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核心议题与当代价值

2015-03-26 22:50郑自立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郑自立

(湖南大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长沙410082;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长沙 410003)

虽然邓小平在他的论著中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治理”这个词,但这并不能抹杀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存在”的事实及其伟大光辉,邓小平的许多关于文化治理问题的观点、论断和思想对我国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科学逻辑

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是在继承毛泽东文化思想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着力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开展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体系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地位、动力、目标、标准、原则、保障、安全、创新、产业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发展地位论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得以逐步确立,那么在这一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文化发展究竟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邓小平站在新的实践高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发展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层面指出,高度发达的文化发展水平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77年他在会见日本新自由俱乐部访华团时说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1]200。二是从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层面指出,不断提升文化发展水平乃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982年,他在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邓昌黎、陈树柏、牛满江、葛守仁、聂华桐等人时讲道,“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没有理想、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行,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物质”[2]838。三是从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层面指出,发展文化,固守信仰乃是“拒走弯路”的必要条件。1985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3]144。

2.文化发展动力论

在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问题上,邓小平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实践决定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他指出,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他也指出,在新时期,改革与开放是推动我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因。邓小平认为,在现代社会,过去那种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思路已经行不通,“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3]64。然而,“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有效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就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3]156。他强调,改革是解决包括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中国所有问题的希望所在,“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3]237。“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3]219。

3.文化发展目标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核心要素。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非常注重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将此作为发展文化的主要目标。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3]380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人才,就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对于什么才算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人才,邓小平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他认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做到“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3]111。鉴于此,邓小平强调必须将培育“四有新人”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他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3]128。

4.文化建设标准论

在“文革”运动结束前,我们长期惯用“革命思维”来判断文化建设工作的得失,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心任务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指出,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革命标准”来评判现时的文化工作,当前,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文化建设一定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工作。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4]208-209。对于文化工作的实效,他认为,文化工作既要讲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讲社会效益。他指出,“我国的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必须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5]。在1992年南方谈话期间,他针对党内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提出,应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效的标准。随后,党的十四大将之确立为判断包括文化建设工作在内的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5.文化建设原则论

原则问题是带方向性、规律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朝什么方向走?又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必须遵循?邓小平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开创性、奠基性的探索。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时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作为服从和服务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工作必然也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强调,“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4]173。邓小平认为,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三者之间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谓“二为”就是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就是指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邓小平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衙门作风必须抛弃。在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领域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4]210-213。

6.文化建设保障论

搞好文化建设,绝非易事,需要许多条件来支撑。邓小平认为,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除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他指出,“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4]170。而又该如何来加强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呢?邓小平认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4]213。邓小平又指出,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一定要重视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说:“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3]365此外,邓小平还非常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只有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文艺人才,我们的文化事业才有希望,才会长盛不衰。他强调,“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而且要从工作制度上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必要条件”[4]213。

7.文化安全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加强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文化交往也增多了,西方列强亦趁机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3]344。因此,他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重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我们自己要保持警惕,放松不得”[3]320。舆论攻势是西方和平演变的重要伎俩,而青少年一代又是西方和平演变的重点对象,鉴于此,邓小平认为,抓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舆论引导工作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十分重要,他强调,“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4]225。同时,邓小平认为,要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除了加强舆论引导之外,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和加快经济建设,为之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法律保障。它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3]356。此外,邓小平认为,不要因为害怕西方文化渗透,就关起门来,不与人进行文化交往,相反,应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他强调,“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3]44。

8.文化创新论

邓小平认为,文化创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4]143。而为了推进文化创新,邓小平认为,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文化生产力。二是要创造条件,鼓励和充分发挥文艺家个人的创造精神[4]213。三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创作思想指导,既要着力于形式创新,更要着力于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他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决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推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4]211。四是要注重培养和提升文艺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他强调,“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4]212,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五是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创新的基础,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做到“老祖宗不能丢”。

9.文化产业论

在邓小平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很不发达,属“星星之火”之势,但邓小平并没有因此忽视“它”,相反,对之倍加重视,看好其发展的前景。他指出,“文化也是一门行业,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是为劳动者服务的行业。随着生产的发展,精神方面的需要就增大了”[1]361。而在1985年,邓小平曾专门针对当时出现的文化经济化现象作出表态,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艺术生产存在经济效益的问题,要注重运用市场法则和竞争机制来调整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增强文化自身的发展能力,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及文化发展实际需要,1987年,文化部与有关单位就文化市场首次召开研讨会,会上明确:“直到近十年,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才促使人们重视这样一个事实,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样不能不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6]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至此,文化市场的合法地位终得到官方认可。而随着文化市场的日趋活跃和规模化发展,文化的经济属性日益凸显出来,鉴于实践发展的需要,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在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邓小平也要求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正确引导,有效规避“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领域的蔓延[3]43,他强调,“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原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3]145。

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基本原理与客观实际的统一,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

二、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核心议题

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处处充满着唯物辩证思维,其中对文化与经济、文艺与政治等六大辩证关系的思考与解答成为理论体系的核心议题,它们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

1.文化与经济关系

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上,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并立足于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条件发展了这一论断。列宁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基本的最重要的利益,就是恢复大工业和大工业巩固的经济基础,有了这些,无产阶级才能巩固自己的专政”[7]。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3]28,没有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因此,邓小平强调,现在我们要努力“补课”,而且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4]250。同时,邓小平又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促经济和为经济“保驾护航”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2]813。“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4]367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发展经济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指引正确的方向。

2.文艺与政治关系

在毛泽东时代,“文艺服从于政治”成为共识,大家在判断文艺工作成效时,秉承“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原则。这在那个“阶级斗争为最大政治”的年代是起积极作用的。然而,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中心任务,原有的这套“标准”显然不合时宜。因此,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不应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所以“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4]255-256。与此同时,邓小平提出用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就突破了原有文艺标准的政治思维定式,进一步端正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3.“二为”与“双百”关系

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邓小平立足于“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新的历史判断以及对过去所提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等思想的批判与发展,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符合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的“二为”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和“物质决定论”,给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换一句话说,坚持了“二为”方向是否就能有效贯彻“双百”方针呢?邓小平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二为”方向就必然要求在文艺工作中贯彻好“双百”方针,只有贯彻好“双百”方针才能坚持“二为”方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明确表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时指出,必须坚持两个方针,注意两种倾向。两个方针:一是“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方针”,二是“坚持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两种倾向是:其一,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定团结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4]256。其二,不要把开展正确和必要的批评同“双百”方针对立起来,否则,同样“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

4.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

近代以来,我国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问题上曾经走过极端,存在“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倾向,而且遗毒颇深,这对新时期建设开放的、民族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极其不利,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分析与批判了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出现的各种错误态度,并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也“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3]128。但同时“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4]168。而对于民族文化,邓小平认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等传统文化。他指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4]210总而言之,在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上,邓小平主张须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关系

从理论形态来说,世界上的文化治理范式不外乎三种:封闭型的文化治理范式、开放型的文化治理范式和混合型的文化治理范式,而将邓小平文化治理范式归结为开放型文化治理范式,我相信不会有多少学者反对,文化开放是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最显著特色。邓小平曾告诫全党:“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搞封锁是害人又害己。我们要把对待封锁的态度,作为检验一个人世界观改造得如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凡是搞封锁的,就说明他的世界观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有的产品制造技术,国外早就有了,在国内还自己封锁自己,这种现象要坚决克服。”[4]58在邓小平的力主与推动下,文化开放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交流的“主潮流”。而随着文化开放的深入与扩大,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些“西方流毒”在我国传播开来,给部分民众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对此一些党内人士借题发挥,主张回到“关起门来搞文化”的轨道上来,邓小平批判了这一思想,强调文化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不是文化开放导致了文化不安全,相反,只有文化开放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文化安全。但同时他又告诫文化工作者,要立己育人,坚决抵制“西方流毒”的侵蚀,他多次提醒人们,我们搞的现代化(包括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决不能丢掉“社会主义”这个主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6.文化改革与文化创新关系

改革与创新是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中出现最多的几大词汇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一直都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改革,强调要以改革激发全民的文化创新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走向繁荣。他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多端的,社会是越发展越复杂,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思想就会简单化,就跟不上世事、社会的发展变化[8]。为此,我们就要求变求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认为,改革为创新营造体制条件,创新为改革提供实践基础。二者相互关联,互为支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目标的必然途径。

三、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当代价值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文化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虽然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实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这些问题并没有超出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讨论的范畴,而且我们依然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期,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1.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强心剂”

尽管国务院已在2009年明文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八大又再次强调“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但关于是否要发展文化产业,是否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是否要讲社会效益等问题的争议不管是在党内还是在学界一直都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当前由文化产业发展促发的娱乐过度消费现象面前,一批传媒和学者更是高呼都是文化产业惹的祸,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加以严格控制,而有更甚者提出,文化产业不会也不可能像实体产业那样对国民经济有贡献,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在“务虚”而不“务实”。其实我们翻开历史,在邓小平时代这样的争论就出现了,邓小平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鲜明的,也是肯定的。邓小平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应该予以鼓励和扶持。但同时,邓小平也强调文化产业发展不同于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讲社会效益。坚持和督促全党及文化理论工作者学习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有助于我们撇清争论,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当今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国家大力实施产业性渗透战略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国的文化产业,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模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防御力。

2.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是推进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风向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包括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改革作了安排和部署。由此也吹响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紧接着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拟定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这次文化体制改革试图通过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两个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外文化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等五个文化体系,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次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在着力解决的具体问题和要求上较之前的文化体制改革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如何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文艺与政治”、“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文化改革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邓小平在其文化治理理论中对这些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有益的探索,并已给出了方向性的答案和判断得失的标准。邓小平的这些“答案”和“标准”也将成为评判此次文化体制改革成败的重要“指标”和“标准”。当然,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较之前文化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属于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也不可能在邓小平时代就出现,因此,在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中不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现成答案,这也就需要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和文化工作者在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做出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做到蹄疾而步稳。

3.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心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任务、新要求。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又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党为什么要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呢?又该如何抓好这项任务呢?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我们都离不开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的指导。翻开《邓小平文选》,我们不难发现邓小平对这些问题的反复探讨和深邃思考,他的见解是那样的高瞻远瞩,是那样的“一针见血”。对于为什么要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他的回答简单、干脆而又充满说服力,他说:“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3]190而对于如何抓好这一任务?邓小平指出,这至少需要在五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宣传和普及活动;三是要加强国情历史教育;四是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五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民众实际生活利益挂钩。

4.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是指引民众前行,实现“文化梦”的“指南针”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在习近平的定义中,“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其核心目标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最重要的信念,而“文化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义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大为提升与中国经济、政治地位相匹配,中国文化人在世界文化舞台拥有更多话语权,为世界文化繁荣贡献更多力量。但是要真正实现“文化梦”绝非易事,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导引,并为整个过程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这个正确的理论来自哪里?毫无疑问,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是主要来源,其余一部分则来自于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邓小平文化治理理论中,我们得知,要实现“文化梦”,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是必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扩大文化开放;四是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五是必须加强高端社会主义文化人才的培养。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

[6]文化市场理论研讨综述[J].瞭望,1988,(38).

[7]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02.

[8]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54.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