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植物与人类文明”课程的构思与实践

2015-03-26 20:54袁晓君宋红生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实践

袁晓君 宋红生

摘 要:“植物与人类文明”是上海大学在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通识课,课程旨在突破专业壁垒,拓展思考角度,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该文对开课背景、教学理念、内容设置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介绍,并对开课三个学期来的教学探索与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关键词:植物与人类文明 通识教育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150-02

1 上海大学的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是19世纪初美国的帕卡德教授提出以来,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后,其概念在不断地演变、发展。虽然至今我们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还未达成一个规范性的共识,但这并不妨碍各国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认可,通识教育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大学以不同的方式推动“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发展。上海大学自1994年组建以来,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秉承已故校长钱伟长先生的教学思想,“拆除四堵墙”(学校和社会之墙,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育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实行三制(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自2011年起,上海大学开始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即学生在入学第一年不设专业,只分成人文社会、经济管理和理工学三大类。在这一年中,学生们都进入社区学院接受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从人文、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社会进步、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开始全面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1]。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簡单的“1+3”教育模式,即一年的通识教育,然后是三年的专业教育。上大副校长叶志明曾强调,“通识教育应贯穿四年,渗透于专业学习之中”[2]。因此,在第二年专业分流之后,同学们还将继续选修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直至修满所需学分。目前,上海大学已开设了300余门的通识课程,且每学期进行教学评估,分课堂教学考评和学生评教,整体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力争给学生们提供一份优质的通识课程菜单。

2 “植物与人类文明”课程

2.1 课程的构思与申报

目前,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尚未搜索到同名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是受到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许政暟教授曾主持的两门课程的启发。一门是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著名学者科学思维案例精解”,该课程邀请了各领域(生物、天文、物理、人文、艺术等)著名学者给学生授课,以自身的成功事业和人生经历为教材,结合国内外学科发展的经典案例,向学生生动讲解科学理念和思维方法,让学生理解各学科各行业专家学者们卓越的科学思维、独创性的成果、鲜明的个性品格。该课程是受在校广大师生欢迎的一门“另类课程”,打破专业壁垒,传递思维理念。因此,在通识教育改革开始,便纳入了学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另一门是研讨课,即“回归享受学习快乐”,五次课程为五个开放性的话题,小题深做,帮助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这两门课在获得专家一致认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同学们的肯定。因此,基于本人多年担任这两门课助教的经历,以及植物学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背景,决定开设一门全新的通识课程。自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以来,把自己从中学习、体会到的通识理念在教学上进行一次探索实践。

由于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对通识教学改革提供的大力支持,本人经过近一年的构思准备后,于2013年初向学校正式递交了“植物与人类文明”的开课申请,并顺利通过了上海大学的严格审批,成为了本科生理工大类的一门正式通识课程。

2.2 课程内容安排与教学理念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梳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正如前面提到,除了搜索到台湾大学有一门类似名称的课程(“植物与文明”)之外,未有查到国内高等院校有该课程的设置,因此,也没有可以直接用以借鉴的教材案例,这对本课程的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当然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台湾大学的课程分为13个专题,包括了植物的类别与应用,农业、人口与社会,植物育种,稻、小麦、大麦,玉米、薯类,蔗糖、茶,香料与咖啡,棉、竹、木材,神话、传说、祭奠与花语中的植物,庭院、景观与艺术中的植物……考虑到上海大学短学期制的特点(每学期授课时间10周),因此在本课程安排时,就需要对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精选,抓住核心,对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核心植物进行介绍。最后,通过反复推敲,确定了9次课的教学内容(第10次是学生的交流课)。课程内容从植物的演化开始,探讨人类农业的起源;从小麦、水稻的栽培,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从玉米、土豆的传播,了解新世界植物对旧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从咖啡、茶叶、可可的开发利用,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高度;并且还尝试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宗教中去认识、学习、了解植物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内容由专业而起,但又绝非仅仅想向同学就专业而专业地进行介绍,因此在阐述植物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的时候,还会大篇幅地涉及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同时,各个方面知识的介绍又不是独立的,不是简单的罗列与堆积,要将相关的各方面知识紧凑,糅合到一起,相互渗透,从而很自然地把植物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出来。从这点来讲,专业的界线将变得模糊,知识的介绍不再是首要的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交叉的知识背景,解放学生思想,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去重新认识、思考也许本已熟悉的植物,寻找自己的兴趣。

3 课程教学实践与成效

3.1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60%,另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交流、课堂作业、课后论文、课堂展示等。课堂展示,是选取课后论文完成出色或者有新意的同学,让他们将作业内容做成幻灯片,然后进行10min的课堂介绍。再根据表现,在平时成绩中有5~10分的附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给予了学生站上讲台表达自己思想的锻炼机会。

3.2 教学方式

随着多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本课程也以ppt为主要教学手段,以黑板的补充说明为辅助。课件尽可能减少文字篇幅,以丰富的图片为主,并且每堂课安排切合专题内容的若干个短视频播放。授课的方式也不是老师的单纯讲解,采取老师引入、提出问题、同学讨论、总结归纳的形式。所谓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有些解释是具有共识性的,而有些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谓的总结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给出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而是老师在与同学讨论后,归纳出个人的想法,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有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在当今信息化爆炸的社会,我们对信息的搜集可谓空前方便。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者某一点内容进行调研和总结,并与老师沟通他们的收获,这也延续了课堂上未尽的讨论。这种沟通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通过email的,也可以是微信平台上的,当然面对面地交流是最直接的手段。交流的情况也将纳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

3.3 教学成效

到目前为止,该通识课教学已经经历了1个学年,即秋、冬、春3个学期,共4个班级,累计授课人数超过700人。每班授课人数最少150人,最多286人,均是大班教学。授课对象的年级不同,专业不一。据统计,大一同学占31.0%,大二同学占50.4%,大三同学占18.3%。除了大一社会学院同学外,其它同学来自全校各个学院,主要包括管理学院、經济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数码学院、悉尼工商学院、机自学院等。根据教务处统计,同学们对整个教学情况表示了较高的认可,4个班级同学对该课程评价均超过93分。另根据学校教务处网页提供的数据,2013—2014年冬季学期,87.2%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88.4%的同学对老师的教学表示满意,均位于该学期学校所开通识课评教得分前茅。此外,每学期学校教学督导对该课程都进行了听课考评,均给予了良好的评价与充分的肯定。在学校的通识教育教学沙龙上,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了心得和体会。

4 结语

虽然课程已获得了师生的初步认可,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个人还是感觉到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下阶段建设课程时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

首先,大班教学的问题。由于学生数量多,授课地点是阶梯教室或者报告厅,因此课堂讨论难以顾及到每一位想要发言的同学。同时,由于考核方式的多样,课后教师对课程投入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课程。这些制约了该课程教学考核手段进一步地尝试与丰富。如果有机会的话,设想尝试30~50人的小班化教学。其次,高效的多媒体,广泛涉及的学科知识,使得每堂课的信息量巨大,这无疑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亟需加紧对该课程的教材编写。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们的课前预习提供参考,也可以用以课后的温故,当然在课堂上还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开展讨论。

参考文献

[1] 吴敏,李立基.在选择中成长——上海大学大类招生制度改革之探[J].上海教育,2011(19):16-19.

[2 杨赛.通识教育:上海大学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访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N].上海大学校报,2014-02-17.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教学实践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