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发展区域合作的一系列论述

2015-03-26 22:50崔玉斌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发展

崔玉斌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发展区域合作的一系列论述

崔玉斌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的区域合作问题。他依据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发展区域合作的理念、必然趋势、战略方针和布局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

区域合作;理念;必然趋势;战略方针和布局;保障措施

我国是区域合作的受益者,更是区域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习近平同志就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全面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其中对区域合作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与我国有关的区域合作组织和主要合作伙伴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提出了一系列的区域合作新理念、新战略、新思路、新观点。开启了我国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一、创新和丰富区域合作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发展区域合作的先导和前提。它影响和决定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和全局。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理念的创新。他提出的区域合作理念先进而丰富。这是他区域合作思想的一大特色。

1.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命运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根本利益的各个国家或地区构成的有机整体。习近平同志命运共同体理念包括四个基本观点:其一,世界各国或区域合作组织“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1]。我们认识和重视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是要寻找各方在根本利益上的联系和共同点,寻找区域合作的出发点。合作是命运共同体所属各方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二,科学揭示了构成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依据。一是全球依据、共同依据。即经济全球化(全球共同利益)使世界各国成为命运共同体。“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区域依据、特殊依据。即区域合作各方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的区域合作,各方的共同根本利益也是不相同的。如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3]多年来,双方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又如:同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是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共同致力于亚洲稳定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寻求国家发展振兴人民富裕幸福的东盟梦息息相通等四方面共同的根本利益,把中国—东盟的命运“紧密相连”[4]。中国与东盟应携手并肩,挖掘合作潜力,实现互利共赢。再如:中欧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中欧是发展之路上的利益共同体”[5],“是利益高度交融的命运共同体”[6]。形成中欧共同体的根本利益交汇点在于: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此外,习近平同志还讲过亚洲、亚太、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拉美加勒比国家、中蒙俄和中印等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都是利益共同体。上述全球共同利益、区域共同利益在根本上为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可能条件,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三,实践命运共同体理念应采取负责任的、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习近平同志认为,共同体内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作用,荣损与共。各国应同舟共济,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各国要相互帮助,形成联动增长,“相互带来正面而非负面的外溢效应”[7]。其四,打造和形成命运共同体要有一个实践过程。如上海合作组织,经过12年的发展,成员国才“结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8]。

2.互为机遇的理念。这是习近平同志多次反复强调的。他认为,中国与世界、中国与非洲、中国与亚洲、中国与欧洲、中国—拉美加勒比国家、中蒙俄和中印等国家都互为机遇,相互视对方发展为自己的机遇。也即相互提供需求和市场,相互提供条件和资源。一句话,互为机遇就是相互提供合作机遇。同时,互为机遇不是相互挑战和对立,而是要抛弃冷战思维。这里的机遇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战略机遇,即构成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同利益、区域共同利益,它们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战略机遇。二是直接机遇,即区域合作各方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中俄合作中的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合作、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等都有很多机遇。

3.开放包容的理念。习近平同志对开放包容的诠释是:“尊重+ 学习”。他说,“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我们要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共享发展资源,推进区域合作”[1]。对不同层面、不同区域如何践行开放包容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具体任务:在世界范围内,就是要反对否定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化,要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意图和做法。维护和发展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在亚洲,要发展开放式合作,域内合作与域外合作互相促进、互相尊重,支持亚洲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倡导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亚太地区,“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既要把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新高度,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也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区域合作构架,让亚太的大门始终向全世界敞开”[9]。在上合组织,实现成员国扩容,加强成员国同观察员国合作,密切同对话伙伴的沟通,密切同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集安条约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合作,相互借鉴经验等,都体现了该组织一贯奉行的开放包容方针。在金砖国家,包容,“就是要对内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对外扩大开放、追求共赢”[10]。“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做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11]。坚持开放包容,能从政治经济上扫清障碍,为开展区域合作创造必要前提条件。没有开放包容的胸怀是不可能进行区域合作的。

4.互利共赢的理念。互利即在区域合作中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各方相互得益于对方的发展。互利的结果必然是共赢,也即非零和的结果。互利共赢既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是国际区域合作的理念。习近平同志强调:无论是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中非合作和金砖国家合作,还是中欧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都要讲求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既是区域合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既是区域合作的前提,也是目的;既是区域合作的原则、要求,也是衡量合作成效的标准。互利共赢的合作是合理有效的,否则合作就会失败,就不可持续。实现互利共赢,关键要正确处理与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找准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充分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

上述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命运共同体是前提和出发点,互为机遇和开放包容是必要条件,互利共赢是目的。它们共同指导和引领区域经济合作。

二、深刻认识区域合作的必然趋势

习近平同志运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纵览国际形势,对发展区域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判。

1.发展区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客观要求。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世界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30年后,习近平同志透过国际社会几十年的巨大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上述论断,得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1]的结论 。他深刻精辟地指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合作共赢,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现实途径”[2]。在他的视野中,合作既有多边、双边,也有区域、次区域;区域合作既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也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对话”。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生产力、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各个国家和地区日益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和投机行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的生存和发展。而发展区域合作则是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积极参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扩张战略,引起世界的不满。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是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面对世界多极化的激烈竞争形势,各国维护自身和共同权益的有效选择,除了充分发挥国际多边组织的作用之外,就是加强区域合作,联合自强。

2.发展区域合作是应对世界经济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指出:面对全球性经济政治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2]。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将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同时,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毒品问题、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3.发展区域合作是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和提高民生的需要。众多发展中国家自政治独立以来,民族经济发展缓慢,饱受贫困和饥饿的困扰。新世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情势出现转机。习近平同志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指出:“金砖国家30亿人要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主要靠各国自力更生,也需要金砖国家加强合作。”[13]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尽可能争取外援,利用国际合作,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据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收入仍然很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要靠我国人民艰苦奋斗。同时也需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与各国的互利合作,把自主发展与开放发展结合起来。历史证明:这是一条振兴民族经济的成功之路。

三、科学确定区域合作的战略方针和总体布局

区域合作涵盖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坚持需要与可能的统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合作的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对区域合作进行了总体谋划,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合作共赢蓝图。

1.政治与安全合作。政治关系是发展全面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全面合作的方向和空间,没有政治安全合作,其他合作都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区域合作中的政治安全领域合作。他阐述了区域合作中政治安全领域合作的共同任务: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相互支持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支持区域一体化;支持世界多极化发展;在全球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等等。我国与非洲、东盟、上合组织成员国、金砖国家、中东欧国家、欧盟等对上述观点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并签订了相应协议。多年来,我国与有关各方在上述问题上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今后仍将继续加强合作。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达国家进行政治合作的任务: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秩序治理体系改革,加强治国理政经验和深化改革经验交流等[13]。这两个问题,我国与金砖国家和欧盟取得了重要共识,具体事项正在实施和推进中。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为我国政治外交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上述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能为我国发展与各方全方位战略合作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强大动力,打开广阔空间。

2.经济贸易合作。经济贸易合作是区域合作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习近平同志主张:“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16]我国区域合作中的经济贸易合作形成了以下几个热点: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先行官”,是各个区域合作组织的共同任务。习近平同志描绘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蓝图是: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直到欧洲的交通运输网络。目的、目标是: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实现区域一体化,构建亚欧大市场。我国与各区域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签署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合作协议。现在,正在建设和规划的主要项目有:亚太经合组织方面,制订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多年期计划》。上合组织方面,与成员国规划并启动了一批跨境路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口岸建设项目。欧盟方面,中法两国重申在铁路运输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双边合作,中国与比利时把共同推进中国西部与安特卫普之间铁路互联互通作为重点合作项目之一。中非合作,目前我国在非洲的在建铁路4条,2014年又签约2条(合同金额合计170亿美元)。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泰签署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次区域公路、铁路、航运等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当然,搞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需要建立融资机制,打破资金瓶颈。还需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以提高建设效率。

搭建区域性金融合作平台。金融合作既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为区域合作提供发展动力。习近平同志认为,金融合作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1]。他主张在各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全面开展金融合作。近几年,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区性融资平台已经形成。中非合作和中国—拉美加勒比国家合作,以中国向它们单向提供贷款为主的合作模式。中国—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构建的是由“专业投资基金+专业投资银行”构成的区域性融资平台。金砖国家机制,是由“专业投资银行+金融安全网”构成的区域性融资平台。中国—欧盟的金融合作,是“引资+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相结合的区域性金融合作平台。前三种区域性金融合作平台,我国主要是输出资金,开展一般业务。而第四种金融合作平台,我国主要是引入资金,开展高级业务,相对是一种深度金融合作。搭建区域性金融合作平台,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合作的融资问题,进而培育区域金融市场,有利于构筑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区域安全屏障,推进人民币经过区域化逐步迈向国际化。

深化传统产业合作。这一领域充分发挥了各方的比较优势,体现了经济互补。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南南型的区域合作,是我国技术资金与对方资源的合作;南北型的区域合作,是我国资金、市场与对方技术、品牌的合作。如农业,我国与东盟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达成了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加工、运输和贸易的合作;与欧盟的荷兰签署了企业并购和共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合作的协议,支持建立中德农业中心等。如能源,发展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加工、运输和贸易的全产业链合作,新建天然气管线2条、续建2条、扩建1条,改造和新建石油加工企业各1个。与俄罗斯签订了石油和天然气合作的“世纪大单”。中法决定推进核能包括在役在建核电安全性提升、推进乏燃料后处理厂、联合开发欣克利角等上中下游领域全面合作。又如汽车产业,我国东风汽车、北汽集团、华晨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与法国德国汽车企业共签订了4份投资和技术合作文件。这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培育新兴产业合作。我国与欧盟在培育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科技创新等产业互利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目前已进入务实操作,研究和落实具体合作项目阶段。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3.人文交流与合作。人文交流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不可或缺的领域和内容之一,也是习近平同志关注的一个重点。他认为:人文交流是巩固和扩大我国区域经济合作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13]。他在谈到中非合作时指出:“人文交流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中非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人文交流将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15]纵观习近平同志有关人文合作的讲话以及我国与各方签署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今后一个时期人文交流合作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造有关载体。如决定在坦桑尼亚、印尼、荷兰、匈牙利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设立孔子学院。二是培养人才。如:3年内为非洲培养各类人才3万人,提供政府奖学金留学名额1.8万个;到2020年,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亚太经合组织范围内实现跨境大学生每年100万人次等;今后3年,中国将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提供3 000个培训名额。三是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我国与南非互办南非年、中国年,2016年举行“中拉文化交流年”、定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等。四是扩大青年交流。如5年内为上合组织成员国2 000名中小学生举办夏令营,推进“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机制化,于2015年启动“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高我国人文合作水平,为区域经济合作加油助力。

总之,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倒逼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对于调结构、转方式和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四、正确选择区域合作的保障措施

区域合作的美好蓝图需要相应措施才能落实和实现。习近平同志按照问题导向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条件。

1.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机制是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他指出:“中欧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60多个领域建立了对话磋商机制”[16]。成熟健全的机制推动中欧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欧双方“要充分发挥”现有机制的作用[17]。

习近平同志关于区域合作机制的论述针对性很强:一种是起步阶段的区域合作机制,其主要任务是创建。如金砖国家合作实践较短,机制建设任务较重。习近平说:中方期待“完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好”[18]。他支持主席国南非把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列入会晤筹备重点。把涉及金融、企业和智库的四个机制一并纳入日程,大大加强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又如中蒙俄次区域合作,三国元首同意,今后将根据需要继续举行三国元首会晤,建立三国副外长级磋商机制,统筹推进三国合作。另一种是相对成熟阶段的区域合作机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根据合作需要确定完善方向和重点,它有三种具体形式。如中欧合作,现阶段机制建设的主基调是通过“提升”来进行完善。双方声明:就推动防扩散和裁军继续开展对话,逐步提升中欧防务安全对话级别与合作水平。习近平同志提议,建立中德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同意中德双方定期举行高级别财金对话。又如中俄合作机制,主要是通过增设和丰富有关机构来完善。为了推进投资和能源等大项目建设,两国元首支持完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包括建立副总理级的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俄经济合作战略性项目高级别监督工作组,以及能源领域专门工作组。再如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它是通过扩展现有机构的职能来实现完善。为了应对本地区“恐”“毒”合流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斩断“恐”“毒”勾连的链条,习近平提出:应该继续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健全现有合作机制,“中方支持尽快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19]。上述意见已先后被有关区域组织采纳。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贡献。总之,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合作需要和国内外条件出发,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

2.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是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高级组织形式。自由贸易区进行的经济合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区域合作。

习近平同志全面分析了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20]。

他提出了我国加快实施这个战略的完整思路。一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棋局,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二要坚持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相统一,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新议题谈判。三要做好风险防范,先试求证和加强监管工作。四要加快改革开放,提高国家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创造国内条件[20]。以上论述,对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自贸区建设已形成了续建、在建、在谈、可研多元发展、逐层推进的良好态势。“续建”即已建成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提高标准,打造升级版。如2010年1月 1日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在双方正就升级问题进行商讨谈判。“在建”的自由贸易区,即已签署贸易投资自由化协议正在落实之中的。它涉及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和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外,还有结束谈判只待签约的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两个自贸区。“在谈”即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区。截至2014年底,我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有6个,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斯里兰卡和挪威的自贸协定,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RCEP等。“可研”即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合作伙伴可以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前期准备工作。如亚太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启动了进程,批准了路线图,系统的可研已开始。又如中欧自贸区建设,我方多次向欧方建议尽早启动联合可行性研究,以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内外有利条件下,我国自贸区建设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3.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为了发展与欧亚各国广泛的经济合作,“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10月,习近平同志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2]。之后,他在会见海合会代表团和访问欧洲时都提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在2014年11月4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23]。对于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指出,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23]。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即陆上丝绸之路),从我国西部经中亚南亚到欧洲,海上丝绸之路由我国南海经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到波罗的海。总之,“一带一路”横跨亚欧两大洲,覆盖陆路与海上。其战略目标是构建和联动亚欧大市场,发展亚欧区域大合作。“一带一路”地域辽阔,战略能源和资源丰富。它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发和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各国共同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中,已经有近60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和积极参与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已有序展开。我国编制了“一带一路”专项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我国先后与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科威特签署了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丝绸城”有关合作的备忘录,与俄罗斯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等。沿线的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全面推进,开端良好,趋势喜人。

“一带一路”是一种新的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它是一个大战略、大手笔。它为沿线国家发展区域、次区域,多边、双边合作提供了巨大的载体和空间,对区域经济合作将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4.妥善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分歧。习近平同志是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在合作中发生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在承认问题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问题,才能排除合作障碍,推动合作向前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的工作“路线图”:首先,目的、出发点要正确。解决矛盾分歧的目的是要维护和发展合作,“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而不是破坏或停止合作。其次,态度要平等、真诚、友好。“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和“互利合作的态度”去解决问题[24],而不能动辄威胁,以强压人。再次,方法、手段要恰当。要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化解矛盾分歧[25],而不能简单使用制裁的手段。简单地说,就是要坚持合作的目的、合作的态度、合作的方法,去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按照上述原则,中欧光伏产品、无线通信产品和葡萄酒等贸易摩擦争端,双方先后通过对话谈判达成了解决方案,取得了共赢结果,清除了合作障碍,促进了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同志既提出了解决合作中普遍矛盾的方法,还关注矛盾的特殊性。他认为特殊矛盾应有特殊的解决方法。如中非的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习近平同志指出:“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中方坦诚面对中非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中方已经并将继续同非洲国家一道,采取切实措施,妥善解决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非洲国家从合作中更多受益。”[24]这个“诚”字表现在:态度要诚,即坦诚面对问题,拿出诚恳精神;措施要诚,即可行、有力;结果要诚,即让利对方。总之,就是“诚与让”的思路。又如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亚洲是热点敏感问题较多的地区。亚洲国家如何正确处理同邻国关系,实现邻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妥善解决彼此争议和矛盾,“是一个重大课题”。他认为,“要破解这一课题,关键在于要顺应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面向未来、合作共赢的原则,更多用东方智慧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26]。“东方智慧”根植于东方文化。它是亚洲国家解决矛盾和争议的可行有效方式,是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这是对亚洲和我国经济外交的一个重要贡献。

习近平同志化解问题的思路,贯穿了时代的先进理念,显示了博大胸怀,展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自信、包容、共赢的美好形象。

[1]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1).

[2]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4(2).

[3]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N].人民日报,2013-03-26(2).

[4]习近平主席接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10-03(2).

[5]习近平.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N].人民日报,2014-03-30(2).

[6]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N].人民日报,2014-04-01(1).

[7]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2).

[8]习近平接受土、俄、哈、乌、吉五国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09-04(2).

[9]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2).

[10]习近平主席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4-07-15(1).

[11]习近平.新起点 新愿景 新动力——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17(2).

[12]习近平.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N].人民日报,2012-12-06(1).

[13]习近平.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8(2).

[14]习近平.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1).

[15]习近平.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3-03-30(2).

[16]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2).

[17]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N].人民日报,2013-11-21(1).

[18]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03-20(1).

[19]习近平.凝心聚力精诚协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再上新台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3(3).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N].人民日报,2014-12-07(1).

[21]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09-08(3).

[22]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3-10-04(2).

[2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4-11-07(1).

[24]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N].人民日报,2013-03-26(2).

[25]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7-05(2).

[26]习近平.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8-23(2).

[责任编辑:梁桂芝]

2015-06-11

崔玉斌(195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经济学部教授。

D61

A

1008-8520(2015)04-0012-08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发展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中国-中东欧国家次区域合作的经验与展望
基于ZADL联盟的低利用率文献区域合作储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