)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要充分意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校风、学风,否则学校输送的就是一些知识机器,就像有固定编程的计算机,毫无自身的思想和意识,只有学校意识的先知先觉,才有实践可能性。

(二)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们树立好榜样。通过自学、培训以及合作等途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培养各方面能力,做一个知识渊博、能力过硬的新型教师,而不只是作为知识的传播工具,简单得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实施者,要时常带动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并不断践行之,而不是只是喊喊口号,机械地运用。

(三)转变教学方式

学校要转变以往的“讲授法教学”,提倡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空间去寻找真理。帮助学生找到兴趣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通过其感兴趣的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把被动的能力培养内化为自身的心里诉求。

(四)增加实践活动

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搭建实践平台,增强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中,才会发现自己理解的偏差和掌握这门知识的用处,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只有我们拥有了这种能力才会终身受益。

其实,知识和能力就好比天平两端,在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始终偏向于知识一端,可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需求,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推动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变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事业,只要大家共同齐心协力,定能使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金城.时代中的知识-对不同知识定义界定的简要分析[DB/OL].http://www.docin.com/p 12795952.html.

[2]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闻曙明,王剑敏.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5(01).

[4]安鸿章.浅析人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异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06).

[5]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6]戚恒亚,马力平.大学物理教学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协同优化研究[J].科技信息,2008(32).

[7]刘琴.浅论怎样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的关系[J].才智,2014.

[8]郭卫玲.现代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辨析[J].中国教师,2009,s2.

[9]潘少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3).

[10]杜克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J]教育学术月刊,1994(05).

[11]韦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列丛书—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2.

[12]韦相林.浅论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J].新世纪论丛,2006.

[13]杨玉琴.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12.

[14]詹耀强.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15]杜芳.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16]焦洪网.知识与能力一体化的实践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10.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earning Knowledge to Training Ability

WANG Hui
(School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about turning learning knowledge to training ability begins in the 1980s, with the approach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age,it is apparently essential to develop the ability.The contemporary study 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ability,the transformation and obstacl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ability, thus having a profound meaning to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knowledge learning;developing the ability;research

作者简介:王慧,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师教育和终身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4- 10- 20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1734(2015)06- 0031- 05

猜你喜欢
综述能力培养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