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丝群体与社会公共领域建设
杨翠芳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考察微博的粉丝群体结构有重要意义,微博粉丝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相识的朋友的微博粉丝,媒体官方微博的粉丝,名人的微博粉丝,其他的微博粉丝。这四部分粉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微博传播的可能性,呈现的特点是:微博粉丝以年轻人居多,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都有走向社会、渴望社会认可的欲望,其社会现代意识参差不齐。微博粉丝构成的社会公共领域带有“虚拟”、“前形态”的特点。粉丝身份的不确定性构成意见群的意见主体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微博粉丝意见的虚拟性。所谓“前形态”意指公共领域形成未形成之间的一种状态。这种形态就整体来说对社会问题的参与、在建构现代常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博;粉丝群体;虚拟;前形态;社会公共领域
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每一次重大思想变革都与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息息相关。而在信息传播模式的诸多变化中,人与媒体的关系变化所引起的文明发展最引人注目。自媒体的出现让所有的既定传播议程行为突然失去了方向感,让整个思想界的议程设置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在所有自媒体中,微博无疑是使用范围最广、目前影响最大的“媒介存在”。要研究微博的传播功能,研究微博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对信息本身可能带来的诸多改变,不研究微博的粉丝群是不可想象的。微博粉丝群形成虚拟社区特殊的意见气候,在去伪存真、理性精神占主流时建构着积极健康的社会公共领域,在此,笔者把它命名为“虚拟的前形态公共领域”。研究微博舆论生成的过程与传播的特点,研究微博舆情研判的可能性与准确性,并就微博舆论引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微博粉丝群的研究更是首当其冲。
我们考察微博与微博传播情况,尤其是考察一个又一个的微博粉丝群体,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粉丝群都是一批名人的关注者,这些名人可能是明星、名记者,可能是名编辑,也可能是各论坛上的有一定粉丝量的人。与此同时,每一个网友都会是著名媒体的官方微博,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南方周末官方微博的粉丝。而在@粉丝时,却有着极高的重复性,这些重复的粉丝大多是一些线下朋友。据统计,大多数网友的微博粉丝结构由这样四部分组成:相识的朋友的微博粉丝;媒体官方微博的粉丝;名人的微博粉丝;其他的微博粉丝。这四部分粉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微博传播的可能性。
首先,相识朋友的微博粉丝。这是微博最为忠实的粉丝,也是在生活、工作、趣味、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与关注程度等方面最为接近的粉丝,这些粉丝经常或偶尔有线下往来。这些往来可能是纯生活上的,也可能是工作上的,也可能是纯粹的“趣味交往”。但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他们在线上相遇,线下也经常在相聚,这让他们的交流可以突破媒体中介带来的可能走味变调。这样的粉丝可能是转发信息最忠诚的粉丝。如果某个网友在社会上看到什么不满的现象,将其“立此存照”,然后发到微博上,最先予以转发的,往往是这一批粉丝,然后再由这一批粉丝转给另外的一个圈子的朋友,于是“意见”便开始传播、发酵。
其次,各类媒体开设的官方微博粉丝。这是网友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得到点评最多的微博。各类媒体开设有官方微博,由于更新及时,信息量大,信息类别也比其他微博要齐全,所以一旦被关注,往往成为网友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网友最权威的信息来源。但从目前的考察结果看,媒体微博从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打捞信息,当然也有媒体自己上传的信息,获得被转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遇到涉及社会热点的事件。
第三,名人微博粉丝。在所有的名人微博里,除明星微博有众多的粉丝拥趸外,那些关注社会问题,监督社会不正之风的名人微博,最令网友关注,也是最能获得网友转发的微博。这些名人微博对自己的粉丝影响最大,往往一个观点的表达,一件社会新闻的发布,即可以得到网友们的广泛而热烈的呼应。
第四,其他微博粉丝。这一类的粉丝结构比较复杂,也许有某行业的专业人士,甚至是权威,也许是刚刚开通微博的网友,也许经常在线,也许很少在线,即使在线,那些上线较少的网友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一批粉丝忠诚度不高,即使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他们开通微博可能仅仅是作为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对社会上的一些事件,尤其是一些社会事件并不太关心,也很少发表评论。尽管他们偶尔参与评论,可能更专业也更有说服力,更有感召能力,但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他们一旦属于粉丝里的“其他”,即不可能是意见表达的主要群体。
考察微博的粉丝群体结构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种粉丝结构是微博舆论形成的重要“起点”。微博粉丝群体的意见呈现多元、复杂、多变的特点,在网络上构建的“意见气候”与舆论氛围影响和波及到了现实生活中,已经引起各界重视。在考察其对社会公共领域建设方面的作用时,应对这些粉丝群体特点有清醒的认知,便于作好舆论导向的引导工作。
首先,微博粉丝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都有走向社
会、渴望社会认可的欲望。这种欲望保证了这些微博粉丝参与社会话题的热情,也让他们走到线下,参与社会活动,有了极大的可能性。这种走向社会的欲望自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走出家庭、走出圈子,而是要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并由此获得一种与自己的职业身份不一样的社会身份。他们有对社会问题发言的欲望,有参加社会管理的热情,尤其是有帮助他人、改造社会的热情。这种社会角色的虚拟定位,让他们很容易受到自己粉丝的说服,受到社会事件的吸引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其次,微博粉丝以年轻人居多。2014年7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网民以年轻用户为主体,以学生群体占比最大,为24.9%。除了已经有了相应的社会认可度的名人,绝大多数微博使用者,尤其是经常更新微博的网友多在三十岁左右,是一批相当年轻的人群。这一批网友大多受过一定的教育,在社会上尚未找到或刚刚找到自己的定位。由于有着相应的知识准备,他们对新闻事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对同样的新闻事件可能给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这让微博意见呈现出非常复杂、很难理析的局面。这给微博舆情分析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第三,微博粉丝的社会现代意识参差不齐。无论是熟知的朋友还是微博名人,或是有着相当专业水平的微博使用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处于社会转型期,网友们的价值观尚处于调整期与形成期,观念碰撞成为必然,就一件新闻发表出不同的声音,也就成了微博舆论的常态。
作为微博舆论的研究课题,微博粉丝群究竟可不可能构成公共领域?其算不算一种意见社区?如果“意见社区”一定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意见集散地,也许我们很难将微博粉丝群视作意见社区来考察。但不能否认的是,许多问题的确在微博粉丝群内达成了或者基本达成了共识。还有,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意识,而且在讨论问题时必须保持相应的理性,这样形成的意见才可能具有说服力。微博粉丝群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因为在微博粉丝群里,或多或少有一批很有号召力的网友,他们在提出自己具有理性力量的观点后,往往可以带动粉丝们一起来思考,一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最终形成可资借鉴的共识。但是这些诸多的“可能性”是不可能完成关于微博粉丝可否构成公共领域这样的质疑的。最后,我们不能不用一种“虚拟的”、“前形态”的表述来描述粉丝可能形成的社区的“性质”。的确,用“虚拟的前形态公共领域”这样的表述来描述微博粉丝话语结构,有助于我们审视微博舆论,有助于我们寻找引导微博舆论的方法。
(一)“虚拟的”公共领域
所谓“虚拟的”,一则说明微博粉丝构成的公共领域是一种“线上”领域,而不是“线下”领域,一则说明粉丝身份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确定一个理性的微博粉丝有多少个马甲,也不能确定一个以非理性的方式看待社会的微博粉丝有多少个马甲,这让微博舆论有时给人以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是在线上而不是在线下,所以构成意见群的意见主体有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微博粉丝意见的虚拟性。然而,又因为这种虚拟的意见在量上会有一个积累,而这量的积累又对相似意见的表达是一种鼓励,这种虚拟性最终可能促成一种舆论的形成,加之网友线下的约定,可能让网上粉丝的意见在趋同潮流的裹挟下,走到一块,最终形成一种强势舆论。但是,我们无以计量微博粉丝的数量,尤其是意见数与粉丝数之间的差额,只能以虚拟的眼光来看待微博粉丝群形成的公共领域。只要粉丝意见与粉丝身份无法合二为一,我们就不能准确说明意见的普遍性究竟有多大。这是微博舆论研究的难点。即使通过技术处理,我们仍无法知道粉丝与粉丝之间线下的交流。所以怎样进行微博舆情研判,通过舆情研判获得关于社会文化心理走向的预测,目前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前形态”公共领域
所谓“前形态”意指公共领域形成未形成之间的一种状态。这种形态说明微博粉丝群的经济地位、文化身份、政治认同以及整体文化知识文化心理结构有着相当的差别。尤其是上面我们谈到的“其他粉丝群”不仅存在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别,甚至连生活习惯、情感趣味等也相差悬殊。这让微博粉丝群成为公共领域有着相当的难度。微博粉丝群,尤其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粉丝结构公共领域过程中,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公共领域的理性精神或显或隐,变成了意见大熔炉。经济地位、文化身份与政治认同的差别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面对同一话题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即便形成对话,也很有可能是各说各的,或者在不同概念层次上进行对话。这样的讨论往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相反还可能引起人们对问题认识上的混乱。但毕竟微博粉丝群整体来说对社会问题的参与、对社会改革的态度是积极的。粉丝们试图以自己的理解和文化立场以及政治倾向来表达对社会的认识和见解。这些认识与见解当然有批判的,但也不乏建设性的。而且许多认识在微博粉丝里也达成了共识。这些共识又反过来纠正了一些粉丝过于情绪化的意见和过于偏执的看法。每当这时,微博话题在建构现代常识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便彰显了出来。
上文概括了微博粉丝群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虽然微博粉丝群讨论的话题关涉国计民生,但我们并不能认为它构建了典型的公共领域。主要的原因是是粉丝在表达意见时的不确定性使得微博粉丝现代理性精神建设不一致。因此微博意见社区的研究应该是微博研究的一个难点,而这个难点的集中表现正是研究“虚拟的前形态公共领域”所遇到的困难,这个难题的解决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考察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对舆情的把握与研判,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当新闻受众变成信息服务的客户,当他们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当微博粉丝群体在进行自我诉求的表达,新闻传播已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这些都意味着要重塑传播者意识,意味着必然带来传播思想、传播方式、传播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发布机制等的全面变革。如何作好微博粉丝群的舆论引导工作,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变味走调,传播凝聚人心、引导受众积极向上的思想与舆论,是新闻传播从业者与管理者应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注:本文系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般项目“媒介融合与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