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机器论”模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

2015-03-27 14:52张杨
关键词:构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学习机器论”模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

张杨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等院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认识和了解这一“构建”过程的科学机制对于广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英国科学哲学家玛丽·布伦达·赫西教授提出的“学习机器论”从认识论的角度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学习机器论;构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类的历史一再证实,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不断地为工具层面上的道德规范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同时社会道德规范的提倡与确立也对人类社会的进退产生着关键性影响。针对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尤其是价值裂变、价值冲突、价值矛盾等价值观上的问题逐渐凸显,整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愈加必要和紧迫。而黑格尔认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固定要求时,他才能说是有德的”。所以,对于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形或处于价值观摇摆常态的青年大学生而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培育”。而且,根据人类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是否能够将观念“培育”成功,也将决定着对某种或某些观念“践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如何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广大的高校教育者来说,认识和了解“构建”的科学机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科学哲学家之一的玛丽·布伦达·赫西(Mary Brenda Hesse),她提出的“学习机器论”对于认识和了解“构建”的科学机制在认识论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机器论”的理论渊源

按照科学认识论的传统理论,通常把实践分为三种具体类型,即认识起点的实践、认识加工的实践和认识归宿的实践,或简称为“实践A”、“实践B”和“实践C”。实践分为这三种具体类型,绝非是我们的随心所欲,而是以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的客观过程为根据的。这三种不同的实践类型,相互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新经验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赫西除了科学认识论的实践观的启发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当时也很盛行的控制论等理论的引导和启发,加上原先继承了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特征,通过分析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之后将其演化为一个新的机制,即“经验认识论”,强调了经验因素在认识论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为了使这一过程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她把这一新的认识论的认识过程比作是一部学习机器的工作过程,所以又将“经验认识论”称为“学习机器论”。

既然赫西教授提出了“学习机器论”,那么所谓的“学习机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按照她的理论,“学习机器”是通过三个最基本的部件进行运作的,即“经验输入”、“理论加工与选择”和“一致性条件”(Coherence Condition)。而“学习机器”运转的基本程序是从学习对象“经验世界”出发,由“经验输入”进入学习机器,经过选择与加工,形成理论认识,然后回到“经验世界”,以便检验与加强学习结果,并对“经验世界”进行控制与预见。对于这一过程,赫西既强调“经验材料”的本源作用,也重视“学习机器”的能动作用,注意理性分析和社会分析。

二、“学习机器论”模式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机制解析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进教材、带入课堂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将其“入学生的耳”、“入学生的心”、“入学生的脑”。

基于“学习机器论”的基本模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就是“学习机器”对其反复学习和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经验输入”和“经验输出”两个阶段,“经验输入”阶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经验世界”和“理论加工与选择”,“经验输出”阶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理论加工与选择”后形成的理论认识和可以进行检验与加强学习结果的“经验世界”。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经验世界”中多接触到具有正确的引导性和独特的代表性的“经验材料”,更好地发挥其具有正面性的本源作用,从而有利于“学习机器”的选择和加工环节。当这些经过选择和加工的“经验材料”形成理论认识之后,又再回到“经验世界”,以便检验和加强其学习结果。而“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以及“检验与加强学习结果”的过程恰是我们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干预的必要环节。

三、努力探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是纲要战略主题的首要目标……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

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学习机器论”的认识论模式,笔者认为当前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建和谐环境,加强心理关注

构建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全面的、动态的、细致的德育工程。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经验材料”的主要来源,其自身应该通过一个道德的透镜来看待自己,由此认识到学校中发生的一切都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成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公平正义的小社会,而学校所有的教职工——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自己的行为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此以往,这种和谐的大环境会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引导和强化学生个体学习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的愿望。

对于实行集体化管理的高等院校而言,辅导员老师在掌握学生学习、纪律和思想动态发展等方面有着多于其他专任老师的特殊职责,但同时也容易被学生模式化的日常生活制度所麻痹,从而忽略了学生们真正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因而高等院校有必要在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中建立两套主管学生道德方面问题的专项小组,从学生日常行为着手,加强心理状态的关注。至于形式方面,可以根据各院校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立“集体心理关注小组”或是“一对一心理关注小组”。同时,辅导员老师还应根据具体条件与学生家长长期保持联系,将“心理关注小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时与家长沟通,获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家长们应采取积极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少批评、多沟通少说教、多开导少抱怨。让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免除来自家庭的消极影响,使其在亲情感化中调整心态,转良性压力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二)配合思政课程,注重德育实效

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孔子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本科院校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先后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多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对专科学生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必修课程。在这个理论课程体系中,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思想理论,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要决议、决定的把握事半功倍,形成良好的“理论加工与选择”的干预机制。

目前有不少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已经采取了和辅导员老师合作的形式,将《形式与政策》课程深入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根据该课程现实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需而异。此外,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如《伦理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加强道德方面的理论素养,或者开设相关的职业道德选修课,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职业道德要求而准备。

除了理论上的充分指导,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向学生强调从实际和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接受自身和他人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如定期开展党、团支部批评与自我批评小组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走入社区献爱心、节假日公共场所义务劳动、深入基层学习先进典型等活动。这些亲身体验会使学生有种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深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能力,从而提高对大学生的德育实效。

(三)完善多元标准,健全评价体系

中国教育从小学就强调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德育仍然是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是检验其学识和修养的最终考场,而高等院校这个最后的缓冲阵地必须尽力为学生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做好种种准备。当然,高等院校可能无法检验每个学生的德育成效,但可以通过建立起科学而严谨的考评体系来保障,至少包括道德生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其中可以进一步界定学生理解、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依此行动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地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次循环都会使认识和实践上升一个台阶。而按照“学习机器论”的理论模式,经过“选择和加工”的理论认识,最后回到“经验世界”,通过检验与加强其学习结果可以对“经验世界”进行控制与预见。那么,学生个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道德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当然,面对部分中国青少年出现的在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方面的“知行背离”的现象,以往我们总是泛泛地号召“从我做起”,把解决道德层面的问题寄托于个人的自觉自律,事实上收效甚微。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行为调适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强化,但是不同于以往的依靠外加的一时一地的强制就能实现,而是需要“精英”角色的带动以及整个大环境乃至某个领域的内在影响。因此,在具体考量学生品德修养的环节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中的“知”与“行”的统一以及道德实践中的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还要使先进模范人物如优秀学生代表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并将学生的影响因素纳入品德考量体系当中,从而带动“全体学生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罗慧生.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2).

[2]罗慧生.西方科学哲学史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孙抱弘.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詹世友.公义与公器——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新华网,2013-12-23.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网,2010-7-29.

猜你喜欢
构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卓越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实训室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初中化学有效练习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