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法制备Fe-DMC催化剂用于CO2与环氧丙烷聚合

2015-03-28 08:37马苏川房晶瑞考宏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5年2期
关键词:链段沉淀法结晶度

马苏川,房晶瑞,汪 澜,考宏涛

(1.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09;2.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 100024)

CO2由于其稳定的化学特性限制了它成为人们能开发利用的碳资源,且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1-3]。因此,固定CO2,又不产生二次污染,是目前最为追求的目标。CO2可用于与环氧化合物聚合,生成可降解的脂肪酸聚碳酸酯(PPC),在该反应中催化剂的制备是最关键的技术要点。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凭借其活性相对高、持久,且对环境气氛要求不高,曾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一般采用溶液沉淀法制备。2005年,Kim等[4]利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作乳化剂,用微乳法制备了纳米级钴氰化锌催化剂,并用其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共聚合,催化剂活性最高达2 kg/g;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仅为3 000~5 000,且共聚物中CO2固定率(摩尔分数)最高仅为36%。因此,用DMC催化剂所制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低,而且共聚物中聚酯含量低,不能满足固定CO2的要求,限制了其工业化发展。本实验采用微乳法制备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Fe-DMC)催化剂,主要增加一步乳液静置,改变破乳时间(即静置时间),制备出结构形态不同的催化剂。研究不同形态Fe-DMC催化剂对催化CO2与PO共聚合[反应式见式(1)]的影响,旨在找到具有一定形态的Fe-DMC催化剂,既可提高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又可增加共聚物中聚酯含量。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O,聚合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CO2,纯度99.99%,市售。二氯甲烷;氯化锌;铁氰化钾;环己烷;叔丁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均为分析纯,市售。

1.2 Fe-DMC催化剂的制备

微乳法:首先称取1.63 g氯化锌溶于去离子水中,量取15 mL表面活性剂OP-10,10 mL叔丁醇,70 mL环己烷,混合均匀,将20 mL氯化锌溶液缓慢加入其中,不断搅拌,保持溶液呈透明状,得到A微乳液;称取1.38 g铁氰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量取15 mL的OP-10,10 mL叔丁醇,70 mL环己烷,混合均匀,将20 mL铁氰化钾溶液缓慢加入其中,不断搅拌,保持溶液呈透明状,得到B微乳液。将A,B微乳液迅速混合,在40 ℃的水浴锅中搅拌,反应1 h,得到微乳液;将微乳液于40 ℃分别静置1,4,9 h后,分别加入丙酮破乳,离心分离,再用体积分数为50%的叔丁醇水溶液洗涤数次分离,于70 ℃真空干燥至恒重,粉磨,即得Fe-DMC催化剂。

溶液沉淀法:制备方法参考文献[5]。

1.3 共聚物的合成

用丙酮清洗反应釜内部并真空加热干燥;加入Fe-DMC催化剂和PO,并通入CO2至一定压力后反应;反应结束后,打开进料口泄压,释放多余CO2,向反应釜中滴加2~4滴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终止反应,将生成物从反应釜中倒出,用二氯甲烷溶解生成物,再用无水乙醇沉淀,离心分离得到共聚物,干燥至恒重。

1.4 结构表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BRUKER VERTEX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扫描分辨率为4 cm-1,扫描速率为10 000 Hz。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BmkerAVANCE 5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溶剂为氘代氯仿。凝胶渗透色谱(GPC)用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Waters 2414型凝胶渗透色谱仪分析,四氢呋喃为溶剂,流速1.0 mL/min,温度35 ℃。X射线衍射(XRD)用日本理学株式会社生产的Dmax-ⅢA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管电压38 kV,管电流40 mA,Cu靶,Kα射线。用美国FEI公司生产的Quanta FEG 250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Fe-DMC催化剂的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Fe-DMC催化剂的形貌

用两种方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都是层片状,但用微乳法所制Fe-DMC催化剂(见图1a~图1c)表面平整,而用沉淀法法所制Fe-DMC催化剂(见图1d)有大块状颗粒,表面凸凹不平。用微乳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随破乳时间延长,其表面从毛茸茸的稀疏状变化到有些许颗粒,再到层叠的紧密堆积状。这说明Fe-DMC催化剂结构趋于规整,表明Fe-DMC催化剂结晶度提高。

图1 Fe-DMC催化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10 000)Fig.1 SEM photos of Fe-DMC catalysts

2.2 Fe-DMC催化剂的矿物相组成

从图2看出:用溶液沉淀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曲线上出现尖锐的衍射峰,且数量较多,最强特征峰出现在衍射角为17.293°时,与三水铁氰化锌(Zn3[Fe(CN)6]2)的晶型吻合,说明晶型较规整。而用微乳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曲线上出现的尖锐衍射峰很少,都是较钝的峰,尤其是破乳时间为1 h时,有明显弥散峰,说明结晶度较低;但随破乳时间延长,出现尖锐的衍射峰,且数量增多,说明Fe-DMC催化剂的结晶度提高。这是因为随着破乳时间延长,晶体不断增长,破乳时间为9 h时,Fe-DMC催化剂衍射峰最强,与Zn3[Fe(CN)6]2晶型相吻合。因此,可通过微乳法制备具有不同晶型、不同结晶度的Fe-DMC催化剂。

图2 用不同方法所制Fe-DMC催化剂的XRD谱图Fig.2 XRD patterns of Fe-DMC catalyst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2.3 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从图3看出:位于1 744 cm-1处的强吸收峰是共聚物中碳酸酯链段上的C=O伸缩振动峰,在1 248 cm-1处是碳酸酯链段上O—C—O的伸缩振动峰,表明CO2与PO发生共聚合,生成了PPC。这说明本实验用微乳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可以用来催化CO2与PO共聚合。

图3 用不同方法所制Fe-DMC催化剂合成共聚物的FTIR谱图Fig.3 FTIR spectra of the copolymers in the presence of Fe-DMC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从图4看出:化学位移(δ)=4.0~4.2为共聚物中碳酸酯链段上的亚甲基氢,δ=4.9~5.1 为共聚物的碳酸酯链段上的次甲基氢,δ=3.3~3.8为共聚物的聚醚链段上的亚甲基和次甲基氢。用沉淀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合成的共聚物在δ=3.3~3.8的峰相对强烈,说明共聚物中含有大量的聚醚链段,而用微乳法所制Fe-DMC催化剂合成共聚物中的聚醚链段则相对较低。δ=4.5~4.8为环状碳酸酯中亚甲基氢,用微乳法所制Fe-DMC催化剂制备的共聚物峰很低,环状碳酸酯的生成量也很少,说明共聚合选择性很高。

图4 用不同方法所制Fe-DMC 催化剂合成共聚物的1H-NMR谱图Fig.4 1H-NMR spectra of the copolymers in the presence of Fe-DMC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2.4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对共聚合的影响

从表1看出:采用沉淀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时,CO2固定率仅为38%,而用微乳法制备Fe-DMC催化剂时,提高了CO2固定率,破乳时间为4 h时达最大值(44%),且产物中环状碳酸酯的摩尔分数低于1%,即y(PPC)达99%。用微乳法制得的Fe-DMC催化剂在破乳时间为1,4 h时,反应选择性非常高。用微乳法所制Fe-DMC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整体上比用沉淀法所制Fe-DMC催化剂高,但随破乳时间延长,Fe-DMC催化剂结晶度提高,其催化效率并不是直线升高。邹志强等[6]认为结晶度不是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本实验发现不同形貌Fe-DMC催化剂及其中矿物组成对催化效率也有很大影响。破乳时间为9 h时,用Fe-DMC催化剂合成的共聚物中含有大量环状碳酸酯,一般认为环状碳酸酯主要是聚合物通过“回咬”反应产生的,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证明“回咬”反应还有可能与催化剂形态有关,在9 h时,Fe-DMC催化剂的SEM照片呈现出扁平层状结构,表面紧密堆积,从XRD谱图得知此时催化剂主要成分为Zn3[Fe(CN)6]2。破乳时间为4 h时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达最大值(9.20×104),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Mw为重均分子量)仅为1.03,此时的Fe-DMC催化剂堆积状态较疏松且表面有一些颗粒,认为此时参与反应的活性中心较多,即这种形态的Fe-DMC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而且可以在提高催化效率的同时提高共聚物的Mn;而用沉淀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由于紧密堆积且有大块状颗粒,其活性中心可能被聚合物链包裹而不能参与反应。

表1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对共聚合的影响Tab.1 Effect of Fe-DMC catalyst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copolymerization

3 结论

a)用沉淀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有较高结晶度,但在催化CO2与PO共聚合时CO2固定率仅为38%;而用微乳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在破乳时间为4 h时,所制共聚物中CO2固定率达44%,且反应有非常高的选择性。

b)用微乳法制备的Fe-DMC催化剂催化CO2与PO共聚合生成的共聚物Mn达9.20×104,且Mw/Mn仅为1.03;控制微乳法破乳时间,即可能会有一个很精确的形态,可以更大程度提高催化效率和共聚物的Mn,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1] Arnell N W.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68.

[2]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03-104.

[3] Metz B,Davidson O,De Coninck H C,et al.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Working GroupⅢ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4.

[4] Kim I,Yi M J,Lee K J,et al.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synthesis by 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with epoxides over double metal cyanide catalysts prepared by using ZnX2(X= F,Cl,Br,I)[J]. Catalysis Today,2006,111(3):292-296.

[5] Chen Shang,Qi Guorong,Hua Zhengjiang,et al.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based on Zn3[Fe(CN)6]2as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cyclohexene oxide[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2004,42(20):5284-5291.

[6] 邹志强,张多佑,刘言平,等. 高结晶度DMC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5):5-8.

猜你喜欢
链段沉淀法结晶度
●一种服用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2011602594.5 公开日 2021-12-17 申请人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软硬链段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对PA 6基弹性体结构的影响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液态聚乙二醇CH2剪切振动和扭转振动
——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γ射线辐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片材机械性能和结晶度的影响
湿法磷酸化学沉淀法除镁工艺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矿坑涌水
彩棉纤维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接枝梳型高分子的SCF理论模拟
采用碳化-沉淀法制备纤维状纳米Mg(OH)2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