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5-03-26 22:50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联军抗联斗争

葛 琳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

葛 琳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战争年代引领我们取得了胜利,在当今社会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继续前进。

东北抗联精神;内涵;当代价值

战斗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艰苦的一支英雄队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长达 14 年的苦难岁月中,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创造出永垂不朽的光辉战绩,还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虽然形成于战争年代,但它并没有过时,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

一、东北抗联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东北抗联精神中最为核心的一种精神,是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抗联精神充分体现了东北人民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九一八”事变之后仅四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在国家危亡民族危机的时刻,东北大批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都奋然而起,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誓死不当亡国奴,从而掀起了全民抗日热潮。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东北人民共同筑造起了一座同仇敌忾的血肉长城。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东北抗联的将士们出自社会各个阶层,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杨靖宇来自河南,周保中来自云南,魏拯民来自山西,冯仲云来自江苏,赵一曼来自四川……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他们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洪流当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抗联精神中的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抗联将士们当年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才能在白山黑水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联精神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中国人民拥有誓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气概、决心和能力,当年的抗联将士们就是凭借对国家的无比热爱,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奋不顾身地捍卫国家主权利益,勇于牺牲,无私奉献。他们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的极度体现,感染和激励我们后人。当前,我们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汲取抗联将士们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用这种力量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努力奋斗、勇往直前,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

二、东北抗联体现的勇敢顽强、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强大精神动力

东北抗联进行斗争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可谓史无前例,抗联将士不仅要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而且还要与影响其生存、发展的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首先,敌强我弱,力量对比异常悬殊。日本作为当时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个强国,倾全国之力,派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给养充足、战斗力较强的庞大部队,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在东北的兵力由1931年的不足2万,增至1942年的76万,并成立了伪政权——“满洲国”,豢养了伪军和伪警察约20余万人。而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时,全东北仅有约2 000名党员,领导干部奇缺,抗日斗争最高潮时,东北抗日联军也不过3万多人,并且大多都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简陋,物资供给缺乏。敌我力量如此悬殊,极大地加剧了东北抗联的艰苦程度。其次,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日寇的残酷讨伐,进一步恶化了东北抗联进行抗日斗争的艰苦环境。东北地处高寒地带,抗联战士们经常要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与敌人搏斗。特别是1938年后,日寇为扫除“满洲治安之癌”——东北抗日联军,调集了大批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频繁的大“讨伐”,并采取 “三光”政策和强化“保甲制度”、普遍推行“集团部落”,制造了许多无人地区,妄图隔绝人民与抗日联军的联系,切断群众在物质上对抗日联军的支援;同时,通过“集团部落”严格控制广大群众,防止抗日武装力量的扩大,致使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极度困境,甚至连吃、穿、用、住等基本生活条件都突破了人类生命的极限。据当年抗联老同志说,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正如幸存抗联老战士单立志所言:“那时牺牲容易,坚持下来难。难过的时候,真是很羡慕战死的战友们。”据统计,抗联有些部队每年至少有1/3的时间无斤米粒粮。一切战斗物资只能依靠战斗缴获,拿生命和鲜血换取,其处境之艰难,生活之艰苦,战斗之残酷,难以用语言描述。即便如此,抗联指战员们也没有退缩,而是以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艰难生存,并不断进行战斗。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动摇了日本的殖民统治,给予全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东北抗联精神中体现的勇敢顽强、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能够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险阻。我们不但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还要学习革命先辈勇敢顽强、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的战斗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国家利益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积极倡导爱岗敬业奉献,促进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

三、东北抗联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是引领当代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伟大抗联精神的基石。广大抗联将士正是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前仆后继、义无反顾,从而形成了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而这也是抗联精神中最令人感动的一种精神。东北抗联的队伍中,不论从将军到士兵、从高级指挥员到中下级指挥员,他们都坚贞不屈、不畏牺牲,组成了一个革命英雄主义团队,抗联斗争中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投江殉国的八位抗联女战士……他们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都留下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一页。抗联将士们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为我们后人所铭记。抗联将士们坚贞的英雄气概、崇高的革命品格以及令人敬仰的民族气节,也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而这一切追根究底,主要都是由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抗联将士坚持艰苦抗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杨靖宇将军曾对战士们说:“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得他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赴国难,百折不挠,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赵尚志一生曾三次身陷囹圄,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面对组织的误解,他毫不气馁,在屡次遭受挫折、打击、身处逆境时,从不灰心,始终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战斗中受伤被俘,日军为了逼其招供,对她施以种种酷刑,她毫不屈服,直至从容就义。日伪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故审讯未取得理想效果,一是赵一曼女士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激昂的抗日态度,属顽固不化的思想犯;二是赵一曼女士已抱定必死之决心,且意志之顽强令人难以置信,单纯审讯已无法改造其反满抗日的思想。”

坚定的必胜信念是抗联将士坚持艰苦抗战的精神力量。当时,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无论困难多么巨大,抗联指战员都始终坚信必然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特别是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和精神,在东北抗联中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进一步坚定了东北抗联指战员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念。广大指战员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面对日伪军的政治“分离”、经济封锁和军事“讨伐”,杨靖宇这样鼓励战士:“革命,就像浪潮一样,有时高,有时低。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正是这种必胜的信念,成为抗联将士们的精神支柱。

拥有信仰的军队是强大的军队,拥有信仰的战士是无敌的战士。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东北抗联,成为一支打不垮、击不破、剿不灭、困不死的钢铁队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现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追根溯源是由于动摇和丧失了理想信念,精神上缺了“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不仅能够为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生动感人的历史教材,也能够引领当代人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东北抗联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党保持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中最具典型意义和显著特点的一种精神。1938年11月,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给东北抗日联军发出致敬电,称赞东北抗日联军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45年,彭真把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三大最艰苦的事”之一。1955年,毛泽东曾对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原政委冯仲云说:“你们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苦。”确实如此,因为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更加恶劣,面对的敌人更加凶残,战斗的时间也更加漫长。抗联将士们是在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情况下,进行着世界战争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斗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节俭,反对奢侈,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古往今来,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始终自强不息,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艰苦奋斗也成为了立身之根基、持家之要诀、治国之法宝。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一直崇尚和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而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激励下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我们党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其实也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我们党无论在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始终把艰苦奋斗精神奉为传家宝,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精神中都蕴含着艰苦奋斗的内涵。

虽然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抗联的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过时,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人越来越重视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甚至崇尚奢靡消费,一掷千金,斗富比阔。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而且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助长了消极腐败,必须要引起人们的警醒。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实际上意味着坚守一种生活准则、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工作作风和一种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古人的诤言“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告诫全党“俭则兴,奢则败”。当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弘扬抗联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其作为一种品德来传承,作为一种修养来坚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倡导,自觉成为艰苦奋斗精神的传人。

五、东北抗联体现的心系群众、植根群众的革命精神,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利武器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的成功。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东北抗日联军当年之所以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14年之久,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把保护东北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深深扎根东北百姓之中。“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担负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重任,代表了广大东北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抗联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目的是为了使东北百姓摆脱日本侵略者残暴的殖民统治,摆脱亡国奴的命运,能够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们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14年的艰苦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救国旗帜下,为救国救民而出生入死,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因而东北抗日联军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爱戴。

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十四年的斗争中,外无援军,从来没有得到过国民政府的支援,也没有得到过任何金钱和物资上的帮助。他们完全是紧紧依靠当地群众来获取情报、发展队伍、补充给养,才能克服无法想象的困难而长期坚持斗争。从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之时起,广大抗联指战员就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深入广大山区、农村,宣传、动员、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起来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日伪政权的残酷统治时期,广大群众更是积极支持抗联的斗争,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甚至为了掩护抗联将士而不顾个人安危,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东北抗日联军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坚持14年艰苦斗争的根本保证,也是东北抗日联军不断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管是在革命过程中,还是在执政建设中,都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使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像抗联英雄那样,永远把群众利益作为自身奋斗的目标,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刘 红]

2015-05-19

葛琳(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党史党建政研部副教授。

K265.9

A

1008-8520(2015)04-0008-04

猜你喜欢
联军抗联斗争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
东北抗日联军的后方勤务
东北抗日联军介绍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