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荣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就业难”与“用工荒”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解构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为“区域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并结合赤峰学院的实践探索,提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赤峰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01-05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讲话。有人认为国内高等院校即将迎来自1999年扩招后又一次大规模变革。对此,业内人士将其形容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革命性调整”,他们寄望这轮改革帮助中国破解高等教育、经济结构、社会就业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1]。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新闻媒体密切关注此次改革,宣称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178所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发布“驻马店共识”,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在“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第八届校长论坛”,会上绝大多数校长认为“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定位为应用型大学”是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一直处于高等教育边缘地位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何去何从,应该办成什么样的高校,应该怎样去办的问题,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的决策者深入思考。本文结合赤峰学院的实践,就有关问题与大家讨论。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
(一)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缺失
大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大学最为重要的使命是教学,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19世纪初,柏林大学确定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办学宗旨,自此科学研究成为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世纪初期,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个功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大学自此走出象牙塔,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作为大学建立和发展的后发国家,在大学功能的实现上存有不足,特别是在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方面存有显著短板,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与西方大学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紧紧抓住“社会服务”这一大学功能,将服务社会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里服务的对象是“大社会”,泛指象牙塔之外的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包括政府机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任何期望得到大学帮助的组织和个人。
受前苏联影响,中国大学更多是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使得大学脱离社会,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求,于是就造成了在中国“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
(二)“就业难”与“用工荒”背后的地方院校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71所(含独立学院293所),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史称“最难就业季”。教育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是985高校,第二是高职院校,第三是211大学,第四是独立学院,第五是科研院所,第六是地方普通高校[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方面比不上重点大学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和操作方面又不如高职高专毕业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的办学模式趋同化、人才培养规格同质化现象突出,这就导致这些院校缺乏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的人才没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在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我国作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目前许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出现了“用工荒”。我国也正在经历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支持,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的增加,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3]。
“就业难”表面上看是由于大规模扩招导致的,而“用工荒”的出现,说明“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大学供给的人才规格不符合市场需求。世纪之初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一批专科院校升本后盲目追赶老牌本科院校,定位为综合型院校,导致毕业生同质化严重。社会对知识型学术性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致使大批同质化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又无法找到合适的员工。这就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而根源来自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失衡,因此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出现,倒逼国家向欧美学习,特别是向德国学习,下大力气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也就给了“就业最难”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可以说破解教育结构体系失衡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在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身上,这对长期处于高等教育边缘的地方院校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可以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升级之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之需”;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正名之需”,也是地方高校自我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机遇同时也意味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
(一)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系列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本届政府的领导人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视。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5月,李克强在考察内蒙古时又强调,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6月初,全国政协专门就“职业教育”举行一次专题协商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主持此次会议时指出,职业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4]。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本次会议召开前夕,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等改革举措。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中的定位
由上文可见,国家力图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帮助中国破解高等教育、经济结构、社会就业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改革大势已成,对于像赤峰学院这样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摆在眼前,但同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审时度势,深入分析学校现有状况,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在分析国家政策走向的同时,结合学校的传统和特点,准确定位学校发展方向,这样才可抓住机遇,使学校少走弯路,真正促进学校发展。
在此,需要澄清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此职业教育非彼职业教育”。现在大家一谈到职业教育,就是层次低的代名词,职业教育以前只能读到中专,现在只能读到高职高专,此次改革要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可以读研究生,职业教育将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进而拥有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点。事实上学校更为便捷的升格通道即将打开,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建设学术型大学方面与重点大学血拼呢?
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对此解释说:“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葛道凯介绍,国务院发文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转型。对于2000年以后新设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也就是说有一部分重点大学也有可能转为应用型大学[5]。
而在不同类型院校的转型过程中,国家也有规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从《决定》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职高专将来还是高职高专,而一些地方院校将要转为本科职业教育,也就是应用型大学。所以说:“此职业非彼职业”。
国家还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互不往来的壁垒”。在《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进入职业教育通道的学生也可通过一定途径转入普通教育,也就是说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但拥有美妙的就业前景,还有机会再读普通大学,如国家真正按照《决定》实施改革,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部分重点大学主动申请转入职业教育。
也有学者指出了其他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一是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是等值的。二是消除应用型人才好培养的观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难度不亚于学术型,其在实验、实训条件,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要求要比学术型人才培养要求还高。三是转型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重在内涵建设。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筑相关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制度[6]。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这样,人们总是会用固有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中国人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与自古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有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在人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转为职业教育后,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就会认为学校就是高职高专的升级版,甚至已经有传言学校将“降格为高职高专”。
以赤峰学院为例,赤峰学院作为多科性大学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我们说职业包括专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能称之为专业,在学业上对专业的要求要远远高于职业要求,在社会上,专业从业者的地位也要远高于职业从业者。因此,赤峰学院的医学与师范等专业的专业性较强,而且对职业道德要求又极高,因此应定位为应用型而非应用技术型专业。而工科、经管、计算机等专业可以按照应用技术型的要求培养相应人才;而小部分具有学术研究传统基础学科,比如物理、历史,应该仍然按照学术型的方向发展。所以赤峰学院还要与其他职业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以赤峰学院为龙头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通的良好局面。
赤峰学院的定位应该是区域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与传统的本科院校具有显著区别,学校将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但又非完全意思上职业教育,学校绝大多数专业是具有职业性的专业教育。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使学校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赤峰学院的定位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作用重大,是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遍教育贯通的纽带。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主体,要做到专业与职业融通,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即教师、医师、工程师、经济师、律师等;对于部分实用型人才培养可以加强与赤峰地区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合作形成战略联盟,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部分研究型人才培养,可以设置单独的培养方案,鼓励并支持他们考取研究生,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
赤峰学院突出建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或旗帜鲜明提出办“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口号。其实,这和学校一贯提倡的转型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十二五”期间学校明确了“融入赤峰、服务地方、办出特色、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里“地方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中心词。所以说赤峰学院转型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停顿过,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从学历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变化是永恒,不变是相对的,所以我们今后一段时间里仍然会处于转型状态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赤峰学院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0年,赤峰学院根据区域性地方大学的办学特点和使命以及教育部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要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转型发展”战略,明确了“融入赤峰、服务地方、办出特色、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将学校建设成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的战略目标,走上了“开门开放开明”的办学之路。几年来,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校地、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明显增强,招生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可喜变化。
赤峰学院近年来转型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教育部专家组对该校在顶层设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策略等方面的思路和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内蒙古日报》《赤峰日报》对我校转型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报道。6月19日自治区教育厅检查调研组对该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学分制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三项工作进行检查调研,他们对该校实施的转型发展战略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一致认为我校在“十二五”改革之初提出转型发展战略极具前瞻性和实践性,这些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尝试和经验对我区相关高校推进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而最具说服力的就是近年来该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该校的招生范围已扩大到19个省、市、自治区,考生报考志愿率连年刷新,报到率逐年提高。通过招生就业数据的变化表明,该校的育人品牌和办学声誉越来越得到社会广泛而充分的认可。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看到其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这种革命性的改革更是如此。下面结合赤峰学院实际就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难论述如下。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转型发展的理念还需不断丰富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规律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师资队伍还不能全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一支结构优良、理念先进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学科及专业布局有较大差距,虽然学科门类较全,但是特色不突出,传统专业占比较大,应用性专业群没有形成;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尚待进一步挖掘,校地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空间较大,自身能力与地方对区域性大学的需求尚有距离;二级单位及各类人员的改革积极性需进一步调动,各二级学院之间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校院两级管理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尚需全面推进,大学文化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对与以上困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多方合作,共同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在地方高校的外部,如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地方高校的评价标准等问题不能有效落实,地方高校将很难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做出实质调整。同时政府对于地方高校的投入远远低于其他高校,而转型发展为应用型高校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学校的内部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学校层面基本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并达成一定共识,但在个别单位、个别人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还需进一步转变,在如何把学校转型发展思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并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的转型发展。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特别是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着从地方获取更多资源,也使得学校服务社会空间较小。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推进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应以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为目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专业建设、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1.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人才相对的人才类型,他们主要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能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最新的科研成果用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有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他们熟练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进行实际应用;其职业特征表现为: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他们更多进行的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它是建立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7]。应用技术型大学要使学生多数成为明天的工程师、教师、医师、经济师、律师、企业家。毕业生在理论方面可能要低于学术型大学的毕业生,但他们长于实践和问题解决,是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式的专业人才”。
2.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赤峰学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12年学校开展了以学分制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工作。按照“分层设计、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五个二级学院被列为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需要处理好技能与能力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与基础性的合理结合。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建校内、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强化行业、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注重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增强学校办学活力。适当建立双导师制,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