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兰福德镇》反讽的文学语用学解读

2015-03-27 13:54陆丹路
关键词:女士们言语小姐

陆丹路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212003)

反讽(irony)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指的是“使人上当受骗,圆滑、狡诈的辩论方式”,是一种“言不由衷”。[1]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2]盖斯凯尔最受欢迎、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克兰福德镇》自1853年全书付梓到20世纪末,发行了一百七十多个版本。[3]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书中温情的反讽与淡淡的幽默,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略带心酸。夏洛特.勃朗特敏锐地感受到了小说的讽刺力度。她在给盖斯凯尔的信中写道:“你有讽刺的意思——不过,我以为比你想的还多一些。”[4]英国19世纪巨大的社会变革给宁静的克兰福德小镇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盖斯凯尔通过反讽的运用将老小姐、老寡妇们的食古不化、墨守成规描写得淋漓尽致。

随着文学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用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运用于文学批评。其中,文学批评所关注的读者、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关照下有了新的研究视角。反讽与言语行为理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拟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下从宏观上对《克兰福德镇》中的文字反讽 (Literal Irony)和结构反讽(Structural Irony)进行分析,揭示其对小说主旨的展现和人物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反讽与言语行为理论

在《论言有所为》中,英国哲学家奥斯丁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经常被用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而并不仅仅只是陈述或描述。说话人通过说话来施行言语行为。[5]由于作者、读者、以及可能包含在作品中的叙述者都是语言的运用者,语言学家Van 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6]将文学作品中的言语行为分为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两类。随后,Haverkate(1990) 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宏观言语行为是指文学作品的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执行的言语行为,即作品的主旨;微观言语行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发生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人物之间的言谈。[7]

从宏观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看,作者通过写作执行言语行为,读者通过阅读推断出作者话语的言外之力,而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反应就是言后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可分为文字叙事和结构叙事,前者指的是作者的描写和陈述,后者指的是对情节的戏剧性安排方式。基于这一点,宏观反讽言语行为可分为文字反讽(Literal Irony)和结构反讽(Structural Irony)两类。文字反讽意指作者所说的话语不代表其真实意思。也就是说,作者的真实意图部分或完全不同于话语的字面含义。表面上它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同时暗示的却是完全不同甚而通常是相反的观点,而这却正是作者的真实意思。结构反讽中,作者采用的是具有双重含义的讽刺性叙事结构,而不是使用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即作者通过戏剧性的方式安排情节来产生反讽。

二、《克兰福德镇》的文字反讽

文字反讽也可以称为反讽叙事,指的是作者或叙述者的叙述话语中想要表达的实际含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思。作者通常会通过故意违反诚意原则、采用间接言语的方式来暗示言外之意、获得言后之果,继而取得反讽效果。小说中,读者明白作者的反讽言语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对真相有所了解,作者的反讽言语行为就能获得较好的言后效果,从而能更好地展现小说主旨,使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一)对“高贵”身份的反讽

克兰福德镇的老女士们固守自己的身份,尽管其早已不合时宜。因为身份使然,女士们定下了有关登门拜访的种种规矩。这些规矩必须对每个可能在镇上小住的年轻人宣布,而“宣布这些规矩的庄严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年一度在亭沃德山宣读古老的曼德法典的仪式。”[8]普通小镇宣布拜客规矩的场面与曼德法典的仪式肯定不能相比,这是作者和读者都清楚的事实,作者却认真的进行了阐述。“庄严”一词表面上是一种表扬,实际却暗含嘲讽,间接性反讽言语的使用把克兰福德老女士们守旧的姿态表现地淋漓尽致,读者们由此也可以基本确定女士们的行事风格,对整个故事的基调有所了解。

在聚会中,布朗小姐提到自己开商店的舅父,詹肯斯小姐为了“从我们的耳中驱除这种刺耳的噪音”,提议听听音乐。“她和着歌声打着拍子是做得十分得体的。”[8]“开商店”被詹肯斯小姐认为是低俗身份的象征,谈论就是“噪音”,而这仅仅是因为“尊贵的”的贾米森太太坐在一旁。“刺耳的噪音”这个贬义词的使用实际上是故意违反诚意原则来产生反讽,作者的本意并不觉得谈论商业就是噪音,商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因此,这其实是对詹肯斯小姐固守陈规陋习的嘲讽。从上下文可知詹肯斯小姐对音乐一窍不通,表扬她打拍子的行为“十分得体”,则是通过“表面表扬实则暗讽”这种间接反讽言语来产生言后之力,作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是:强势的詹肯斯小姐自诩身份高贵,却不懂音乐这种上流人士的爱好,还要装作懂的样子,如果这就是高贵身份的表现,那就是虚伪。反讽言语的使用使克兰福德女士们的领头人詹肯斯小姐的形象更为饱满生动。

(二)对“节俭”风气的反讽

克兰福德镇上的老妇人一向以高贵的出身自豪,然而,现实却是她们不得不过着经济拮据的生活。于是,就出现了“堂皇的节俭”这一说法。“在这儿,节俭一向是‘高尚的美德’,而多花钱总是‘哗众取宠的庸人之举’。”[8]叙述者使用“堂皇”“高尚”这两个褒义词来形容“节俭”,把花钱说成是“哗众取宠”,而实际上,作者和读者都清楚节俭或花钱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不能简单地加以评判对错好坏,作者使用这种间接话语来产生反讽,展示了老妇人们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尊贵的”贾米森太太实行这种堂皇的节俭的方式就是在晚会上用很薄的奶油脆面包和松饼招待客人;但在巴克小姐举行的茶会上,贾米森太太却“很会体谅人,迁就了巴克小姐对上流社会生活习惯的粗疏。为了不使巴克小姐难堪,她一连吃了三大块五仁香饼。”从上文读者可以明显看出这里作者显然违反了真诚原则,“体谅人”“不使巴克小姐难堪”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通过表扬实际是对贾米森太太进行嘲讽,贾米森太太不舍得用好的糕点招待客人,自己却在别人的茶会上大吃特吃,一点不认为这是“哗众取宠”,作为克兰福德最有地位的夫人却如此行事,反讽的言外之力通过间接反讽言语行为产生,贾米森太太装模作样保持贵族风范的形象得以夸张呈现。

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我们把报纸剪成长条,铺成一条条小路通向每张椅子,让前来拜访的客人打上面走过,以免她们的鞋子把干干净净的漂亮地毯踏上了污迹。诸位读者,你们伦敦的客厅也用报纸铺成小路让来访者在上面行走吗?”[8]很明显,正常不会有人在地毯上铺上报纸来让来访者行走,这是对客人的一种不尊重,作者和读者都清楚这一点。而叙述者的语气却使其变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问句带着一种炫耀的姿态,对于最讲规矩的詹肯斯小姐来讲,这显然是一种嘲讽。读者通过阅读能体会到反讽的言后之果,反讽的效力也就顺利达成。

由此可以看到,对于一群只有不多的年金收入的老小姐老寡妇们来说,节俭是无奈之举,但是“身份”又让这些她们拼命维护自己的面子,尽管家族往昔的荣光早已远去。反讽言语使一群爱面子、保守倔强的老小姐形象跃然纸上。

三、《克兰福德镇》的结构反讽(Structural Irony)

“反讽不仅贯穿于每部伟大小说中的所有基本要素中,而且是小说的要旨所在”。[9]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整个文本结构来展现,即结构反讽的运用。结构反讽指的是由不同阶段情节的戏剧性安排而产生的反讽。它映射了小说的主题,展示了人物的多面性,使人物更加真实而生动。

作者开头就借叙述者玛丽的口指出克兰福德镇是女人当道:“克兰福德镇是巾帼英雄的一统天下”。男人们总不在镇上,只要有诸位女士,就完全可以搞定镇上的一切事务。老女士们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不愿意男人对其指手划脚。“家里头有个男人真是碍手碍脚的很。”因此,对于布朗上尉的到来,女士们一开始觉得是一种“侵扰”,为此感到心绪不宁,牢骚满腹。“我的朋友们一个个决不愿拜访布朗上尉”。然而,情况很快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可是现在,即便是在十二点之前不该串门的禁忌时间里,他也能走家串户。”正是因为布朗上尉“随机应变处理家务难题”的本领,连小镇严格的访客规矩都被打破,这个事实证明女士们并不是万能的,生活中其实离不开男人的帮助,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小镇女人们对男人的排斥就是一种可笑的行为,反讽的意味不言而喻。

由于姐姐不听玛丽父亲劝告坚持投资的银行破产,马蒂小姐面临收入巨减朝不保夕的命运,虽然好心的女士们暗地里给予了金钱上力所能及的帮助,然而最终还是靠男人解决了难题。玛丽的父亲帮助马蒂以后的生活做出了妥善的安排,房屋是由女仆玛莎和吉姆结婚解决的,教区长帮忙购买了马蒂父亲留下的书籍,而最终是马蒂的弟弟彼得先生的回归使他们在克兰福德过上“非常体面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正如马蒂最后所言:“男人总是知道在困难的时候该如何行事。因此,有个可依靠的男人在身边是件很惬意的事。”这与小说开头而言“他们(男人)又能够干些什么呢”大相径庭,小说最后一章以“和睦降临克兰福德”为题,“彼得先生顿时成了克兰福德镇人人喜欢的人物。诸位女士一个个争先恐后,竭力想表露看谁对彼得先生最为景慕。”小说开头和结尾变化颇大的戏剧性情节安排产生了明显的反讽效果。一群表面坚强内心脆弱的老女士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小镇女士们表面对男性不屑一顾,实际上内心却渴盼男性的支持。小镇女性当道其实是无奈之举,是由19世纪英国中上层女性婚姻实际状况决定的,缺少丰富嫁资又固守身份的中上层女性最终只能孤独终老,不是不想依靠男性,而是无男性可以依靠。作者通过反讽流露出的是对老女士们深切的同情。

四、结语

盖斯凯尔在《克兰福德镇》中通过反讽言语的使用强化了作品的主旨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读者能通过其文字反讽和结构反讽的运用切身感受到这些老女士们的处境和心境,温情的反讽表达了作者对墨守成规的老处女、老寡妇们的同情与无奈,以及对19世纪婚姻传统规矩的不满。社会变革不可避免,盖斯凯尔希望类似于小镇这样的地方能适当改变传统,以平缓的方式适应这种变革,以保留这一片安静的家园。

[1]Capel Lee.The Concept of Irony[M].London:1966.300-302.

[2]胡齐放.英语小说对白中的反讽言语行为——以《傲慢与偏见》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2):213-217.

[3]Miriam Allot.Elizabeth Gaskell.British Writers.Ed.Ian Scott-Kilvert.Vol.V,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82:9.转引自:陈礼珍.出版形式与讲述模式的错位——论盖斯凯尔的《克兰福德镇》[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4]Easson,Angus.Elizabeth Gaskell:Critical Heritage.Lon d on &New York:Routledge,1991:193转引自:周颖.《克兰福镇》的反讽——与米勒先生商榷.

[5]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6]Dijk,A.T.Pragmatic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Amsterdam; Oxford: North-Holland;New York:American Elsevier,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6.30

[7]Haverkate,H.,A Speech Act Analysis of Irony[J].in Journal of-Pragmatics,1990,(14):77-109,North 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8][英]盖斯凯尔夫人著.克兰福德镇[M].徐新,顾明栋,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9]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8.

猜你喜欢
女士们言语小姐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影子的力量
蛇舌草小姐要改名
钻石不见了
缺牙小姐
“等一下”小姐
外国诗歌
找小姐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