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云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界历来热闹非凡,大凡一种新观点或一个新现象出现,立即会引起一场争论,或质疑、或反证、或剔瑕。这既表明语文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表明语文教学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但有些争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头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有再认识的必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因其不确定因素较大,历来热闹非凡,特别是新课标实施以来,各种观点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就引起一些争鸣。这既表明语文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表明语文教学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在得出这个基本结论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有些争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头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无法形成统一认识,给教学实践平增添一些累赘和干扰,所以有再认识的必要。
一.素质教育与语文考试问题。曾记得,在素质教育兴起的时候,人们就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问题展开争论,有人认为素质教育要废弃考试,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现在回过头来审视,这场争论其实是无谓的。说它无谓是因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教师,没有谁说过素质教育不要考试,只是说要废除应试教育体制、改革考试方式,让师生不再做考试的奴隶而已。其实争论的双方都无意中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混淆应试教育与考试两个概念,认为否定应试教育就是否定考试;二是虽然口头上都说“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但说不清素质教育应该要什么样的考试,或者什么样的考试才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自己昏昏然,又如何能说服别人?于是,争论之后,在很多地方仍然是唱着素质教育的赞歌,扬着应试教育的皮鞭,蹒跚在扬沙古道。现在,语文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语文考试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至于这种考试是不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实践中逐步认识、逐渐探索、不断创新。
二.新教学理念的争议问题。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主张、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争论的擂台也因此搭设,你今天提出了“应该这样”的观点,明天就有人站出来说“不应该这样”,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意味。比如,新课程倡导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以体现自主合作学习精神。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教师剑走偏锋,讨论组织得不够好,或者频率过多,或者随意了一点,于是马上就有人站出来说“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争论就此挑起,有的说课堂上应以讨论为主,有的说课堂上还是应该以讲为主……争论者振振有词,热热闹闹,广大教师却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不知道课堂上到底是应该讨论多一点,还是应该讲解多一点,结果是激进者我行我素,继续自己的探索;保守者左右不就,仍把教学放回原点。我们认为,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应由教师根据课型性质、课堂情况、学生基础而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和模式,只要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适应现代语文教学要求,他自然会根据教学情况自行选定教学方法,理论工作者或教育权威人士大可不必去设置一个模式让教师套。
三.语文用什么教的问题。如果说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争论,一线教师还可以凭直觉和学识来选择自己态度的话,那么有关语文怎么教的争论却让教师不知该怎么办。语文教学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一直争论不休。实事求是地说,这场争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一定意义。“教教材”就是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内容,这显然有悖于现代教学思想;“用教材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材只是教学的例子”的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即使这种有一定意义的争论,在实践上、在广大教师心目中又有多大价值?就目前的教学实际而言,一方面,哪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体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细微差别?另一方面,面对当下语文考试方式,哪个教师敢蔑视教材?也就是说 “教教材”的教师绝不会保守到不去涉及教材外的一些阅读材料,“用教材教”的教师更不会激进到抛开教材而另起炉灶。如果教师不受这种争论所左右,尚可保持自己一片教学的自由天地,倘若追随了争论中的任何一方,岂不要吃大亏?恰当的方式应该是,不能无视教材的作用,把教材教好、教透;更不能囿于教材,适当拓宽教学视野,以丰富语文教学内涵。
当然,笔者绝无否定争鸣之意,理不辩不明。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有些情况下只有用争鸣的方式才能达到认识的统一,从而给教师以理论和实践上的启迪。但是,争鸣都是一家之见,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更不能凭借权威地位设置一个模式局限教师的教学创新,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