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
张师帅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近年来,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高效传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使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特点。同时,高校突发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方法及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强烈冲击,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模式。在应对突发网络舆情问题上,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从预警机制、舆论引导、危机干预、后期处理等方面加强在突发性网络舆情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处理。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高校突发网络舆情由于其主体——大学生,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上具有多样性、活跃性、不稳定性和易煽动性,舆情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将散落或隐藏在大学生思想中的意见借助于网络形成公众的、公开的意见,从而产生强大的高校舆论,进而影响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因此研究突发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对于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突发网络舆情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主体、本体、客体、载体和引体。在这里我们将主体界定在大学生范围内;本体就是网络所传播的说法各异而主题统一的舆情内容;客体为网络舆情所针对的对象,例如政府管理部门、网络热议人物等;载体在这里界定为计算机网络或手机网络;引体是指引发舆论活动的事件,我们也称之为“舆情事件”。[2]作为高校突发网络舆情主体的大学生受到网络舆情客体、本体、载体和引体的影响,本文在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思想特点基础上,通过对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突发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体及客体的丰富性使大学生思想呈现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趋势。突发网络舆情的本体和客体涉及范围较广,包含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面,而大学生在网络中关注的信息类型也多种多样。海量的网络信息为大学生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接触内容和范围,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也使他们找到一片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天地。在校园BBS、各大论坛、贴吧、微博中大学生对突发网络舆情充当着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角色,他们在传受之间逐渐形成自我的意见,网络的匿名性更使得“沉默的螺旋”不在沉默,让大学生的思想呈现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状态。
第二,引体的敏感性使大学生思想呈现过激性与非理性。敏感性社会政治事件往往成为突发网络舆情的引体。引体作为突发网络舆情的导火线,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引发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偏激性特点,容易被强势舆论所左右。在网络热议的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更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形势,进而由思想的过激性和非理性转变为错误的行为表现。
第三,载体的隐匿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思想呈现群体极化性。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责任感及角色的束缚。网络舆情中隐匿的主体在发表意见时往往具有任意性,容易导致极端思想的产生。而网络的交互性,论坛、贴吧的意见聚合性,将许多“志同道合”的网民集合在虚拟的网络社区空间,通过不断的信息交互和意见交流,在某些“意见领袖”的作用下,极易形成极端的思想见解,使大学生思想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
第四,机制的不健全使大学生思想呈现自由性与难控性。目前,我国对突发网络舆情的监控及处理机制尚不够完善。首先,在网络舆情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下,突发网络舆情在瞬时间便会形成强大的舆情范围,使网民在自由网络空间里自由发表意见,个别受到追捧的人物或思想在短时间内形成热点,加之大学生思想的盲目性,更容易导致其思想被人利用而难以控制。其次,突发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滞后性使大学生网民在形成既有意见倾向后难以改变思想,而突发网络舆情处理的强硬性也使大学生在心理接受上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再次,突发性网络舆情后期反馈和引导的缺失不利于下一次网络舆情的预防和引导。
面对敏感度较高的突发性网络舆情,原有的教育机制往往显得措手不及,说教式、强硬控制式的教育方法甚至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在突发网络舆情出现的前期、过渡期、中期及后期都应采取恰当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
(一)前期的预警机制
突发网络舆情从引体出现到发展为较大范围的舆情时间间隔较短,因此突发网络舆情的前期预警就显得难度较高。但是,其引体的敏感性往往较强,往往与重大政治事件、经济政策、社会道德伦理相关的网络信息,这也为突发网络舆情的预警发出了信号。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发网络舆情的前期预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班级信息员对微信、班级云、人人网、微博、论坛、贴吧等进行重点关注,每日浏览信息,对敏感度较高、关注度较高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校园事件和话题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不间断的关注。
第二,管理者,辅导员、论坛管理者对网络事件和话题进行初步定级,并根据情况对个别学生或群体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和管理。舆情事件的定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蓝色,校内网民对其关注度较低,传播速度较慢,范围较小;黄色,校内网民对其关注度较高,传播速度中等,范围局限在班级或学院或人数在千人以内,有进一步转化为舆论的可能;橙色,校内网民对其关注度高,传播速度较快,范围突破学院,影响人数突破千人,转化为舆论的可能性较大;红色,校内网民对其关注度较很高,传播迅速,范围涵盖国内及国际,舆情即将转化为舆论甚至过激行为。管理者,辅导员、论坛管理者根据定级情况,将网络舆情信息上报给学院管理者。
第三,学院管理者在充分协商后,将定级情况和及初步处理措施上报校内第一层级管理者,并实施初步教育引导和处理措施,关注事态发展。校级管理者对网路舆情进行分析,并根据情况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必要时向上一级报告。
(二)过渡期的舆论引导
突发网络舆情产生的过渡期往往是影响大学生态度改变的重要阶段。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这三个阶段包括顺从、认同和内化。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已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5]因此,在网络舆情引发的偏激、非理性思想在大学生中发生内化前,要适时并有力的采取教育引导。
第一,合理引导“意见领袖”,以学生精英的思想态度为抓手。在大学生中间,存在着一些在某一方面或全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往往在班级、学院甚至学校内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作为学生中的精英,受到部分学生的信任和追捧,其言论、行动能够影响大部分学生。因此,在平时加强对“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内化为他们的既定价值观,对于引导全体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关注“意见领袖”的思想动态并对其合理引导,对于稳定大学生整体思想状况都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第二,规范引导学生骨干及党员,建立正确的态度认同群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会拥有其相关的社会关系圈子,大学生也不例外。学生骨干及党员由于其表现优异、人际关系良好,往往分布在各个圈子之中,并对群体内的态度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引导学生骨干及党员的思想,能够使学生中的各个群体思想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在突发网络舆情发生时,借助其对正确态度群体的依赖和情感可较快纠正错误思想,达到态度及思想的认同。
第三,重点关注少数思想偏激学生,实现从“逆反”到“顺从”的转变。在高校,对于少数思想偏激学生的关注和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班干、寝室长、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了解个别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通过与其面对面谈心,指定其主题班会发言,关心其学习生活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其进行思想疏导和指引。
(三)中期的危机干预
突发网络舆情发展中期舆情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网络中的部分煽动和极端言论引起高校学生的思想动荡,并逐步转化为现实舆论和非理性行为。此时,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危机干预,采用技术手段删除部分网络言论,过滤不良言论,开展主题教育,适当限制学生行为,将个别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现实和网络平台,运用各种说服原理进行强有力的教育、引导和说服。
第一,合理利用“两面提示”。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等人在二战后期经过试验提出,在学历程度较高的群体中,提示一方观点和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即“两面提示”,有利于说服效果的强化。
第二,理性说服与情感呼吁并用。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来说,理性的教育方式是最基本的主体说服方法,然而在突发网络舆情中期,学生网民的思想较为混乱,往往出现非理性态度或行为,偏理性的说服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反倾向。因此,情感的呼吁在这一阶段就可发挥出必要的作用,教育者可以依托师生情、朋友情、亲情、爱情等情感基础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并进一步进行理性与感性并用的说服性教育和引导。
第三,恰当运用“恐惧诉求”。“恐惧诉求”就是以警告的方式唤起被说服者的紧张心理和危机意识,从而促使其态度和思想的改变,并对其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根据网络舆情发展的程度进行“敲警钟”式的说服。例如,在高校安全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学校管理的不理解,而在现实中又无法排解此种情绪,往往触发网络舆情。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可以用切实发生的案例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后期的处理反馈
在突发网络舆情事件的后期处理上,高校管理者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育为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校规校级进行合理处理,既达到惩戒的目的,又起到警示和教育他人的作用。此外,在舆情事件发展过程中稳定后,都要通过学生干部、党员及各种网络交互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辅导员、家长等相关人员的反馈进一步改进突发网络舆情的处理措施和教育方案。
目前,我国高校中频发的大部分网络舆情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了过激行为的出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稳定,我们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依然不可放松。突发网络舆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只要认真、准确把握突发网络舆情四个阶段的情况,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引导机制、干预机制和处理机制,就能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力的发挥出来,从而为突发网络舆情的解决提供思想保障,为问题的解决起到切实可行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JG12019)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高承实.陈越等.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情报杂志,2011,(11):52-53.
[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47-51.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4.
[5]成方正.教育理论[M].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