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成果与改革探索

2015-03-27 12:23:48梁昆
关键词:工学结合就业发展

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成果与改革探索

梁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高职教育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改革成绩喜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与就业的需要,满足企业发展及用人要求,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索政校行企合作的改革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就业;发展

一、引言

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在此背景下纷纷出台。[3]政策春风鼓励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培养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一线高技能人员。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服务当地为己任,致力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改革力度与成绩有目共睹,已获得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称号。本文通过研究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该专业工学结合[4]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就业的影响,当地行业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绩,探索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四方联动的有效模式。

二、研究方法

笔者根据本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需要的佐证材料与数据纷繁复杂,决定本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研究前期阶段。笔者通过收集本专业近五年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课程教学安排表,以及制定近五年教学计划的历史背景资料,对比分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变化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笔者通过翻阅已有毕业生就业情况记录和电话咨询的方式收集本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二阶段是资料收集阶段。笔者使用调查问卷与面谈部分在读学生、专业教师、毕业生以及企业人士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根据本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现状,笔者设计编写三份调查问卷,分别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实训调查问卷(师生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实训调查问卷(企业篇)以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然后以纸质版问卷与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三份问卷分别用于调查本专业在校学生与专业教师对现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模式与内容编排的满意度,并征求其意见和建议;调查实训企业对学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收集外贸行业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调查本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并征集对大学期间所接受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第三阶段是资料整理分析阶段。笔者将收集到的数据,用统计软件分析,并结合收集的文字信息汇总整理,然后提炼出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分析该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涵盖对现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建议与意见。最后提出促进学生就业、企业发展及政校行企协同合作的相关措施。

三、研究成果分析

(一)人才培养有地方特色

通过查阅对比2009年至2013年的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总结归纳该专业近五年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如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各行业提供国内外贸易服务的基层单位,从事涉外贸易、外贸跟单、营销、报关、船务单证操作、国际结算等工作,具有良好英语水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熟练的联络业务、洽谈与审核合同、监控生产进度、制作与审核单证、发货与投保等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诚信做人、踏实做事、人格健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证书有:(1)必须通过: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或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应用专员证书(国际贸易方向)考试;(2)推荐获得:报关员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高级营销员证书、电子商务(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商务英语翻译助师级证书;(3)必须通过大

学英语四级考试;(4)必须通过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3.教学安排

本专业教学安排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而且本专业实践教学的亮点是新增企业实训教学环节。2009级教学总周数为108周,理论教学为50周,占46%;实践教学为58周,占54%,其中校内实训38周,校外实训实习20周。2010级教学总周数为110周,理论教学为50周,占45%;实践教学为60周,占55%,其中校内实训40周,校外实训实习20周。经过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从2011级开始到2013级,教学总周数固定在107周,理论教学为52周,占49%;实践教学为55周,占51%。本专业提高了理论教学的时间比例,从原来的46%提高至49%。提高理论教学比例是经过一系列行业企业调研与论证的结果。调研结果显示,本专业部分毕业生存在以下不足: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口语水平有待提高;书面写作水平欠佳,尤其是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不强。因此,本专业研究决定加大理论教学的时间比例。同时,本专业通过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配置,为学生提供更多仿真和真实工作环境,执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必需的职业道德和企业素质,达到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提高培训效果的目标。

4.就业情况

毕业生主要在珠三角地区的民营或外资(合资)企业工作。企业规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主要提供翻译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业务助理、产品专员、报关员等岗位。提供的月薪水平平均在1500至3000的范围之内,有小部分企业能提供3000元以上的月薪。我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比较稳定,跳槽情况不是很多,95%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满意。

(二)多角度评价教学特点

笔者共发出问卷220份,回收195份,回收问卷的比例是89%,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5]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对教学模式满意度

97%的调查对象对现行的工学结合模式表示满意。

98%的在读学生与专任教师认为本专业现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满足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需要,其中对企业实训教学的评价尤为突出。学生认为在企业进行实训教学能帮助自己开拓视野,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以及企业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具体要求。教师认为企业实训教学能加快理论知识与实操知识的相互转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习积极性。

96%的毕业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就业需要,其中认为企业实训教学有必要的学生占95%,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训实践教学,尤其是企业实训,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学校与企业及社会的差距,同时亲身了解和体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帮助他们提前找到工作定位,就业后迅速融入企业工作。

行业企业人士认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人才招聘的要求,尤其是通过企业实训教学培养的学生不但有理论知识而且有实践能力,更能满足企业的高层次用人需求,因此他们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

2.对教学质量满意度

本专业在读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学生反映老师在课堂教授的知识都是当今企业正在应用的,老师引用的例子也是时下的热点。学生指出,经过校内上课培训,能适应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时企业专业人士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考证方面成绩喜人。四级通过率保持在高水平,六级通过率逐年上升。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应用专员证书(国际贸易方向)考试通过率接近百分之百。

应用英语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对本专业的总体教学质量比较满意,而且满意程度呈现上升趋势,选择“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由86%上升到88%。其中“课程结构的设置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满意率从56%上升到66%;“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联系紧密”,满意度从46%上升到71%;“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满意率从59%上升到65%。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实用性强,能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调查显示,本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生在半年内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从88%上升到90%,其中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从67%上升到69%,上岗即可胜任工作的比例从5.5%上升到7.9%。

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表示认可。调查显示,企业录用本专业毕业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参加过企业实训、了解企业要求、了解本职工作要求、节省企业培训时间。其中有86%的企业录用本专业的毕业生是因为他们参加过企业实训。企业认为本专业毕业生比较擅长的工作是外贸跟单、国际营销、船务单证操作以及商务谈判。与其他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本专业毕业生。

3.对教学模式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意见与建议

(1)在读学生、专任教师与参与企业实训人士就如何改进企业实训教学提出具体建议。针对企业实训教学时间,学生提出以下具体要求。目前企业实训教学的时间长度为一周,学生普遍提出延长企业实训教学时间的要求。有66%学生认为企业实训的时间安排为两周比较合适,原因是在企业上课实训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完成的任务很密集,一周时间过于仓促,不利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巩固与应用。部分教师也提出类似的建议:适当延长企业实训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校内实训的知识应用于企业实训;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与体会外贸工作的要求。

针对企业实训内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下。目前企业实训的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外贸流程、外贸单证、国际结算、商务谈判以及国内外营销。鉴于目前只有一周的实训时间,很多学生认为目前的实训内容偏多,建议把实训内容集中到电子商务、商务谈判与国内外营销,同时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丰富实操的形式,例如,模拟交易、角色扮演等,以达到集中实操时间与内容,提高实操成效的目的。

针对企业实训考核方式,学生认为流于形式的考核会导致同学们马虎应付,失去了企业实训的意义。建议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检验实训的效果,让同学们在走出校门前能深刻体会外贸工作的要求。

参与企业实训项目的企业人士对实训提出建设性意见。

针对目前的企业实训时间长度,他们认为应该适当延长企业实训教学时间,便于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上机操作与模拟角色演练,例如商务会话。针对目前的企业实训考核方式,他们认为考核方式可以更多样化,例如就实训期间的讲课内容以闭卷或开卷的形式进行,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对学生形成性的考核,如收集学生的随堂实训心得、随堂课程反思,便于授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目前的企业实训内容,他们认为可以适当增加角色扮演的模拟,如买卖双方的扮演,在角色模拟练习中渗透专业口语练习;增设自由交流的环节,如师生之间、学长与学生之间等,有助于学生克服实训困难,认真投入实训。

(2)本专业毕业生就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提出建议。本专业毕业生以其自身的经历证明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调查显示,95%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实用性强。96%的毕业生认为实训课有必要开设,特别是企业实训课。为了本专业毕业生更具竞争力,他们建议本专业再增开一到两门专业课,例如外贸专业课程、物流船务及经济基础。本专业毕业生认为开设的公共课程一般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开设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力,自学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行业企业人士就如何提升学生整体能力水平提出建议。行业企业人士认为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方法很重要,建议通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编排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关于外贸业务技能方面,企业提出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训实践的时间与机会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而且接受以本专业在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共同开发教材、培养学生。企业表示希望以学校牵头、行业企业出力、政府政策扶持的形式联合培养学生。这种合作形式让四方的信息沟通更畅通,资源利用更有效,成果更长久。

四、研究结论及改革新思路

本研究通过三个阶段的调查工作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尤其通过企业实训,不但具备就业岗位要求的理论知识,而且初步了解就业岗位的实际用人要求,同时掌握就业岗位必须的基本技能。毕业后,找工作目标明确,并且凭借在读期间取得的技能证书与实践经验,在短时间内被对口企业录用。进入企业后能在短时间内融入企业工作氛围,适应新企业的用人要求,为企业节省培养新员工的成本,而且擅长的工作类型多,工作成绩突出,取得更多晋升机会,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有赖于政府、学校与当地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通过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读期间亲身体验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调查显示,校企合作双方认为这种合作方式可行有效,愿意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度合作,在课程开发、实训场地与规模方面实现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从业人员。

顺德区政府一直关注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2012年4月,在区政府指导下顺德成立顺德职业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简称“职教指委会”),负责对全区职业教育发展进行调研、咨询、服务与指导,其性质是松散性、非营利社会组织。职教指委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校行企合作的实施,为四方信息互通提供了一个平台。由于其性质的关系,目前所起作用有限。鉴于应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同时通过实地调研,校行企三方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搭建合作桥梁,在已有平台的基础上更积极扶持推动校行企合作。为此,本专业与行业企业代表建议如下:(1)指明宏观发展方向。政府通过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提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要求,给予学校、行业与企业对人才培养、供求的参考指标;(2)完善信息平台。开通职教指委会网站,在网站上开设栏目,让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在平台上通过发布相关合作信息,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合作关系;(3)引入契约机制。政府通过征集学校及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制订政校行企合作的法规,明确学校、行业与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以及各自的权力与义务,确保四方合作在规范有序的制度化轨道上运行;(4)加大经费投入。政府要确保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力争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政府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尤其是新兴产业短缺人才的需求,加大经费投入用于人才培养,以项目的形式邀请学校、行业与企业加入人才培养计划,并对参与计划的学校及专业、行业与企业给予经费支持,保证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五、政校行企四方建立会晤与调研机制。四方相关人士定期会晤,定期到企业与学校调研,研讨合作成果与存在问题,及时更新调整合作政策。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其他省市以及国外成功的先进经验,改进本地合作模式。

(注:本文系2013年度顺德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应用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BZZ25)

参考文献:

[1]周济.工学结台、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Z].教育部通报,2005,(24).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发[2010]12号,2010-07-29.

[3]刘占山.以制度和机制创新推动校企合作[JOL].http://www.tech.net. cn,2013.11.26.

[4]李一.澳大利亚高校工学结合(WIL)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1-12.

[5]风笑天.高回收率更好吗?——对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认识[J].社会学研究,2007.3,121-135.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就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49:32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15:51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