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针灸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椎动脉型颈椎病十分常见,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遭受不便,容易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比较单纯针灸与针灸推拿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针灸配合推拿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现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患者40例,经《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全部确诊。患者伴随与体位改变相关的头晕,表现为呕吐、恶心、眼前发黑及耳鸣等症状。随机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4.8岁;平均病程时间为(2.5±1.4)年。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26-39岁,平均年龄33.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2.6±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单纯针灸方式进行治疗。主穴取天柱、关内、足三里、百会穴、风府、风池、C5-6及C6-7夹脊;痰浊上扰者加取丰隆穴、气血亏虚者加取气海穴、肝肾亏虚者加取肝腧和肾腧穴。针灸操作时以长毫针进针,得气后以平补平泻法留针长达30min,使用艾条于大椎穴行艾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针灸及推拿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推拿以食指、中指指腹部揉按枕部周围及颈项部肌肉,视患者肌肉放松情况控制按压力度,以患者出现酸胀感为标准对中指按压风池穴的力度进行控制。双手右手拇指对百会穴进行按压,中指逆时针进行揉按,逆、顺时针各揉按100次,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0d),共持续治疗一个月,并于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治愈:患者颈项疼痛、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肩部、肌力活动功能正常恢复。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较好改善,一定程度上存在颈肩部活动的不适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未改善。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受此影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姿势状态,导致患者颈椎部血管长期压迫对脑部血流产生影响,发生与体位改变相关的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2]。通过对患者椎动脉血流情况的改善可以使相关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3],本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针灸及推拿配合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的患者,说明针灸可以帮助患者缓解颈部肌肉群,推拿使其气血通畅,两者结合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中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为"眩晕"范畴,发病机制为肝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因长期的不良姿势引发身体劳累,损伤颈部经络,发生血脉淤滞而诱发疾病[4]。治疗过程中,针灸所取的凤池穴是治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穴位,可以治疗患者头面部及风疾。百会穴是督脉、足太阳、足少阳等诸经会穴,颈夹脊能够缓解局部肌肉的痉挛症状。合用诸穴可以直达病灶,使经络气血疏通、压迫消除,可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5]。推拿手法对受累处筋膜、肌肉病灶进行推按,可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及痉挛症状,从而加快局部血运速度,对脱位进行整复,进一步纠正椎间关节紊乱,使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以缓解。联合针灸与推拿进行治疗,椎动脉血运情况的改善更加明显,患者椎动脉痉挛得以有效缓解,同时获得满意疗效。
因此,针灸推拿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其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并消除有关症状及体征,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1]罗孟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6):2002,2034.
[2]张炎华,刘文静.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7-18.
[3]刘兴河.针灸推拿配合自拟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50.
[4]葛文忠.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经济学,2013,9(12):259 -260.
[5]葛红霞.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