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在线教育发展趋势 举办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2015-03-27 23:55:04李继成,赵小艳,张彦云
大学数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赛区数学课程竞赛



顺应在线教育发展趋势举办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李继成1,赵小艳1,张彦云2

(1.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安710049;高等数学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安710049;

2.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社,北京10002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大学数学课程质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举办“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该竞赛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响应,并参与协办,同时参与协办的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社和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竞赛秘书处设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11月正式启动竞赛,每年一次.2015年为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年.

1微课程教学设计

微课程是当今在线教育最热门的代名词,最早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次提出.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某一个教学环节为内容,深度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新的教学过程为一体,通过精心设计,在10-20分钟时间内完成一次精彩的“教与学之旅”.它以“时间短、内容精、功能全、易传播”等特征充分贴合当今在线教育发展趋势.

2举办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的意义

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作品“微”而意义不“微”, 事小而作用重大.举办此项竞赛的意义主要包括:

(i) 以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促进课程建设,推动在线教育发展.

通过举办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旨在宣传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重构信息化背景下在线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展现形式,引导教师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思想意识上紧跟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将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推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参赛教师通过录制优秀教学视频,积累经验,通过公开交流,相互学习,共享教学资源,有序推进大学数学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

(ii) 以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增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培养一批教学骨干.

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能有效地促进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增强教师对信息化背景下在线教育教学改革新趋势的认知.教师在精心准备参赛作品的同时,不但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重新领悟教学内涵,而且还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充分设计利于学生认知、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这一切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iii) 以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持续更新教学内容,集成优质教学资源.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组委会组织专家制定相关数学课程的知识点体系并统一发布,参赛教师可按组委会发布的知识点,以教学设计团队方式集中智慧进行研究,精心录制微课程教学视频,在组委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集成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多门在线课程.

3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作品的要求

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作品是指教师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精心教学设计,录制完成时长10-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教学视频,并提供配套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做到课程微而内容精,内容小而思想奇,显示简单而蕴意深刻.具体要求作品知识点的选择精简而相对独立,视频编辑和教学设计精心到每一秒,每一分,从微小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作品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特色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突出,适宜学生个性化学习;作品的视频制作要做到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富有吸引力;作品的课件制作要准确、严密、精炼,不允许有文字、语言等知识性错误和图片与内容的错误搭配产生的误导性描述;作品的教学组织与内容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具有普适性;作品的辅助材料应支持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需求.

4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成果的示范辐射与应用推广

举办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不仅给数学教育带来一场视觉盛筵,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这种有专家指导,团队研究,多层次专家评审胜出的竞赛作品在微课程、MOOC课程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具有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主要包括:

(i) 广大教师可共享竞赛的优秀作品,并有选择性地将作品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不但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而且也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

(ii) 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作品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迎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为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适时、适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有效途径.

(iii)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作品具备制作规范、普适性强等特点,最终可形成基于优质微课资源的MOOC课程,惠及全国高校数学教师,对有效提高我国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乃至学习者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载体形式,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并被大家普遍认可.微课程精心设计能促使教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自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效果;也促使教师自觉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由被动、无可选择转为主动和可以选择的学习.此项大赛已经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认可,大赛所倡导的适应时代潮流、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附言:

1.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组织及赛制

(i)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协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社.

(ii) 组织单位: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全国组委会).秘书处: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

(iii) 竞赛内容: 涵盖大学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全部知识点.竞赛知识点由全国组委会统一发布.

(iv) 竞赛形式: 竞赛分赛区初赛和全国决赛两级.赛区初赛由学校推荐、分省组织、按赛区(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七大赛区)进行评审.全国决赛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分网络评审和现场会评两个阶段.

(v) 竞赛规则: 参赛教师登录竞赛网站(http:∥weike.icourses.cn),以真实姓名注册,并在规定时间内在同一平台按照要求提交作品及教学辅助材料.竞赛组委会负责屏蔽参赛人信息.竞赛相关信息同时在竞赛网站和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http:∥cmc.xjtu.edu.cn)公布.竞赛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对获奖选手及优秀赛区予以表彰.

(vi) 时间安排: 竞赛每年举办一次,3月开赛,6月底之前完成赛区初赛评审工作.全国决赛于7-8月展开,分网络评审和现场会评两个阶段.7月进行网络评审,8月进行全国决赛,11月公布结果并颁奖.

2.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结果

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各赛区初赛于2015年6月30日结束.七个赛区共评选出赛区特别奖1名,赛区特等奖189名,赛区一等奖367名,赛区二等奖566名,赛区特等奖作品进入全国参加决赛.7月5-10日,评审专家对决赛作品进行了网络评审,7月11-12日,全国组委会特邀专家组对参加全国决赛作品网评结果的前50%进行复议,最终评选出97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现场会评.

8月19-20日,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决赛现场会评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决赛按参赛作品的内容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组进行.经专家组进行,共评选出全国特别奖1名,特等奖2名,一等奖70名,二等奖117名.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资助

[收稿日期]2015-09-10

猜你喜欢
赛区数学课程竞赛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 02:06:28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精心保护赛区植物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32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2016MSI赛程及LPL赛区预测
电子竞技(2016年7期)2016-06-03 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